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3:同音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同音联是指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叠韵指同一韵母的字联排列组合在上下联里,相对成趣。试看如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书翰林书

(上联唐伯虎出,下联李调元对)

焦山洞里住椒山

扬子江头渡杨子

(明代杨继盛题镇江焦山联)

移椅倚桐同赏月

点燈登阁各攻书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天上星,地里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晏,物类相同。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露落鹭惊,路难惊。

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鹦鹉洲,洲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鹰立树梢,月照影斜鹰不斜。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和尚过河,手扯荷花何处插;

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尼姑宜沽;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和尚何上?

白云峰,峰上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青丝路,路边鹭,露打鹭飞路未飞。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0)

相关推荐

  • 李逸轩:绮怀

    李逸轩:绮怀 李逸轩者,姑苏人也.喜读诗三百,多登路几千.学植不易,幸遇诸师点检,始入正途.然自习之艰,惟有己知.今予整理辛丑年律诗,时值春夏相交. 昆山雅集分生韵 娄江惠泽阅浮生,作轴昆冈路一横.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6:叠字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叠字联:就是在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瑶台中秋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2:多音联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久远的文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汉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表音,又表意.而汉字中的多音字又是其他文字中所没有的,多音字的存在,固然给初学者增加了一定的学习难度,但是,同时它又给汉字增添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4:歇后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用人们熟悉.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联. 歇后联是我国对联中的-种,它吸收了歇后语的特点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5:谜语联

    谜语联是将谜语用对联的形式来表达,对联是谜面,隐含谜语. 谜语联一般具有双重含义: 1.是楹联表面表示的比较明确的含义: 2.是其深层之义,是在联语背后所隐寓的含义. 谜语联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10:名胜联

    名胜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名胜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9:隐字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隐字联是在对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省略掉(隐去),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另一种则类似谜语,对联是谜面,所隐的字是谜底. 隐字联亦称缺如联.藏字联.它含而不露,曲径通幽,寓意隽永,其中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08:复字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复字联:即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且看下面一组: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烟水亭,吸水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11:顶针联

    顶针联,亦称联珠对.联锦对.连连对,是指对联的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按顶针单位分,顶针联可分为字顶针.词顶针等,按联中的顶针位置,可分为句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12:拆字联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且看下面: 01.名联欣赏 品泉茶,三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