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德经》的“帝王之术”,“圣人之学”

东方既白 著

熟悉《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无为而治”,然而多数人则肤浅地把“无为”当成了“不为”,进而消极遁世,无所事事,其实这严重误解甚至是曲解了老子《道德经》的本意。事实上,《道德经》所言都是在叙述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包括一切万有、生命是怎么来的,宇宙的运转法则是什么。《道德经》所言,完全合乎科学、心理学,而且又超越科学、心理学。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信仰,也不是仅仅只关注于个人的思想和哲学观,《道德经》而是地球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最高智慧结晶。

兵法谋略,橄榄模型图

因此老子建议大家,尤其是能够关乎到大多数人命运的帝王和圣人,应该在万物“太上,不知有之”的阶段,即“无”的阶段就去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其推崇备至的“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嘛。其实这和兵法中推崇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上医治未病”的至高追求和境界是一致的,当然如果层次修为不够,技术造诣不深,“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也不是不可以,甚至攻城略地,建功立业者更能加官进爵、功成名就,手起刀落,药到病除者更能救死扶伤、名利双收。然而站在“道生万物,混沌无极”的终极维度上看,“无为而治”模式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医治未病”,就比“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其下攻城”、“下医治未病”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道生万物,生生不息”的终极智慧,但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老子是不会强求所有人都理解和推行“无为而治”的终极智慧的,因此才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什么意思呢?只要“上士闻道”,能“勤而行之”就哈哈大笑、心满意足了,谁是“上士”呢?统领百官的帝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然也包括现在所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的“状元”。

闻道行道,橄榄模型图

比如当代人的备孕怀孕的事情,就是“无为而治”最浅显易懂的案例。例如,在讲究优生优育少生优生的生育政策指导下,大家在准备怀孕之前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就是开始“有所为有所不为”了。比如要锻炼身体,要正常作息,要吃叶酸调理身体,不要吸烟酗酒,不要劳累过度,透支身体,不要吃喝副作用大的事物和药品等等,目的就是要尽量保证在怀孕的时候能有一个最佳的身体状况,以最好的种子和土壤环境来孕育新生命,然而具体什么时间能怀上?男孩女孩?在哪里?我们都不得而知,因此,这个“辛勤而快乐的劳作”时刻,对于即将怀上的新生儿来说,就是“无”的阶段,备孕夫妇此阶段的所作所为,就是“无为而治”的行为,都会对将来孩子的体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达到《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上医治未病”的理想效果。当然,由于备孕夫妇本身体质的千差万别,生出的孩子也不见得都完美无缺,但最起码经此“无为”,能在原来的不甚理想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为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然而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现实情况也一样存在,因为有的人就会按照医嘱要求“勤而行之”,有的人“若存若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有甚者听了备孕医生的指导意见后,嗤之以鼻、大笑之,在备孕的阶段仍旧我行我素,花天酒地,这都是自己的造化,更是将来孩子成长过程中避无可避的造化。倘若备孕夫妇的体质精壮,品种优良,将来孩子的体质倒也不会出现大的缺陷,但若备孕夫妇的体质本来就良莠不齐,将来孩子的体质可能也会雪上加霜,但这都属于至高境界的“无为而治”,属于“太上,不知有之”的终极智慧,一般人谁又能分清对孩子将来的影响有多大呢。但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大家都能分清状况的,就是有的人辛辛苦苦备孕了一年两年也没怀上,甚至于一直都怀不上的,那这个“无为”对新生儿来说,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根本就没有经历“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过程。

中医造诣,橄榄模型图

因此,说《道德经》讲“帝王之术”,“圣人之学”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从充分论据的,比如,通篇《道德经》八十一章,共五千余言,光讲到“圣人”的章节就占了二十五章,讲“圣人”行为规范的地方就占了31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七章  天长地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枉则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是以圣人犹难之。……。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所以,我们学习《道德经》,不但不必隐居避世,反而要比一般人更深刻体认人间的一切状况,包括人性的本然、人心的复杂、人际互动的利害关系、人类社会的大势所趋,等等。庄子说“顺其自然”的最佳模式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意即:有所感而后有所响应,有所迫而后有所行动,不得已而后有所兴起。以这种态度处世,表面看来有些消极与被动,但天下之事并非你积极或主动就能成功的。中国古代的兵法谋略和武术造诣中不是还讲究“后发制人”的智慧嘛。如果一切积极与主动的作为未能“顺其自然”,未能“顺势而为”,结果可能又变成了胆大妄为,胡作非为。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站在《易经》的角度看,《道德经》主要讲了三件事,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