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贫穷陷阱”,聪明人都会避开

很多时候,我们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实是陷入了这4个人生陷阱。

01. 加法陷阱
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人去沙漠寻宝,可宝藏还没找到,水就喝光了,他只好躺在沙漠中,等待死亡。

这时,佛祖出现了,给了他很多水,足够走出沙漠。
可走到半路,他遇到了宝藏。
于是,他贪婪地将宝藏塞满身上所有的口袋。
负重前行的他,很快就干渴难耐,水瞬间被他喝光了。
为了走出沙漠,他开始一件一件丢掉宝藏。
最后,他丢光了所有宝藏,却依然渴死在路上。
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断选择、放弃、再选择、再放弃,直到剩下最重要的。
想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容易得不到。懂得取舍的人,得到的越多。
处理掉不重要的东西,才能还自己的心一片清净之地,专注最重要的事情。
02.“缺乏长期规划”陷阱
日本街头,曾做过一个实验:

随机给一位流浪汉大叔100万日元,表示一天之内,他可以随便花。

条件是:24小时后,要收回剩余的钱。
首先,他去宾馆洗了澡,在便利店购买了T恤、毛巾、雨伞、纸袋......
随后,大叔又走进了日本大型便利购物折扣店,再次购买了T恤和毛巾。
当跟拍者以为,他接下来该去奢侈一把的时候。
大叔突然说:“就这样吧。”
最后,给他的100万,他仅仅只花了不到3万,买了吃、穿、日用品。
一个人越缺什么,越关注什么,然后陷入“稀缺模式”,看不到更重要的事。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说:
“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
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那些能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力量最大的人,而是坚持够久的人,他们能够把规划的时间线拉长,站在未来五年、十年的长度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03. 痛苦陷阱
痛苦无法避免,但苦难可以被选择。

笼子里关着一只狗。

它伸出爪子,想逃脱囚禁。
碰到栏杆的那一刻,笼子上的警笛响起,立马有人给它以电击。
狗缩回爪子,但渴望自由,依旧试着扒栏而出。
可每次碰到栏杆,它都会在警笛声中,迎来电击的疼痛。
如此循环,反反复复。
最后一次警笛响起时,在电击之前,人们就把笼门打开。
但狗却没有逃离,甚至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颤抖呻吟。
笼门始终打开,它,却再也出不去了。
这个经典的实验,验证了何为“习得性无助”:因为过往频繁的失败或惩罚,导致放弃努力的消极行为。
落到生活里,它也被称为,令人失败的思维毒瘤。
困在曾经的痛苦里,放弃行动和改变,恐惧明天,后悔昨天,也过不好今天。
其实,真实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任何一种情绪产生之后,只要别抓着不放,它自己就会消失。
痛苦无法避免,但苦难却可以被选择。接受痛苦,付诸行动,做出改变,方能翻越人生的山丘。
04. 贪婪陷阱
  • 贪图名声,浮躁功利

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年少时颇有才华,性格浮躁,趋炎附势。

潘岳先是充当权臣幕僚,后历任京官,但始终负其才而不得志。
潘岳参与了贾谧领导的“二十四友”文人集团后,才迎来了事业转折点。
这个文人集团聚集了当时的权贵,能成为此间一员,可谓名利双收。
潘岳的母亲曾劝他不要攀附权势,他虽然口头答应,但贪慕名利之心不改。
八王之乱后,司马伦夺权成功,遂诛杀了潘岳。
潘岳因自己的“性轻躁,趋势利”而卷入一场权力争斗中,害了自己的性命。
品格优良的人是淡泊名声的,贪图名声的人反而会被名声所累,甚至被名声所害。
不要对名声过于贪心,贪图名利只会让你忘记初心,变得浮躁势利。
凡事不争不抢,张弛有度,才能收获好名声。

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