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不爱真实的自己,只喜欢虚幻的倒影,你有多抑郁就有多固执

如果在年幼的时代,周遭的环境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很可能会依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并将这视为自己生存价值的一部分。他们会把自己的想象视为生活,绝不接受现实。当一个人在长期身处逆境时,这种心态也许确实能有所帮助。可一旦情形变化了,再固守这种观念则会带来麻烦。越是自恋的病人小时候所受到的折磨和羞辱越多,当然溺爱也会导致自恋的。斯科特派克

并不是家长不爱孩子,有些妈妈很爱孩子,可是她以她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像我咨询中遇到很多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的妈妈,她们自己没有力量,不上班都累,上班更累。心理学家说神经症患者没有爱的能力,因为她自己都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哪有能力关注孩子。

所以孩子被忽视,被冷漠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刻意被冷漠,而是妈妈本身自己就冷漠,自己还温暖不了自己,哪有能力温暖的孩子。有很多妈妈来咨询,她们自己也说工作和人际交往耗费自己的能量。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就害怕犯错,在交友中就小心翼翼,别人认为简单的事情,到这里都是问题。

咨询中遇到一个28岁的女孩,自己在外面工作特别有能力,在一个外企是一个领导。可是自己生活能力没有,遇到谈恋爱失败,引发自己心理问题。自己出现特别依赖妈妈,每天一遍一遍的和妈妈说我爱你,而且必须摸着妈妈的乳房,这是明显的一个心理退化行为。她害怕别人说负面的话,别人在她跟前说了负面的话,她必须让别人重新纠正过来才可以。否则内心就不安,就怕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

咨询的时候,妈妈也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得过抑郁症,自己根本乐不起来。所以一个孩子为了讨好妈妈,为了怕妈妈抛弃自己,会反复一遍一遍的重复我爱你。一方面自己确认我妈妈在,一方面是讨好妈妈,内心极度不安全。

那么有抑郁症患者,一方面自己需要自救,另一方面,她的家人也需要支持她,给她力量。

下面分析一下:

一、有优越感的背后,是我想要获得关注和成功,来隐藏自己的懦弱和自卑。

一个被妈妈围绕着五六年的孩子,突然有了弟弟和妹妹。就像王权在握突然被赶下了宝座,在丧失王位之前,他一直都是母亲的至宝,在孩子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抢回我的宝座,妈妈只能属于我一个人。可是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整个家人都是把注意力放到弟弟或者妹妹身上,那么没有价值感或者自卑就深深的埋藏在心里。

很多父母不会处理这个节点,很多人会批评哥哥姐姐不懂事儿,你快离远点儿,别添乱了。实际上,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的诉求。家长需要看到,需要去开解这个孩子。你们都是重要的,甚至多给这个孩子一些爱。可是很多家长却相反,你要去照顾你的弟弟和妹妹。把一个公主直接降到仆人,那种伤害已经埋下了种子。

那么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优秀,要抢回自己的宝座,唯一的方式就是我要拼命优秀。父母喜欢什么样,我就做什么样,甚至会做的比父母要求的更夸张,以此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神经症患者或者抑郁症患者,乃至精神出问题的人,他们做的事情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人力所不能及,无论是高的道德还是学习和工作。

二、一直关注有所作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来没有看到无所作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我们太焦虑,太迷惑,太缺乏安全感了,因为我们脱离了自己的本真,我们想通过控制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然后孩子就很难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童年本来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可是却变成了很多父母收割的季节。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即使我不愿意学,我也要去。

所以越是内心匮乏的父母,越是没有安全感的父母,越是怕孩子走自己相同的路,吃和自己一样苦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逼迫越强烈。我因为当时没考上某个大学,所以我工作不顺利,所以我没有升职,所以我今生才非常遗憾。你们一定不要有遗憾,你们一定要努力,人生没有重来,你们一点儿都不要错。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教育出软弱的孩子。因为怕犯错,所以他们不敢前进。即使他们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可是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害怕犯错,不敢选择,因为他们深知人生没有回头路,我选择错一步,一生就完了。这样的孩子都是从小父母功利化的结果,他们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学习之外,所有的事情你不用学,可是到社会上,恰恰是学习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是最重要的。

