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也有紫砂壶制作大咖!
沂州古城简介:
沂州古城是古代沂州府的治所地,遗址位于兰山(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老城关);历史上的沂州于北周时期由北徐州改置而来,辖区其范围包含过今鲁南苏北一带。清朝升为沂州府, 置附郭兰山, 领共6县1州。
复建的沂州古城景区位于原址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的河东区境内。占地面积1700余亩,按明清沂州的城市格局修建,东到镇海门,东西轴西起瞻蒙门,南北轴南起望淮门,北到宗岱门。城内修复有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平野台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景观
景区简介
沂州古城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南京路以北智圣路以西,占地1700余亩,投资过百亿,是以沂州文化为灵魂,明清建筑为骨架,集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市井消费、主题游乐、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
沂州古城旅游区内城复建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东西轴西起瞻蒙门,东到镇海门,横贯古城东西;南北轴南起望淮门,北到宗岱门。通过11处文化节点全面展现临沂厚重的书法文化、兵法文化、名人文化、孝文化、儒家文化等。
景区结构
沂州古城整体按照"一心、两轴、两带、六区"的理念进行规划。一心为核心内城,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复建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建有餐饮街、酒吧街、文化休闲体验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及容纳3000余人的"琅琊千古情"实景演出剧场。两轴,东西轴西起瞻蒙门,东到镇海门,横贯古城东西;南北轴南起望淮门,北到宗岱门,是古城南北景观大道。两带,一带为内城游船旅游观光带;一带为外城环古城休闲滨水观光带,六区即旅游集散配套区、滨河板块游乐区、温泉酒店客栈区、古城休闲度假养生区、文化创意区和民俗居住文化配套区。
知名景点
沂州府衙、钟鼓楼、井神楼子、戏台、兰山大街、南大街、考棚街、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琅琊千古情"实景演出剧场、瞻蒙门、镇海门、望淮门、宗岱门、内城游船旅游观光带、外城环古城休闲滨水观光带、滨河板块游乐区、温泉酒店客栈区、古城休闲度假养生区、文化创意区和民俗居住文化配套区等。
地理位置
沂州古城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南京路以北智圣路以西。
原创:
昔有顾二娘,今有杨三丫
——访临沂紫砂艺人杨三丫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古代女手工艺人传世的不多。
治砚名家顾二娘算是一个。
据《吴门补乘》等书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嫁到世代以治砚为业的顾家。
她的公公是顺治年间(1644~1661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高手顾德麟,号称顾道人,他制砚技艺高超,镌镂精细,制砚作风"自然古雅",因而在当时"名重于世",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
她制砚有自己特有的美学观,她常与人谈论说:"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
她主张"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追求高雅之美。因而: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顾二娘掌握一套特殊的本领,相传她能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
她虽然是名重于世的制砚高手,但她从不肯粗制滥造,态度十分严谨,追求执着,"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所以她制琢的砚台就更加珍贵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顾二娘,而是琅琊故郡、沂州旧府的一位紫砂艺人,艺名叫作“杨三丫”。
杨三丫,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是杨老师的小名。我认识她是通过以制作陶笛著称的王建涛兄介绍的,在微信上交流多次后,终于能和房叔一起去拜访。
杨老师的住在罗庄区湖北路以南,铁道旁边,一个农家小院,距离另一个作紫砂壶的黄府臣老师很近。
我们是傍晚去的,杨老师很热情,早在路口迎接我们。进了院子,就看到一个烧陶的窑,窑里还陈设着一些作品,不知道是待烧还是烧完了。
进了屋,大开眼界。东墙有一个博古架和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杨老师的作品,壶、盆、摆件都有。
我们发现杨老师很喜欢蓝印花布,自己穿的衣服,屋里的门帘,都是用蓝印花布制作的。
北墙上挂了一些类似布艺又类似根雕的画,经杨老师介绍后才知道那是她的紫砂作品,竟然是烧出来的!
西墙附近是杨老师的工作台、工具橱,都是木质的,当时我心想我要是有空间弄这么个大桌子多好,写字画画多畅快啊!
杨老师又带着我们到她的储物间转了一圈,堆放了很多作品,有成品也有素坯。其中有些极具抽象风格,还有仿生造型的,仿奇石造型的,这些都是杨老师的得意之作。
杨老师说,她经常去景德镇等地学习,技术手法不断成熟,自己的一些作品也得到了行家的认可,他们甚至称呼她为“杨疯子”,就是因为她喜欢推陈出新、打破常规,把自己的艺术感知融入了作品之中。
其实历史上还有个杨疯子,他是唐末书法家,承唐启宋,善于装疯,也有一些疯言疯行,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经过和杨老师交谈,才知道她以前不是做紫砂的,而是做生意的,四十岁之后才开始接触紫砂,只因为喜欢这个,便一头扎了进来。受她的影响,现在儿女们也跟着她做紫砂。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
我觉得格局商学院的赵正宝老师说得好,他说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应该去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欢、自己擅长,能够实现自己我价值,同时还能实现社会价值得事情。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都是快乐的,社会就是和谐的,国家的经济也能飞速发展。
让有天赋的人做擅长的事情,各安其位,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才会让人才迸发最大的生产力!
