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71)歙县上丰花果山出品的涩梨膏
舌尖上的徽州(71)歙县上丰花果山出品的涩梨膏
司马狂/文
在徽州府歙县的北乡,有个名叫上丰的乡。对于大多数的徽州土著而言,上丰二字后面通常都是连缀着花果山。这是因为上丰乡蕃村一带盛产水果,政府曾试图在此打造一个名为“花果山”的景区。这里是歙梨的源产地,在宋代的《新安志》上就曾有关上丰产梨的记载,后因此地的梨白皙如雪,故更名为“雪梨”。
上丰出产的雪梨中,有一个特殊的品种。单从外观上看,与平常的雪梨没有两样,但只要此梨剥去表皮,待其在空气中静置几分钟,便能看到铁红如锈一般的色泽开始逐渐浸染在梨肉中。时间愈久,那铁锈一般的色泽就愈发明显。因为好奇心作祟,按捺不住的我,捡起一块直接往嘴巴里面塞。谁曾想,那梨并非常日里所吃的那般甜甜的味道,而是既酸且涩。我慌忙欲吐,却被告知,最好能吃下去,于是勉强将其吞入口腹内。
(上图为刚切开的上丰梨,左为涩梨,又为雪梨)
这又酸又涩的怪梨,便是上丰花果山一带的特产——涩梨,因为其有清热祛痰、止咳润肺等药效,所以又名药梨。据说真有喜好涩梨这酸涩味道的人,会专门买这个梨回去吃,实在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涩梨,通常的食用方法,都是熬制成涩梨膏,这样才不会有生梨那种让我难以下咽的味道。
蕃村的梨树,随便找一棵,都有几百年的树龄。高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生命力依旧旺盛。春天的时候,梨花开满枝头,宛若一夜白雪突降。花谢之后,梨儿渐长,这时候蕃村的乡人们,就会扛着梯子,爬上梨树,挨个给涩梨套上纸袋。这原本属于青壮劳动力的活,如今却总是由村里的长者们去完成,梯子搭在梨树枝头上,一阵山风吹过,颤颤巍巍的,很是吓人。套了纸袋的涩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慢慢成长,这个周期很漫长,非常需要耐心。一直要等到梨子中心的子都变得黝黑了,方才能去采摘,摘得早了不会有药效,摘得迟了果子会被山风吹落。有经验的山民,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间,摘下最好的涩梨。
摘梨子的时候,聪明的徽州人发明了一种神器。长长的木棍,顶端处,剖成四片,打磨成型。神器对准涩梨,四片木片散开来,如同一只手掌稳稳托着梨。梨子进入木片的保护区以后,底下的人转动木棍,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梨子便会脱离树枝的束缚,牢牢落入木片区,这样采摘下来的梨才能保证不受任何的损伤。
摘回家的涩梨,用山泉水清洗干净。接着用刨子将梨刨成丝,不过顷刻间,那涩梨丝便由雪白衍变成铁锈红,初入此山者还以为这梨不知道放了多少天了呢。土灶烧火,涩梨丝入锅,不能加一滴水,任由涩梨在高温的作用下,尽情释放出自己贮藏一生的梨汁。高温之下,涩梨汁慢慢流淌出来,熬煮差不多后,一整锅的涩梨悉数装入布袋之中,借助人为的外力,将所有的汁水榨取出来,丝毫不浪费。
榨取出来的涩梨汁复又入锅,改为小火慢慢熬。同时加入冰糖、川贝,如此镇咳的疗效才会更佳。这小火慢熬是颇为熬人的活,火候一直要掌握好,尤其是到了后期那火更是不能大也不能小,凭的全是经验。时不时的还得拿勺子在锅内轻轻搅拌一会,不然糊锅了,这一大锅的涩梨膏就全费了。熬一锅涩梨膏,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硬生生耗费在这里,我辈青年人恐是难以坚持的。本因范姓聚集而得名范村的蕃村,曾经叫过樊村,人们一听樊姓,大抵就会想起那位名叫樊梨花的巾帼英雄,梨花不正好应了蕃村的雪梨么,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数,蕃村人就是擅长种梨、熬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