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释义】现代人饮食习惯差,陈皮这味药一定不能少。
公益公众号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关注。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
性 味
味苦、辛,性温。
归 经
归肺、脾经。
功 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主 治
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陈皮的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价较高。
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
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
相关配伍
1、与苍术、厚朴等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
2、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
3、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
用法用量
3~l0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附方
1.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鸡峰普济方》宽中丸)
2.治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橘皮、枳实(麸炒黄色)各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加减服之。(《兰室秘藏》橘皮枳术丸)
3.治小儿脾疳泄泻。陈橘皮一两,青橘皮、诃子肉、甘草(炙)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前温服。(《幼科类萃》益黄散)
4.治寸白虫。橘皮四分,牙子、芜荑各六分。上三味捣筛,蜜丸如梧子。以浆水下三十丸,先食,日再服。(《外台》引《范汪方》橘皮丸)
5.治泄泻下痢。陈皮三钱,藿香二钱。因虚者,加白术(土炒)三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因实者,加枳实 (麸炒)三钱,厚朴二钱,木香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6.治干呕哕逆,手足厥冷。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二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一服一升。(《医心方》引《小品方》橘皮汤)
7.治霍乱呕吐。陈皮三钱,藿香二钱。因寒者,配干姜、砂仁各一钱五分;因热者,配黄连、黄芩、滑石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8.治产后大小便不通。陈皮、苏叶、枳壳(麸炒)、木通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煎温服。(《济阴纲目》通气散)
9.治血淋不可忍。陈皮、香附子、赤茯苓各等分。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通秘散)
10.治湿痰因火泛上,停滞胸膈,咳唾稠粘。陈橘皮半斤,入砂锅内,下盐五钱,化水淹过,煮干。粉甘草二两,去皮,蜜炙。各取净末,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纲目》引丹溪方润下丸)
11.治感冒咳嗽。陈皮20g,榕树叶30g,枇杷叶 (去毛)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12.治肺积在右胁下如杯,发为痈。陈皮、苦桔梗、甜葶苈(炒)。上等分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古今医统》枣膏丸)
13.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汤)
14.治妊娠卒心痛欲死不可忍者。橘皮三两,豆豉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二十丸,无时服。(《普济方》)
15.治卒失声,声噎不出。橘皮五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肘后方》)
16.治寒湿脚气肿痛。花椒、陈皮各四两。同炒热,用绢袋装在火箱上,以脚底踏袋熏之最效,不可水洗。(《万病回春》)
17.治乳腺炎。陈皮、薄荷叶各60g,加水4大碗,熬汤2大碗,去渣后用干净毛巾浸汤,热敷患处,每日早晚各热敷1次。[《山东医刊》1964,(6):封三]
18.治断乳后乳房胀痛。陈皮30~40g,柴胡10go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3日。[《江苏中医杂志》1984,(5):29]
19.治嵌甲作痛,不能行履者 浓煎陈皮汤浸良久,甲肉自离,轻手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纲目》引《医林集要》)
20.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引心端,经行涩产,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橘皮二两,玄胡索(醋声串皮)、当归(去芦,酒锉、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甲煮举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汤下,米饮亦得。(《普济方》三神丸)
成药
1.陈皮酊。陈皮(粗粉)100g,60%乙醇适量。陈皮粗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为溶媒渗漉,收集滤液至1 000ml,即得。本品为橙黄色液体;具有陈皮香味。乙醇含量应为48%~58%;功能芳香健胃。口服,每次2~5ml,每日3次。(《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
2.二陈丸。陈皮250g,制半夏250g,茯苓150g,甘草750g,生姜50g。以上五味,取陈皮、生姜,以 70%乙醇,半夏以45%乙醇按渗漉法渗漉,渗漉液制成稠膏;茯苓制成细粉。甘草制成部分细粉及浸膏,将上述膏、粉加适量饴糖作粘合剂混匀,制丸,上墨灰衣,即得。每8丸相当于处方原生药3g。本品为墨灰包衣浓缩丸,除去包衣后显深棕色;气微香,味甘、微辛。显微特征: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甘草)。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口服,每次12~16丸,每日3次。(《甘肃省药品标准》1982年)
3.法制陈皮。陈皮500g。以水泡淡,用滚开水冲淋数次,至陈皮之味不苦为度。另用甘草60g,乌梅肉 30g,煎成浓汁,将陈皮浸入汁内;拌匀晒至半干,再用白沙参、川贝母、西青盐、粉甘草各15g.共研细末拌于陈皮之上晒干(勿做成丸)。功能生津健胃;理气化痰。随意嚼服,或遵医嘱。(《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食疗药膳
陈皮冬瓜老鸭汤:
食材:陈皮少许、冬瓜500克、薏米50克、老鸭半只、生姜少许、食盐少许。
1.把老鸭去脏杂、尾部,切块;陈皮、薏米浸泡2小时;冬瓜连皮切厚块;生姜切片;
2.把老鸭、陈皮、薏米、生姜下瓦煲,加清水没过,大火滚沸后改小火滚约1.5个小时,调食盐即食。
陈皮骨:
材料:净肉排10条、每条长约7厘米、陈皮1小块、精盐5克、味精3克、鸡粉4克、白酒s克、麻油3克、葱1条、生姜l片、胡椒粉0.1克、白糖2克、锡箔纸10小张
制法:
(1)先将陈皮用水浸软,用刀剁碎待用。排骨装在大碗,把已剁碎的陈皮连浸的水倒入排骨内,再放入精盐,味精,先用手搅拌均匀,再加入白酒,鸡粉,葱,胡椒粉,生姜片,再搅拌均匀;腌制30分钟(也可放入雪柜保鲜)待用。
(2)把锡箔纸每张剪成10厘米X 10厘米大,再把己腌制好的排骨加入麻油拌匀;把每条排骨分别放在锡箔纸上,然后包成条状待用。
(3)将锅洗净烧热,放入生油烧热,候油温约180℃时;将已包好的排骨放入锅内炸,用漫火炸8分钟即熟,捞起,分别放在盘上即成。
相关论述
1、《名医别录》:下气,止呕。
2、《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
注意: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
陈皮食物相克: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1.5%(压榨法)至2%(蒸馏法),油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d~limonene),还含β~月桂烯(β~myrcene)α~及β~蒎烯(pinene)等,另含黄酮类成分橙皮甙、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柑橘素(tangeretin,5,6,7,8,4’~pentamethoxyflavone)、二氢川陈皮素(citromitin,5,6,7,8,3’,4’~hexamethoxyflavanone)及5~去甲二氢川陈皮素(5~O~desmethyl~citromitin);又报道川陈皮含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nobiletin)约0.15%。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