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为本草著作。明末清初新安医药学家、编辑出版家汪昂(1615年-1696年以后)编著,初刊于1683年,载药402味;1694年增订补药至479味,与其另一部方药著作《医方集解》合刊。计30多万字。本书卷前篇首为药性总义,介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七情畏恶、药物炮制、真伪鉴别等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自然属性分为8部,增订本计有草部192味,木部83味,果部31味,谷菜部40味,金石水土部58味,禽兽部25味,鳞介鱼虫部41味,人部9味,加上附注药物,共载药530味左右。每味药分正文(大字)和注文(双行小字)行文,正文是主要条文,一般按药名、功效、性味、归经、主治、配伍、适应证、禁忌证、产地、形态、优劣鉴别、加工炮制、释名、七情畏恶等依次介绍,间附古方,其中功用主治、性味归经及品质形态、加工炮制等为必备项。注文引申解释正文,多联系实际,医药合参,药证并解,“释药而兼释病”,药性病情互相阐发,往往还引述医疗案例与人文轶事加以佐证。引文多引自《本草纲目》、《本草经疏》及金元各家学说之精义,大多注明出处,作者自己的见解皆注明“昂按”。其按语中记载和论述了不少当时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独到的创新见解,如“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之论,从“闭目上瞪而思索之”的思辨出发,“昂思”而思出“凝神于脑之意”来;首次以“体温而用凉”之论,解释说明“本草所云冰片性寒之义”;提出“暑必兼湿”说,为叶天士以后的暑病治疗制定了基本原则,启悟后生、嘉惠后学良多。
《本草备要》乃“特裒集诸家本草,由博返约”撰成。所谓“备要”,一是载药规模适度,选药适当,四五百味药至今绝大多数仍为常用药,与现行历版高校教材《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比较所载中药基本一致;二是文字简明扼要,多结合临床从大量文献中提取出理论与应用价值最大的部分,包罗万象而不失精要,类列纷呈而又不失简约;三是字笺句释,“各为杼轴,煅炼成章”,正文尤其便于诵读,任选一药,均朗朗上口。该书还创新发明编撰体例,首立功效专项并“冠于诸药之首”,“先言功效、后列主治”,以功效统摄主治,提纲挚领,便于学习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以功效为主论药释方的编写方式,确立了功效在方药学中的核心地位,为后世所尊奉效法,开创了近现代中药学、方剂学编写体例之先河。《本草备要》自首刊以来一版再版,是清代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著作。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亦根据该书考订删补而成。1729年东传至日本、琉球。迄今先后有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100余版,“风行远近”,流传300多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仍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参考教材,在我国台湾中医师资格考试中被列为检考、特考科目。除《本草备要》外,作者还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医药方书10多种,各书之间行文一致,知识连贯。如《医方集解》分类上也“一以功效为重心”,也不厌其烦地提到“暑湿”相兼之论,还明确提出中风病位在“神明之府”(即大脑),与“人之记性皆在脑中”观点相通应,读者宜汇而观之,互补互参。