我们一直提要重视人才、要让人才充分涌动、要让人才发挥作用,可是我们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人才了吗?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帮助他发现,那么他这一生就是一种浪费,甚至说是白活一场,因为你没有站准定位,你没有成为真正的自己!就像乔丹,如果一开始他不去打篮球,而是打棒球了,那么,他极有可能度过平庸的一生。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不是考高分,也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帮助孩子发现的天赋、天性,让他成为天纵之才。
教育就是让周树人成为鲁迅,周润发成为周润发,让周星驰成为周星驰,让周杰伦成为周杰伦,让周立波成为之前的周立波……如果周树人学医了,就没有鲁迅了;如果周润发去理发了,就没有发哥了;如果周星驰去摊煎饼了,就没有星爷了;如果周杰伦去画画了,就没有周董了;如果周立波摄食某种东西了,那他就是现在的周立波了。
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着跟自己专业无关的职业。那四年岂不是白学了?这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吗?选专业存在问题还是就业结构存在问题?
恐怕是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本来就没有规划,对自己的性格、特长,对专业的课程、内容,对社会的产业发展趋势都是一头雾水。
人生规划,父母辈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规划好,怎么帮孩子规划人生?况且规划之前,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啊,根本没有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也没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和许多有趣的事情。就算他有了自己正儿八经的爱好,也会被父母给扼杀。
当然,我们不能全怪学校和家庭,毕竟成人后就有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做出改变。你看齐白石,以前做木匠的,后来开始画画,终成一代名家;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才念到6年级,就去农场去做工,此后他换过无数种工作,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一阵子兵,可是他40岁的时候才研制了炸鸡配方。
只是,成人后,我们有时麻木了,有时安于现状了,缺少了改变的勇气。该跳槽的不敢跳槽,该辞职的不敢辞职,该换行业的不敢换行业……为啥?上有老下有小,得求稳啊!万一收入无以为继,房贷怎么还?
古人有壮游一说,能够开拓眼界、增加阅历,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惜现在没有壮游了,只有网游。人生啊,就是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反复擦亮它,它就能照亮很长的一段道路。
杨老师的人生在创造,这样才会创造精彩的人生。
看着那些作品,我仿佛看到杨老师端坐在工作台前,将紫砂泥反复拍打,然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地赋予那些泥巴形状和灵魂。
顾二娘说砚要“圆活肥润”,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那么紫砂器呢?要我说,应得天然之趣。
杨老师的紫砂作品,处处透着一种天然之趣,活波波的,同时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张力。
这样的作品应该走入大众的视野,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紫砂艺术的魅力。
虽然杨老师在斗音等平台也开通了直播,但是还不被咱们临沂人广为人知。在支持民间艺人发展方面,我们也还很多的工作要做。前段时间去沂州古城,看到设置了很多民艺展馆,只是贩卖的多、制作的少,并且人流量还不是大很大,一时难以产生集聚效应。
临沂缺一个文创空间和艺术专区。老市委大院不错,号称临沂的798,聚集了一批青年人,有搞文创的,但是大多数还是做饮食的,而且缺少老手艺人。
在我的印象中,临沂不仅是红色之城、生态之城,还是个文化之城。希望从上到下都能重视起来,把临沂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手艺文化都发展起来,为下一步全域旅游、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做好基本工作。
如果有时间,我真愿意带着孩子到杨老师这里学习、体验一下,不能让孩子只沉浸在手机和电视的世界里。
房叔也建议杨老师搞个研学馆,一边做紫砂,一边教大家做紫砂,同时还能卖紫砂。
杨老师目前也正在寻找合适的地方,说实话有流量、租金又不高的地方不好找。
由于我们去的时候就很晚了,不一会儿天就完全黑了,由于加上还有其他事情,我们就提出了告辞。杨老师觉得跟我们聊天还可以,就分别赠送了我们三样紫砂器:带把儿的杯子、不带把儿的杯子和创意花瓶。
我们觉得挺不好意思,白拿那么多东西,但是杨老师很热情,诚心诚意要送,再推辞就却之不恭了。
我们走的时候,杨老师又送出很远。
下次我要找点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点东西,到时再来找杨老师烧窑吧!
文章结束了,你觉得怎么样?可以划到最下方留言,留言区也会有精彩,我一般都会回复每条留言,和大家互动。
不留言也没事,点个赞和再看,随手转发一下,是一种美德,也算是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感谢!
如果不关注也不转发,总感觉少点什么,应该是文章还没读完……
(本文作者信息: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字不凡,號巨隐、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難經世何濟用?尤嗜紫砂、盆景、奇石、硯臺(石見吉室)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