方言距离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作者:吴小康,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于津平,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1年第2期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地方产业结构分布一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现有研究大多对产业结构趋同持否定态度,认为产业结构趋同限制了要素分工,阻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也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未能注意到产业结构趋同有“人为”和“自然”之分别,或者非合意性趋同与合意性趋同之分别。非合意性趋同主要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产物,对中国整体工业发展可能有以上一系列负面影响;但合意性趋同通常是由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相似性或知识的跨地区流动性造成的,非但没有负面影响,反而可能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如果没有政府或其他人为因素干预,各地区的产业分工结构由其要素禀赋决定,资本充裕的地区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充裕的地区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一个地区能否成功发展出某个产业,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与相关产业相匹配的要素禀赋,还与其能否掌握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有关。获取知识有自主研发和学习模仿两种路径,后者在文献中常被称为知识的跨地区流动或知识的空间溢出。在自主研发模式下,各地区会演化出不同的技术路径,形成独特的产业结构;但通过相互学习模仿,不同地区很可能发展相似的技术,并形成相似的产业结构。学习和模仿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跨地区流动的壁垒,知识流动壁垒越小,地区间产业结构越相似。
知识流动壁垒与知识流动方式有关。知识流动的第一种方式是以产品为载体,随区域贸易而流动。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经典模型中,中间品和资本品贸易是知识跨国传递的重要渠道;第二种方式是以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等知识所有者为载体,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流动。在这两种方式中,具体以哪种方式为主视知识的性质而定。编码知识,也就是标准化的、可用文字记录的、可言传的知识,通过产品的区域间贸易即可流动;而缄默知识,也就是不易标准化的、不易记录的、仅可意会的知识,只能通过知识所有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流动。由于相当一部分知识都属于缄默知识,知识的跨地区流动更依赖知识所有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人与商品的流动都受到地理距离等因素的限制,但人的流动比商品的流动对这些因素更敏感,因此知识溢出通常随地理距离等因素快速衰减。
除了地理距离,一些文献显示社会距离(包括语言和文化差异等)也是影响知识所有者流动的重要因素。受这些文献的启示,本文旨在研究社会距离如何通过知识流动来影响中国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演化。本文主要关注方言差异所反映的社会距离。方言差异对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对于知识所有者,尤其是核心研发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其所在地区的方言与潜在移入地的方言差异会增加交流成本,并且弱化文化和身份认同,阻碍知识所有者的跨地区流动。因此,方言差异也会抑制以贸易产品为载体的编码知识流动,扩大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另一方面,方言差异对区域间贸易的限制可能会阻碍区域间专业化分工,缩小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在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双方会专业化于不同的产业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国际贸易越密切,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因此,方言差异究竟是放大还是缩小产业结构相似性取决于以上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性。
为了搞清楚方言差异对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净影响,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估计了方言差异对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在静态层面,我们的估计发现,在控制了地理距离、是否为邻居、要素禀赋差异、人均GDP差异和人口规模差异等一系列因素、以及城市固定效应、城市所在省份对固定效应之后,方言距离对产出(出口)结构相似度的影响在统计上和经济上仍然显著。方言完全相同的两个市与方言完全不同(属于不同方言大区)的两个市相比,前者的产出相似度比后者高0.3-0.4个标准差,前者的出口相似度比后者高0.04-0.07个标准差。为了明确方言距离和产业结构相似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进一步从动态层面估计了方言距离对一个地区产出(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这一方法的基本逻辑是,对于甲地区而言,当与该地区方言距离小的乙地区在某产业建立了比较优势之后,如果乙地区的知识流动到甲地区,那么甲地区未来在该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或者进入该产业)的概率比其他地区更高。我们的估计结果表明,对于某个城市的某一产业而言,当其他城市在该产业以方言距离加权的比较优势从25%分位数增加到75%分位数时,这个城市未来进入该产业的概率提高25-40%,这个城市在该产业的产出(出口)增长62-75%。
本文对理解方言差异的经济效应和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都有一定贡献,但本文也留下一些尚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第一,我们仅发现方言距离可能通过抑制知识的空间溢出来影响产业结构演化,但并没有提供方言距离影响知识流动的直接证据。如果数据允许,未来的研究可尝试使用其他变量来反映知识流动,例如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跨地区流动、专利或其他技术资产的跨地区交易、研发活动的跨地区合作等。第二,我们还不能确定方言距离究竟如何阻碍知识流动。虽然相关文献迄今为止都假设方言通过文化认同和信任影响跨地区经济互动,但该假设还缺乏直接的经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