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中国通史」第八讲:“春秋五霸”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五霸”是怎么一回事。
先从西周的灭亡开始说起,西周的晚期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导致整个周天子威信受损,失去了诸侯国的支持。
公元前771年,西部的少数民族犬戎入侵,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周幽王被杀死之后,他的儿子周平王不得不东迁,国都由原先的丰镐迁到了洛阳,由此开启了“东周的时代”。而东周分为两段,就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
现在就开始说春秋时期的问题。周平王东迁到了洛阳之后遇到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是威望大衰,西周被大臣申侯联合犬戎所灭,周幽王被杀,整个周天子的威严扫地,难以号令起诸侯;其二就是军事实力的衰败。
以前我们说了西周有三支部队,分别是虎贲军、周六师、殷八师,虎贲是负责拱卫王畿地区的,既然都城都没了,最精锐的虎贲军也基本上消亡殆尽。
周六师是原先周地一带的军队,也就是周王朝起家地方,犬戎灭了西周之后,肯定也失去了这片土地。当时秦国先祖秦襄公保护周平王东迁,由此被封到了岐山以西的地方。
实际上,秦国的分封其实是个“空头支票”,因为当时这片区域被犬戎占领,需要靠战争争夺这块土地。
但是,秦国在于犬戎不断争斗中壮大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大部分原先西周所处的地盘,原先西周的周六师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同样的道理,殷八师原先驻扎周朝在东部洛阳一带的地盘,也逐渐衰亡了。这主要是先秦时候是“兵民合一”,平时是农民,打仗起来才是士兵,由贵族统帅。
东周权威后来衰退,地盘被削减,如果没有土地,就不可能养得了士兵,那么军队也基本不会存在。
周王室东迁之后,失去了威望,也损失了绝大多数土地,依附于土地的军队也基本上消亡殆尽,那么周朝就不得不依赖于各地诸侯国的支持了。
春秋五霸的地形图
在这种情况下,“春秋五霸”也就应运而生了。关于“春秋五霸”是哪五个,这个里面的说法很多,根据《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当然也有其他说法,但是基本上前三个是固定的,那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
先说“霸”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霸”也通假于“伯”,这两个字有一致的意思。“伯”我们肯定都知道,是家中最年长的那个,也可以理解成带头的首领,那么这个“伯”也就含有力气最大。
所以,“春秋五霸”意思就曾经出现的五个带头的诸侯国。
在前面,我们讲了在中国古代分有“皇道”、“帝道”、“王道”、“霸道”,也就是说:“皇道”是文明的开创者,启蒙百姓,以此而被尊崇;“帝道”是部落领袖带领百姓取得功绩,受到百姓爱戴,以仁义而使得天下服膺;“王道”是依靠品行而成为诸侯统帅,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与礼仪制度;“霸道”则是依靠武力而取得政权,成为首领。
那么,“霸道”显然不具备道德上的正统性或者合法性,成为统领原因仅仅是武力强大。
所以,“春秋五霸”完全是因为周天子没落,在威望和武力上都不具备号令诸侯的可能,出现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因此其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来代替周天子号令其他国家。
那么,这些强大的诸侯国虽然具有武力的优势,但是并不具有道义上的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中原霸主喜欢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
“尊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尊崇周天子,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被称为“王”。其他的诸侯、贵族只能被称为“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是不能称“王”。
虽然当时周天子没落,但仍有名义上的统治合法性,所以这时候只有把周天子抬出来,才能号召其他国家。而后世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段,基本上也都是由此而演化出来的。
“攘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抗击蛮夷,代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犬戎、狄族。齐桓公就曾经带兵打败山戎,为燕国解除了巨大的威胁,还有就是救邢存卫,从蛮夷手中解救了邢国和卫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敌对势力就是南方的蛮夷,其实就是楚国。
楚国地处南方,当时算比较偏远,被封为子爵,地位很低,祭祀也需要排在各个诸侯国后面。但是楚国逐渐统一南方广大地域,实力逐渐强大了起来,再加上周朝没落,心中就越来越不满了,就直接僭越称为“王”。
在《左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公元前706年,随国讨伐随国,随国国君很惊讶,说我无罪。楚国国君说,我是蛮夷,现在诸侯国混战,我楚国军事实力强大,请周天子加封于我。结果随国上报周桓王,不得允许,楚国国君自封为王,就是楚武王。
随国国君姓姬,是周朝宗室,而楚国竟然随意征伐炫耀武力,其无礼可见一斑,根本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
楚国一下子就打乱了周朝的礼制了,自然引来各个诸侯国不满,并且也感到了它的威胁。
所以,不论是为了“尊王攘夷”还是为了“称霸中原”,在中原区域中很多比较重大战役都是跟楚国打的,“攘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就是楚国。
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之下,最先强大起来,也是齐国最先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管仲号令诸侯在葵丘这个地方举行会盟,会盟中有几个约定,其中有:不许将洪水引向别的国家;不准因为某国灾荒而不卖给它粮食;不许“废嫡立庶”。
其实这里面有几条内在含义,第一条是因为齐国在黄河的下游,当时的黄河流域降雨量比现在要高,所以容易引发洪涝灾荒,那么齐国肯定最受影响,最倒霉。
第二条,不能因为某国灾荒不卖给它粮食,这其实是其他强国对齐国的约束,因为齐国喜欢使用经济战,临近的强国深受其害,这在下一节会讲到。
最后的一条,不许“废嫡立庶”,其实就是不能败坏周朝的礼制。“嫡庶之争”背后的根源是大小宗的冲突,这也是西周灭亡的根源之一,周幽王就因为准备废掉太子而直接导致了内乱。
《东周列国》中齐桓公形象
齐桓公成为了“春秋第一霸主”,由此进入了诸侯发号施令的时代。而下一个霸主,就是晋文公。
晋国是周朝最亲密的国家,先祖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也是唐朝柳宗元的著名文章《桐叶封弟辨》的出处。晋文公显然借着周王室同姓的身份,依靠打败楚国来维持其中原霸主地位。
晋文公的影视形象
同时,因为自己是小宗上位的,需要通过驱除楚国、出师勤王来获得周天子认可,也在诸侯国中获得声望。
再下来的霸主是秦穆公,西败犬戎,南讨强楚,扶植晋文公,尊崇周天子,也算是颇有政绩,对周王室也有辅佐之功,“尊王攘夷”也勉强过得去。但是和齐桓公、晋文公的声望与地位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勉强列为“五霸”之一。
至于楚庄王,则是纯粹依靠武力,不服从周朝礼制,挑衅周天子,期望“问鼎中原”,实际上已经完全沦为“霸道”。再往后的宋襄公虽尊崇周礼,但是并没有强大到能够号令诸侯。
不论宋襄公还是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没有真正实现“尊王攘夷”,更没有实现“称霸中原”。
所以,“五霸之中”只有齐桓公、晋文公既实现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又有号令诸侯的实力;秦穆公、宋襄公虽有“尊王攘夷”之心,但无此实力;而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僭越称王,并且诉诸武力,完全无视周朝的礼制。
由此可以看出来,所谓的“春秋五霸”,其实是礼制逐渐崩溃的过程。“王道”在开始还被齐国、晋国所尊崇,但是到了春秋中期逐渐沦为一句口号,到了最后连口号都没人再愿意提起。
这一切都暗示着纯粹的依靠武力“霸道”时代的到来,彻底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