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百年的绝活如何带动大山乡亲脱贫致富,网红手艺人现身说法

苗族喜银,“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自明清以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的麻料村,这个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村寨,便以“银饰锻造”小有名气。曾经,走进村寨便能听见叮叮咣咣的打银声,那是这个“银匠村”里最动听的交响乐。但手工银饰锻造受到机械化生产的冲击,赚不到钱,银匠村里没了银匠。

现在,通过抖音短视频,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个苗家村寨和他们的银饰文化,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每个月几万的订单,让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1997年,这个村子第一次通了电。2019年,麻料村的打银匠走出大山,站在抖音创作者大会的舞台,银匠潘仕学分享了抖音给这个苗家村寨带来的变化和希望。

以下是他的演讲视频和发言全文:

大家好,我叫潘仕学,是个地道的苗族人。现在,在我们那,人们还叫我“抖音网红银匠”。这个称号我还不太习惯,就像现在站在这里分享我的故事一样,兴奋、紧张又不知所措。
有很多粉丝看我的抖音昵称后问我,麻料村是生产火锅底料的村子吗?我说,我们村里人喜欢吃火锅倒是真的。
其实麻料村是贵州雷山县的银匠村,我家里往上推的好几辈都是做银匠的,从小就看着我的爷爷和父亲一起打银子。在贵州黔东南有非常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我的家乡雷山,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被保护得非常好,94%以上都是少数民族。但也正是这样相对闭塞的环境,让我们的苗族文化和美丽的银饰很难走出山里。我和很多留在村里的同辈都一筹莫展。
今年4月份,我开始接触抖音,没想到,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得到了许多来自抖音的朋友支持和帮助。很感谢抖音给了我一个走出去的平台。现在我的抖音上,已经有6万粉丝,通过抖音不仅将雷山苗族银饰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还通过内容传播提升了银饰产品的销售量,让非遗银饰有了新生命。
以前做视频我完全没有经验,靠一些最基本的拍摄作品,简单剪辑后就上传了。今年4月份开始,“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在雷山开展扶贫工作,通过对新媒体使用、内容创作和运营等方面培训,让我对抖音短视频的拍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很多有经验的抖音创作者,到我生活工作的地方“麻料村”,分享经验、指导拍摄。
以前拍视频的时候我不爱出镜,但从那以后,我开始出镜,并加上了解说,完整地呈现一件银饰产品的制作过程。
再后来,“山里DOU是好风光”的老师又进一步对我做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我找到了新的内容定位。我的视频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有温度。通过这些视频,我想让大家认识到,我所做的不仅是精美的银饰作品,这背后是艺术和文化的传承。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变成了讲故事的银匠。
抖音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的手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我们的苗族银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评论、私信问我,怎样才能购买我的银饰作品。经过一番努力,我在抖音上开通了店铺。
可能大多数人很难体会,当那么多的鼓励、支持和赞美出现在我面前,那么多的订单涌来,我的感觉。那一刻我觉得以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到现在,抖音为我带来了近4万元的订单。
像我们这样做手艺的,可以从以前的“实力派”,变成了现在每条视频浏览量过万的“偶像派”,是我从来不敢想的。
还有一些更深层面的影响,随着抖音的订单越来越多,我发动了身边的一些人,跟我一起打银饰。年轻人不用再出去外面打工,而是可以返乡创业,投入这个手工制作行业。
我收了两个徒弟,都是我们村的贫困户。我希望以少带多,让徒弟们学习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带来收益,解决生计问题。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银饰制作体验活动,来到贵州雷山旅游的游客,可以到我们麻料村体验银饰制作,亲手做属于自己的银饰品。游客还可以在麻料村,体验我们苗族的特色美食和人文风俗。
总有人好奇,非遗自身都难保,如何能带动别人脱贫呢?现在我好像慢慢找到了一种可能性。雷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我作为麻料村的脱贫攻坚带头人,带领大家脱贫也一直都挂在心头上。当抖音和扶贫的相关项目能结合起来,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我当然知道,扶贫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抖音这个平台给我和家乡带来了希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身边就有一些显著的变化,我也希望自己能坚持做下去,让更多人一起,拓宽扶贫新思路。
从学习使用抖音到现在的几个月,对我个人的处境而言,可谓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是整天敲敲打打,一个人在艰难守艺;现在在抖音上敲敲打打,让银饰技艺传承得掷地有声。
感谢“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落地雷山县,不仅对我们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拉动巨大,更主要的是这个项目,让我们当地人学会了,如何通过持续内容生产,实现长效的带动力。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感谢大家能够给我表达的机会,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贵州、来我们麻料村做客,谢谢各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