《医学心悟》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医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新安医学家程国彭(1662年-1735年)著,初刊1732年。所谓“心悟”,乃作者沉潜医学、沉心玩索所得。书分5卷,约10余万字,卷一载医中百误歌、经腑论、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医门八法等文40余则,提示八纲辨证、八法施治的理论、法则及其临床运用;卷二论伤寒,辨析《伤寒论》六经理论和证治;卷三阐述内科病,卷四除分述眼、耳、咽喉等病症外,还附载了外科证治;卷五为妇科,分述经带胎产及其病证的辨证论治。各科病证先述病原、症状,次述诊断和治法,并附作者自拟经验方。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统之,论病之方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医门八法”属之。一法之中八法备矣,八法之中百法备矣,使中医治法更加趋于完备与系统。书中还发明火热之论,分火热为“内出子火、外至贼火”两大类,确立了“贼至驱不可留”、“子逆养不可害”的治疗大法。其所载诸多验方切于实用,后世医家陆以湉《冷庐医话》等多有验案运用的记载,诸如止嗽散、贝母瓜蒌散、启膈散、治痢散、消瘰丸、蠲痹汤、月华丸、白夏白术天麻汤、萆薢分清饮、柴葛解肌汤等,300多年来历试不爽。
书末附《外科十法》一卷,论述痈、疽、疥癣、瘰疠等证的诊治。《外科十法》继承了前人内治疮疡消、托、补三大法和以针刀砭石切开排脓之法,而约以内消法、艾灸法、神火照法、刀针砭石法、围药法、开口除脓法、收口法、总论服药法、详论五善七恶救援法、将息法之“外科十法”。其中外用“围药法”颇具特色,所阐述的三导敷围法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医学心悟》语言洗练,分类清楚,论述简要,用以入门,不失法度,用于临床,多有实效。自初刊后代有刊刻,版本甚多,成为中医入门者的必读之书,现代被中医高等院校编入教材,影响深远。
《不居集》为虚劳专著。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新安医学家吴澄著,成书于1739年,刊行于1836年。书名“不居”,一语双关,一则因于虚劳病因颇多,变动不居,非单居于寒、居于热、居于补、居于散者所能应付,而取《易经》“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意;二则强调不居一家之说,不执一家之偏,“随机活用,因证施治”。全书50卷,约56万字。上集30卷论治内损,以真阳真阴立论。卷首先叙述虚劳病的统治大法,继则引述诸家治虚损法,自秦越人起,张仲景行阴固阳、葛可久立十方治阴虚脉数、刘河间创“感寒则损阳,感热则损阴,尽上下传变”之说、李东垣温补脾胃之主张、朱丹溪滋阴降火之治、薛立斋补阴中之阳以引火归元、张景岳补真阴真阳以及水丘道人开关把胃治虚损之说,可谓全面而详备。下集20卷论治外感虚损,皆从六淫外邪补入,由浅入深,补前贤之未逮。每一病证门的编写体例,首为经旨,次脉法,次病机,次治法,次方药,次治案,各门中大多有论、有注,有新增、有补遗,有新方、有治法,辨治内外虚损的方法极为详明。凡前贤之论及作者自家经验均各有注明,逐条辨疏发明,不相混杂,以便参悟“变动不居”之机要。书中以“嗽、热、痰、血”为虚损病中的四大证,论述尤详。其中发热一证,因其头绪纷繁,故采用爻象比拟;咳嗽一证,则以纲目分治,以外感、内伤、虚中类邪为三纲,而以寒、热、虚、实,五脏、六腑及其他各种咳嗽为目;痰证则分肺虚、脾虚、肾虚之不同,而立治痰三法以统之;血证论治更详,除撰述血证专书外,又立气虚、气陷、气迸、气滞、实火、虚火、外寒、内寒等八法,以扼其要。《不居集》是一部内容丰富、不可多得的治虚损专著,书中创说外感致虚论,指出前贤诸家多论及内伤虚损而少及外感之后之虚损,认为虚损非仅有内伤一因,外感若缠绵日久,则渐及内伤,可变成外损。外损之证,有因“从表而入”者,有因“从口鼻而入”者,有因“从皮毛而入”者,有因个人禀赋不同者,有因医家学术不精而误判误治者。其下集即以10卷之篇幅,专论“外损”之理法方药,系统地提出“外损”之说、发明外损治法,而与诸家九法一并成为“虚损十法”。在“外损”的鉴别诊断和辨证方面,提出“外损”之证须与外感和内伤等类似之证加以区别。在治法上,认为“外损”之证为邪未尽而虚劳已成,在此虚实夹杂之时,需分清邪正孰多孰少。若内伤重而外感轻者,则宜用补托之法;若内伤轻而外感重者,则宜用解托之法,并据此创立了13首治“外损”方剂。书中还指出,虚损之证往往最易表现为脾胃后天虚损之象,主张健脾胃为治疗虚损之第一步,而脾虚当分阴阳,理脾阴又是健脾胃之重中之重,率先提出“虚损健脾勿忘脾阴”的观点,倡言理脾阴,用药力避寒凉,详述芳香甘平之则,自制中和理阴汤、补脾阴正方、资成汤、理脾益营汤等9个效方,以芬香甘平之品培补中宫,润燥合一,而不燥其津液。此与李东垣脾胃学说相得益彰,而实补其未备,也与叶天士益胃法有互补之治用。