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札记:学会放弃
有朋友跟我交流说,看到别人用黄帝内针大多立竿见影,自己用针效果屡屡不好,学针信心都快没了。
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我想到的是杨真海师父的一句话,也有些病看不好。那时我学习黄帝内针不久,乍一听,还有些不理解师父的意思。
曾经针治过几例脂肪瘤,便觉得有了这样的经验,处理类似病症应该没问题了。偏偏有朋友腰侧一个脂肪瘤,用针十多次,虽然有明显变化,可越往后变化越小,慢慢的也就放弃了。
这样的概率虽然非常小,但是真的碰上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和难过,总觉得辜负了别人信任。
对于黄帝内针而言,经验也许并不是体现在是否治愈过某类症状,而是体现在是否对理法方针有足够的领悟和把握。
学针初期,总以为应针见效是理所当然。遇上效果不如预期,每每要思量良久,看书、查经络,反反复复找原因、想办法。
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本来无可厚非。可有时找不出症结所在,心里就憋得难受,甚至拐到对自己、对针道的不自信上来,或者钻在针法的细枝末节里出不来。
杨真海师父经常告诫学人,当用针不灵时,首先检查的是不是自己的心出问题了。解决的办法,师父建议抄一段时间《心经》。
师父的意思很明白,黄帝内针要学好,首先心要静下来。抄《心经》可以,练书法、练太极、练八段锦等等,这些修心养性的办法都可以。总的方向是向内求,不要向外求。
疗效不理想,不应太纠结,不用去难过和失落,而是轻轻放下来。有效是一种结果,微效或者无效也是一种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如果一味跟病症去较劲,无论是对穴位、经络、手法的琢磨,还是对人、对针、对事的执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舍本逐末,始终在针法这个圈子里打转。
黄帝内针是针道,道法自然,讲究的是顺势而为、随缘不变。正如疾病的成因纷繁复杂,病症的发展也是千变万化,医者只是为患者打开了一扇门。
要不要放弃,其实是医者的定位问题。黄帝内针的殊胜,在于运用的是一种规律。医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一根针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在人和针的背后,是广大悉备的天地之道。
有些人喜欢看一些成功的医案,或者热衷于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例,这对一时提高用针水平确实有所帮助。但在黄帝内针这棵树上,随处挂着这样惊艳的果实,我们要看的是,这棵树是在怎样的土壤、阳光和空气里生长。也许在不经意之间,这样的果实已经长满枝头。
真正要去面对和珍惜的,是有缘来到面前的每一个患者、每一例病症。面对一堆赞叹和期许,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补不足、损有余”的是天道。医者不过是在那个时空点上,恰如其分地出现并散发出吉祥的光芒。
学会放弃,其实是真正理解黄帝内针后的一种自在。黄帝内针用的是中道,无论执着于哪一个点,都是过或不及。作为内针学人,理应时时处处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抱有那份纯而又纯的初心。
如是这般,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