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
姓氏起源与演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就是我们民族一部神奇的文化发展史。家史家谱传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人维系血缘的隐性纽带。从诞生伊始,三千年以来,家谱传记作为中国家庭的历史记录,字里行间记录了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
然而,历史行进到现在,这些家文化内涵,随着现代浪潮的跌宕起伏,已经日渐消散。无数部家谱正在湮灭,无数个口耳相传的祖先故事,正随着老人的离开而消失。
我们正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传统文化断层危机。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去重建、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因为,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没有为我们带来相应的、需要时间沉积的文化内涵。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时时思考的问题。但往往又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一份资料为我们指出答案,告诉我们的源头在哪里。
现在我们又为什么在这里?这时候北京家谱传记文化馆,为家谱传记的编写,为人们的追根溯源打开了一个窗口。
家史家谱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术上的知识,认真必有收获。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诀窍。家史家谱传记写作更不例外。这其中有窍门可遵循,有方法可引导。
传记的学习可简要分为四个方面。
从传记的概念与起源,传记的史实价值到今天广泛的书写。
从传记的阅读与鉴赏,传记的细节、结构到布局。
以及传记写作前诸多方面的心理、思想、知识的准备,到感受、记忆、思维和想象的结合运用。
家史、家谱首先从理论上讲述家谱的起源、历史与现状,再从实际操作上讲解传统家谱的章节体例、世系图表与编修要求,小型家谱的基本内容与编修方法,大型族谱的框架结构与编修流程等。
现实意义
了解民俗传统、研究姓氏文化,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社会生活,完善人际交往,更能让我们从中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和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如今的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
造成民俗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二是外来文化的输入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三是大众传媒的兴起对民俗文化的挤压。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和激励作用。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也应当包括中国的姓氏文化。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学习民俗,研究姓氏文化对我们当下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第二,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