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3J【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
【2018-13】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
2018.05.26发行 全套4枚 发行量1127.82万套
(4-1)J 1.20元 李时珍 (1133.82万枚)
(4-2)J 1.20元 《本草纲目》(1134.06万枚)
(4-3)J 1.20元 宋应星 (1133.82万枚)
(4-4)J 1.20元 《天工开物》(1127.82万枚)
邮票规格:33×44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规格:162×172毫米(4版) 版别:胶印
整张枚数:12枚(4×3) 责任编辑:刘畅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李晨 印制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23岁开始随父行医,曾供职太医院,行医数十载,当时已很有名望。为修正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的错误,李时珍历时27年,到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编撰完成了长达52卷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0类,共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应星(1587-?),江西奉新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全书分为上中下3编,18卷,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技术。
李时珍和宋应星都是唯物论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以实践为基础,积累科学研究经验,对当时僵化、教条的学术体制的反叛,以及对自然规律和科学实践的尊重,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系列邮票,更加全面地展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对于新时代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5月26日,为颂扬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创造的历史业绩,彰显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全套4枚。
(4-1)为“李时珍”。描绘了李时珍在野外采药的场景,画面上李时珍肩上斜背着斗笠,左手拿着刚刚采到的草药,右手执采药铲,半坐在山坡上,目光专注,正在观察草药的形貌。表现了李时珍实事求是,不畏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2)为“《本草纲目》”。描绘了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场景,摆放在书案上的《本草纲目》,一盏油灯、一只茶盏,表现出李时珍潜心著书的辛劳,背景采用了“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序言部分和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三七、朱砂根、千年艾、绿毛龟。
(4-3)为“宋应星”。画面描绘了宋应星在花机旁手拿梭子与织工研究纺织工艺的场景。表现了宋应星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不断进取的精神。
(4-4)为“《天工开物》”。画面前景展示了《天工开物》明代初刻本(即涂本)中的两幅插图:双作用活塞式风箱和水碓,背景采用了明代初刻本《天工开物》的上卷首页图及铸造冶炼—活塞式风箱中的器具和生产场景。
本套邮票以素描绘画手法表现了两位古代科学家及两部科学著作的形象。整个设计人物表情、动作细腻逼真、栩栩如生。邮票采用了微缩文字,第一图为“李时珍”拼音首个字母“LSZ”;第二图为“本草纲目”拼音首个字母“BCGM”;第三图为“宋应星”拼音首个字母“SYX”;第四图为“天工开物”拼音首个字母“TGKW”。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