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趣事典故——刘姓

姓氏文化

一、刘项斗联

相传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楚汉相争最终造成刘氏人和项姓人如同世仇,相斗不止,始终不和。结果既影响了生产发展,又影响了社会稳定。某地有两个村庄,一是刘氏,一是项姓,中间隔着一条河。刘项两村人老死不相往来,但就是相互斗联不止。每年的秋季将对联悬挂于村口,无非都是抬高自己,贬低对方之意。

某年,刘氏人早早就挂出了这么一副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军师。”此联中上联“两朝天子”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创立西汉、汉光武帝刘秀创立东汉的故事。下联“一代军师”说的是明朝军师刘基(即刘伯温)的故事。

项姓人要想再高过刘氏人,看来很难了。其时刚好有一位上京赴考的秀才路过项姓村庄,借宿村里。闻说此事,心想总是争斗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有心促和。于是只身来到刘氏村庄,说明利害,劝说刘项和解,和睦相处,共享太平。

刘氏人只当是项姓人想不出对联,才派人来说和,便要求对方出示对联,才肯言和。秀才没有办法,只好亮出一副对联:“烹天子父;作圣人师。”此联中上联“烹天子父”说的是项羽和刘邦争霸期间,项羽将刘邦父亲擒获。于是派人告诉刘邦,刘邦要是不肯投降,他就要将刘父烹熟了吃。

刘邦听后,对来人说,若是烹了他父亲,请分一杯羹,让他也尝尝味道。项羽终是不忍,便放了刘父。此事对于刘氏人来说,刘邦是个毫无孝道、鲜廉寡耻之辈,极不光彩。下联“作圣人师”说的是孔子东游,路遇小孩项橐,与他一番交谈后,孔子说,小项橐“可以为师矣”。刘氏人看到秀才抖出这副对联,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之确感如此斗下去,实是于家于国无益,遂同意和解。自此,刘项两村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相安无事。但是斗联的惯例仍然保留下来,只不过不再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了,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

二、金屋藏娇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第九个儿子,在位54年。刘彻降生之时,正是其父继位之日。传说生母王美人在怀他时,曾梦见一轮红日投入怀中,称为“贵兆”。

刘彻少年时,他的姑母长公主刘膘(景帝的姐姐)很喜爱他。一次姑母当着景帝的面问刘彻:“要不要我的女儿陈阿娇做妻子?”小小的他竟然聪明地答道:“如果能娶阿矫为妻,我一定要建造一所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和景帝听了都十分高兴,这个故事就是“金屋藏娇”成语之由来。

三、乐不思蜀

源于《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时期,魏国把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有一天,魏国的司马昭请刘禅喝酒,给他特意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的人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人们用“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0)

相关推荐

  • 陆贾是看破也说破的智者?

    作者:许云辉 西汉初,金殿上,汉高祖刘邦无精打采倾听陆贾治国理政的高谈阔论.陆贾说今道古的声音忽高忽低,犹如盛夏催眠的蝉鸣,使刘邦昏昏欲睡.最后,他忍无可忍:"打住!别再跟老子讲什么< ...

  • 中吕·朝天子·沛公欣赏

    [原文] 中吕·朝天子·沛公 薛昂夫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 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 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 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注释]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意思是说刘帮 ...

  • 吝啬的人,往往更容易招致祸患!

    读曾国藩咸丰8年的日记,我发现了这么一句话:巧召杀,忮召杀,吝召杀. 投机取巧的人,容易招致杀身之祸,这个好理解:嫉妒心强,害人也害己,这个也可以理解.可为什么曾国藩说"吝召杀", ...

  • 混元风水

    ​古风氏生一子伏羲,伏羲风姓,上结风,下结水,风水结成八卦,为正四八三十二卦,才结地理地捕-正传弟子,实属正法.天下风脉一条根,西有昆仑,东有扶桑.风脉皆从昆仑山发出,白阳趁青阳,十万八千长.太行山西 ...

  • 紫柏山祠话张良

    文:甄承民 图:来自网络 西汉王朝,世历千年,那些功业不朽的文臣武将至今家喻户晓,影响犹在,然其中最知名者,非留侯张良莫属. 清明后,疏雨过,残寒销尽,花径敛红的暮春时节,我和朋友车过汉中,在留坝谒拜 ...

  • 死后200年遭奸尸, 吕雉生前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番报应

    西汉末年,时局动荡,战乱不断.造反起义的赤眉军血洗京城.焚烧宫室.烧杀抢掠,之后便扬长而去.为了多获取财物,他们又把魔爪伸向的皇帝.后妃陵墓,疯狂挖掘寻找财宝.在盗墓中他们惊奇发现,汉高祖刘邦皇后吕氏 ...

  • 百家姓趣事典故——王姓

    家谱传记 一.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本典出自<世说新语>. 东晋时期,郗鉴武将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张姓

    家谱传记 一.画龙点睛 源于唐朝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又见于明朝无名氏的<宣和画谱>.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是有名的画家,画技非常高超.相传他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 ...

  • 百家姓趣事典故——杨姓

    家谱传记 一.歧路亡羊 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会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 ...

  • 百家姓趣事典故——黄姓

    家谱传记 一.黄巢与木莲僧 亳州民间传说,黄巢是佛教中的著名人物木莲僧投胎转身.佛经里有木莲僧下地狱救母的故事,木莲为了到地狱里把母亲救出来,把十八层地狱都找遍,也把十八层地狱里关押的大小恶鬼都放了出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孙姓

    家谱传记 一.减灶退敌 公元前342年,魏国的太子申和大将庞涓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韩国,韩国决定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领兵五万前去攻魏救韩. ...

  • 百家姓趣事典故——赵姓

    家谱传记 一.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史称恭皇帝.先皇刚刚去世,继位的新皇帝年纪又太小,后周的政局开始陷入不稳定状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邻国辽国联合北汉 ...

  • 百家姓趣事典故——陈姓

    家谱传记 陈老佛 清末水军将领陈化成在江南水师任上,与土卒同甘共苦,日夜枕戈海上,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 刚到吴淞口时,有人要为他准备馆舍,他谢绝说:"士卒皆露宿,我何可即安?"一天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吴姓

    家谱传记 一.吴汉杀妻 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 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徐姓

    家谱传记 一.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医学家徐之才,字士茂,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