这时候他们发现高学历没有用了,学校的一套模式也没有用了,不是学习好你就优秀的,而是需要人际关系。需要交流,需要互动,可是他们从小没有学习这个功课。他们从小只是得高分了,因为父母也说,学生的任务只有学习。所以他们不会交朋友,不会谈恋爱。等到想交朋友想谈恋爱的时候,发现自己一脸懵,因为这是自己最不擅长的。

因为从小父母说这是没有用的,玩儿会浪费你的时间,聊天儿会浪费你的时间,玩游戏会浪费你的时间。甚至做饭,洗衣服擦地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你只要学习好就好了。如果这样的学生能进入研究院,专注研究领域还是可以的。如果到了一般的需要交流的企业,自己的优点就变成了劣势。相反那些学习不好的,善于交流的,他们反而找到了优势。

然后他会发现,很多不如自己的人超越了自己。这是他内心更不能接受的,仅有学习上的一点儿优势,或者说自己建立在学习上的优越感,都被别人超越了,自己的无价值感和自卑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所以他们会恐惧上班,有的甚至退回到家里面,不敢见人,因为和谁交流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没价值。别人可以工作,我不行,特别是不如自己的人,都有一份好工作,发展的越来越好,更显出自己的无能。

三、那是逼着孩子坚强的父母,最后反而会培养出一个脆弱的孩子。

很多父母会一脸懵的来咨询,我那么坚强,我也总是让孩子坚强,可是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脆弱?我最讨厌脆弱的人,为什么我的孩子偏偏就是这样的人。我毕业之后一直立志,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而且还做了单位的领导。我的朋友都是非常励志的人,我特别讨厌和瞧不起那些脆弱和逃避的人,可是我的孩子偏偏给我打脸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种父母只能培养出两种孩子,一种孩子特别优秀。比如老大考上了名牌大学,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老大多优秀,当然也有优秀的部分,但是多数都是父母驱动的结果。可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比较,被父母驱动着学习,尽管自己很痛苦,可是自己也能展露自己优秀的部分。当然,有一部分人会有心理疾病,因为他的努力和学习都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

考出来了,有个标杆儿了,然后父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第二个孩子更是变本加厉的培养。因为第一个孩子我没有费那么大的劲,他都考上某名牌大学了。如果第二个孩子我再好好培养,他一定会更行,可是很多第二个孩子不是辍学就是叛逆。标杆的作用,恰恰是给第二个孩子压力。看你哥哥姐姐多么优秀,你一定要向他学习。

实际上就代表着你不好,或者说你要超越你哥哥和姐姐。所以越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隐性攻击就会表达出来,我就越反着做。当然也有为了证明自己,我必须考上某名牌大学,来证明我比我哥比我姐不差的。所以证明的过程总是超过自己真实的能力,所以这样人总是怕失败,最终成功了,自己却发病了。

表面上看都是孩子的问题,我的孩子有强迫思维,我的孩子有抑郁症,我的孩子和我反着来。实际上人们习惯性看表面,没人看到背后的原因。所以解决这样的心理问题一定是认同的,让他看到自己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疗愈他,而不是简单的指责和批判。背后一定藏着一个脆弱的自己,隐藏着一个不堪回忆过去的自己,隐藏着一个伤痕累累的自己。

看到才有疗愈的可能,看到一定是自己看到,因为很多父母是固执的,是自以为是的。因为父母要改早都改了,孩子也不会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即使孩子发病了,很多父母还是在指责,还是在说我多么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是关注自我的。或者说多数人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想象我是爱你的,所以心理咨询就是剥开谎言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发现真相的过程,尽管这个真相很残酷,为什么说残酷呢?可能包括我们父母在内,很多人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他们比我们更脆弱,更逃避责任,更不想倾听我们说话。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道理里,你和他聊天想让他理解你,最后你会发现,他忍着你说完了,他跟你讲的还是原来的那套道理。所以不要指望着别人变,让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去咨询,把力量交给自己,把责任交给自己,慢慢才能了解自己。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