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世界顶尖的日本技术创新为何会沦落到二流水平?

董事长在线12/07刊发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戸堂康之教授的文章,分析曾经能登顶世界日本的技术创新为何沦落到韩国一般的水平。指出,日本经济为何停滞不前?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的内向性,国际联合研究太少,国外来的知识流动不足。

脆弱的联系孕育创新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根据他在20世纪70年代对商界人士的调查,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这项研究中,他发现人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不是从家人和亲朋好友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而是从他们认识的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他们的熟人圈子很薄,只是偶尔见面。这是因为,家人和亲密的朋友经常会分享相同来源的信息,而远方的熟人却有他们不知道的新信息。

格拉诺维特的成果使他提出了'弱联系的强项'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仅对社会学,而且对整个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论文是社会科学领域被其他论文中引用最多的一篇。此外,他的观点还被解读为'利用薄弱环节进行创新',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企业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陌生人'有联系的人会得到更高工资

另一项著名的研究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罗纳德-伯特的研究。他的研究表明,那些不仅与一个群体有联系,而且与多个群体有联系的人,可以说在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当这样的造桥者接触到各种信息时,他们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公司内部有好几个派系,而每个派系内部,其成员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每一个派系都不是完全孤立,也有人在派系之间架起桥梁。伯特用这些数据来量化每个员工的联系(关系)的多样性。他所说的多元关系,是指有些人与各种人有联系,而这些人又与更多的人有联系。得到的结论是,人脉比较广的人,往往工资比较高。

增加不在同一县的业务伙伴就能增加销售额

在日本的供应链中,也有同样的发现。在日本,东京商工研究会、帝国资料库信用机构在研究自己的公司的同时,也在研究客户。由于他们定期对日本全国100多万家企业进行调查,数据让我们对日本的供应链能有了一个鸟瞰式的了解。

我还与兵库大学的井上宽康和悉尼大学的Petr Matoush一起,利用这些数据研究探讨,究竟是什么供应链环节推动了企业的销售增长。我们发现,当企业与同县企业业务量多的时候,每个员工的销售额不一定会增加,但是,当企业与县外企业业务量多的时候,每个员工的销售额就确实会出现增加的情况。

为什么与县外企业做生意能提高企业业绩?就像外国企业的信息和技术对日本企业来说是陌生的一样,区域外的企业,即使是国内的企业,也有对其不熟悉的信息和技术。

这一点还可以用专利的数据来证明。首先,对每项专利根据其相关的技术类型进行分类。如果我们根据这些信息来观察各都道府县的专利授权技术领域,就会发现各都道府县所擅长的技术领域差别很大。

日本和韩国的国际联合研究的比例极低

除了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研究的全球化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这是我和井上等人做的研究。同样,这里使用的是专利信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机构(企业、大学等)共同提出申请时,称为共同申请,这被认为是联合研究的结果,这些信息被用来分析国际联合研究对创新的影响。

在全世界范围内,个人或公司之间在一个以上国家进行国际合作而产生的联合研究专利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世界联合研究专利的比例从1991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34%左右。

2010年,美国、中国、德国、法国的比例都超过了50%,说明欧、美、中三国正在积极开展国际联合研究。但是,在日本和韩国,国际联合研究的比例都很低,两国都只是略高于10%。

这一趋势在一张联合研究的网络图中得到了清晰的说明。图3显示了使用全球专利数据的联合研究网络。每个小点代表一个公司,连接公司的线条代表合作研究关系。

国名下面三个,从左到右,德国,法国,美国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日韩企业主要是在本国内部进行联合研究,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不多。另一方面,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他们积极与对方进行联合研究。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创新和技术革新能力一直在下降。

日本专利质量'在2003年达到顶峰。

然而,创新能力不能简单地用专利数量来衡量。仅仅是数量,并没有考虑到质量。专利引用的数量,通常被用来衡量专利的质量。如果一项专利被大量引用,可以说是一项高质量的发明,因为它是许多其他专利(发明)的来源。

图4显示了按国家分列的每项专利的平均引用次数。每项专利的平均被引次数都进行了成为一的标准化,也就是说,专利的历史越久,被引次数越多,被引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这种标准化是为了进行国家间的比较。

由此可见,日本的专利质量在2003年之前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最高峰时接近美国,美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那之后日本的专利质量一直在下降,即创新能力到2010年与德国、韩国持平。

文部科学文化体育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科技指数2020',对经常被较快引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截至最近一段时间的国际比较。报告显示,从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来看,日本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但是,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被中国、法国和加拿大超越,降至第7位,2016年至2018年期间降至第11位。

国际联合研究提高专利质量是国内联合研究的3倍。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国际合作研究少,来自国外的知识流动不足。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国际联合研究,企业的专利质量平均提高了36%。相比之下,国内的联合研究只提高了13%的质量。国际联合研究比国内联合研究的效果要大得多。

图5显示了按国家分列的结果。在日本,国际合作研究的效果低于其他国家。首先,日本的国际联合研究不多,即使有,也没有从国外的研究伙伴那里学到足够的东西。因此,日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我国国际联合研究的效果非常显著,可见我国通过积极的国际联合研究,贪婪地吸收知识。例如,中国IT巨头华为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如5G,实现了超高速、超大容量通信。华为通过积极与沃达丰等全球IT企业、日本显示器等供应商、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进行联合研究,获得了前沿技术。

应加强我们的'开放创新'工作

利用伯特开发的上述指数还能发现,拥有多样化的合作研究伙伴,服务于连接各个公司的那些公司,更容易拥有更多的专利引用。换句话说,拥有多样化联合研究网络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与外国企业的网络多样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远远大于与国内企业的网络多样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本缺乏与外国公司的这种多样化的网络。

联合研究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开放创新'的理念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亨利-切斯布劳提出的开放式创新,并不是自力更生,而是通过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的广泛合作,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

随着技术越来越复杂,单一公司很难覆盖广泛的技术领域。这也是近年来开放创新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例如,在汽车行业,在自动驾驶广泛应用的预期下,不仅要有开发发动机和车体的知识,还要有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自动驾驶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这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丰田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大学建立了合作研究中心,而IHI则在硅谷建立了基地,与初创企业合作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用于卸载任务。

然而,切斯布劳调查了在硅谷有实验室的日本企业,在这些案例中,他都敲诈说:'你可以在硅谷的实验室里找到行业领先的技术,但是,如果你把它带回日本,它就死定了。即使日本企业与'外人'建立了联系,也因为不能容忍多样性而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知识。

因此,日本企业要扩大跨国合作,特别是与外国企业和大学的合作,要有能力接受陌生人的知识,并将其与创新联系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