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帝王的谦下,是其进行统治的手段之一,目的是让众人归往,最后还是众人在下,帝王在上。老子说得很明白,“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这是老子的以反为正法,所以说“反者道之动”,其作用就体现在这些地方。从无为的角度看,谦下是一种为,但是必须的为,故仍属无为之为。帝王地位最高,而能自谦,是得人心的最佳手段。
明太祖注:江河湖海至处低,所以能纳天下诸山川之小水,戒为君子为国家者,能容而且纳,大事成矣。若不处卑而处高,物极则反,高者低,低者高,理势之必然,是以昔圣人劳身心而安天下,所以民亲之爱之不怨,无有谋者,若失此道而他为,将有咎焉,人或争之不解。
圣人为帝王,必须为天下劳身心,这是安天下的基本要求。劳身心,就是为,明太祖为帝之时,一点不敢松懈,所以他说劳身心而安天下。帝王的辛劳,可以使民亲之爱之而不怨,这也是得人心的方法之一。不争,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帝王为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又何必与民争利呢?物利应全部让与民众,统治者再从民众身上征收赋税,切不可直接与民争利。《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正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表述。
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处上而人不重,不重是说不觉得重,即无压迫之感。这是无为政治所能带来的效果。若是有为之治,烦民扰民,与民争利,民怎会有不重之感呢?民对帝王感到太重之时,就是民起而反抗之日。不害,也应如此读,即不觉得对己有害。若与民争利,则处前者就使在后者感到有害。所以处前而人不害,也是无为不争之治的必然效果。不重不害,这样的人,天下当然乐意推他为王。反之,则不可能得到民心的这种乐意推举。乐推而不厌,正是得民心的反映。
相关推荐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八十一章,可以看作老子写完<道德经>之后的最后感想.他知道,世上已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与言论,这都是他所谓的"言&quo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常心,固定于一种看法的心,固定于一种看法,往往不适应事物的具体变化,这就成了僵化的意识.如果用这种僵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身是人的身,欲也是人的欲,二者为何非要如此对立不可呢?仔细分析起来,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限度的问题,而不是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人生不能无欲,但不能过分纵欲.适当的欲望是人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者万物之奥,奥是深而不可见之意.道非物,但万物之中无不有道.道与万物的关系,是显与奥的关系.人们认识道,也是由显到奥.但认识到道之后,又有两种态度,即老子所说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章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明太祖注:国王及臣庶,有能行道者,笃能行斯大道,勿于道上加道焉,善上更加善焉.凡以巧上此二事者,美则美矣,不过一时而已,又非常道也.故美尽而恶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不可挠,挠就是有为.烹小鲜,烹本身就是为,但这是无为之为,若在烹之外又加以挠,这挠之为,就是有为.以道莅天下,就是以这种不可挠的无为之治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者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万物是极端多样化的,而道则不管物有多少变化,都能一以贯之,使多样性的物不脱离道的根本原则.这就是道的应物.得道之人,也能自如地应物,因为他能按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说要绝圣人言教之迹,恐怕很难做到.因为老子的书也好,唐玄宗自己的注释也好,不都是所谓圣人的言教吗?不进行言教,而使民众自化,在现实社会中,恐怕也只能是幻想.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无有入于无间也,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柔与坚,很有意思.人之正性,可谓未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本性,未受外物的影响,就有很大的灵活性,无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七章
太上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太上之治,只是古人的政治理想.按唐玄宗的理解,这时的政治,臣下只知有君,并尊之如天,但君主并不施教有为,臣下对君主也没有任何的吹捧和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前提的,即为士.战.胜敌.用人.能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则是最高明的士.战.胜敌与用人.看来,老子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以大道治天下,从老子的思想看,是因为天下万物的本性都在道的主宰之下,都统一于道的精神之下,所以执大道治天下,就能获得天下往的效果.天下万物都顺从于道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庄子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在宥天下就成了无为而治的代名词.道家为什么极力反对有为?他所指的有为具体而言是什么内容?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节点.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天地神谷万物之类,它们如何得道?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人可以通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若一个人从生下来,就不出户不窥牖,那么,他到老死,也不会知天下和见天道的.所以这是有条件的.这个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者,常有一大不自觉的弱点,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忘了学习的目的,而以学习本身为目的了.一切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认识真理,但真理不是具体可见的,需要通过众多具体入微的知识来做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明太祖注:谓王臣及士庶修身谨行,止务大道焉.经云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言君天下者,以暴加于天下,初则民若畏,既久不畏,既不畏方生,则国之大祸至矣,莫可释.在士庶平日不可恣意慢法,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章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明太祖注:草庐(指元代学者吴澄)已注尽矣,吾再益之.老子之意深焉,夫尚贤之国病多,贵难得之物,民患盗矣.夫多病者,比国有淳良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