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冲刺注意事项
高考历史冲刺注意事项
(《瓷都晚报》高考中考直通车栏目,已经刊载。感谢记者徐悦的辛勤工作,市教研员胡慧萍的支持与肯定,同时感谢一中这方平台与沃土,感谢学生的陪伴与激发......,现为了方便高考学子备考,把自己一些教学中的不够成熟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于考生有所帮助。)
经过近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近一年的高三复习,学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整合,复习,冲刺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身份转变:学生到考生
高考逐渐临近,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份,由以前的学生状态,调整到考生状态。学生的任务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智慧,并转化为学习能力,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像海棉一样,不断去吸收。而考生的任务是要尽可能多的考出高分,通过自己的阅读、审题、组织答案,规范答题,转化成自己应该有的分数,这个过程要像蚕吐丝一样,不断去输出。考生在高考过程中,要做到高度自信,相信自己可以与高考命题老师进行交流、较量,并且在这场智力较量中拿到该属于自己的分数,最终胜出,不留下遗憾。
二要注意整体建构,查缺补漏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工作,学生已经建构起了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我们景德镇使用的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以专题史的方式呈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必修一讲的是政治文明发展史,必修二是经济文明发展史,必修三是思想文化发展史。古今中外都囊括在其中。
高一、高二新授,高三一、二轮复习工作做的扎实的同学,现在就剩下查缺补漏了。有同学不知道如何进行。考生可以通过做近五年高考题,全市三次质检题目及模拟卷的方式,看自己哪些地方不足,然后回到课本,进一步搞懂,把漏洞消灭在高考前,为高考的胜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是要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在选择题方面特别注重对知识的纵向考查,即古今贯通,往往对某个历史现象进行梳理后,让考生去把握变化的规律及背景。这样,就需要考生既能够准确地调动所学知识,又能够加以适度的迁移和思考,从而得出答案。
在主观题方面,又特别注重对知识的横向比较,尤其是第40题、41题,中西某项制度,某项政策或者某种思考,进行比较,得出新的认识。所以,这对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考生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把握同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比如春秋战国的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都是大变革的时代,至于变的方向,中国向专制与集中过渡,西方向民主与法制过渡。1500年以来,中国逐渐内卷,西方逐渐扩张。造成不同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西方海洋世界的工商业文明。现代以来,中西之间的交流融合,抛开主观感情因素来讲,中西又走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世界逐渐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有了这种大的把握,再深入了解高考题目所提供的新材料,设置的新情景,以及命题中的关键提示词,基本上能够应对高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要培养历史思维,学科素养
新的课程改革马上要在全国展开,高考命题往往具有风向标的作用。2017年江西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国卷I,高考试题中一定会渗透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并且引领和指导新的课程改革方向。
就历史学科素养来说主要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核心素养。以时空观念来说,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在高考历史解答过程中,考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断题目所涉及的准确的时间、空间,然后再根据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及相关史实,对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判断,从而避免答非所问,拿到该拿的分数。
最后,广大考生应立足于正常发挥,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就能够取得应该有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