全书辑《黄帝内经》、《难经》及历代有关虚损证治论述之精义,博采前贤治虚损之法,又结合作者的临证心得,创外感致虚之说,总结阐述内损之理,发明解托、补托二法,翼羽李东垣内伤学说,并全面阐述了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完善了虚损证治理论,可谓集虚劳病之大成而又自成一家之言,对后世治疗脾胃病乃至一切虚损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医宗金鉴》是医学丛书。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新安医学家吴谦(约1690年-1760年?)等奉敕领衔编修,书名由乾隆皇帝御制,1742年以武英殿聚珍本与尊经阁刻本印行,1749年被钦定为太医院教科书。全书分90卷15门,约160万字,计《订正伤寒论注》17卷,《订正金匮要略》8卷,《删补名医方论》8卷,《四诊心法要诀》1卷,《运气要诀》1卷,《伤寒心法要诀》3卷,《杂病心法要诀》5卷,《妇科心法要诀》6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6卷,《痘疹心法要旨》4卷,《种痘心法要诀》1卷,《眼科心法要诀》2卷,《针灸心法要诀》8卷,《正骨心法要诀》4卷,《外科心法要诀》16卷。编写体例上,以病统证、以证统方、以方统药,每病证分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方药等项。每病每方先列歌诀,后加注释,图、说、方、论俱备,条理分明。其中《订正伤寒论注》17卷、《订正金匮要略》8卷系吴谦亲自编注,他以《伤寒论条辨》为蓝本,采自新安医家方有执、程应旄、郑重光、程林等20余家之论,逐条注释,订正讹误,撰成后曾先于颁行,并置于丛书之首。丛书对正骨科的整理提高也十分明显,将宫廷上驷院绰班(正骨)处与太医院正骨科的丰富经验融为一体,其《正骨心法》4卷分类详尽,重视正骨手法和损伤内证,强调复位固定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正骨适应证、手法、禁忌证和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以及牵引固定、外敷内服药物的处方和临床应用。各部位损伤和分部位治疗阐述明晰,损伤内证的诊治方法详细,使历代相传的正骨理论更加系统完善,技术得到提高。其他各科也多有发明,如内科提出“痹虚”概念和痹病虚实分类,膨胀施治提出了攻补兼施治则;外科辨痈疽之肿、痛、脓、痒、晕,述痈肿之阴证、阳证、半阴半阳证、五善、七恶、顺证、逆证均十分详细,提出了“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的论断,治疗上重视灸法,并创用五味消毒饮、内疏黄连汤、双解通圣散、连理汤等方。
《医宗金鉴》内容切合临床实用,重视证验,执中不偏,平正通达。除自撰外,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是一部较完善而又简要的综合性中医书,有图、有说、有歌诀,既易于考求又便于诵习。自成书以来一再翻刻重印,至今其版本流传已有50余家,是清代自乾嘉以来200多年习医者必读之书,流传极为广泛,现代被列入中国医学史“十大医学全书”之一。
《重楼玉钥》是一部喉科专著。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新安医学家郑梅涧(1727年-1787年)编著,系以家传黄明生喉科授徒秘本《喉口三十六证》为基础,参以父辈和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成书于1768年前,后经其子郑枢扶、郑既均多次批注、增订和续编,刊行于1838年。书名《重楼玉钥》,乃源自道教《黄庭经》谓咽喉为“十二重楼”的记述,而咽喉危急重症犹如重楼之门被锁闭,“玉钥”喻为开启锁闭“十二重楼”的玉钥匙。全书凡2卷,近4万字。上卷17篇,阐述喉科基础理论、辨证施治方法。首列“咽喉说”等8篇,为咽喉病总论,分别阐述咽喉的解剖部位、生理、病理、病因、诊断、证治和预后;阐述危急重症、不治之症,喉科疾病的病名、病位、症状和治疗用药。后列喉科36种喉风名称、发病部位、症状衍变、施治用药。将咽喉、口齿、唇舌各症均以“风”命名,包括牙疳、喉间发白(白喉)等症,治以生地黄为君药的紫正地黄汤减味方;收载内服药24方,咽喉局部吹药28方,熏、含化、外敷药6方。下卷39篇为“风针诀”,专论喉症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的手法、要领、补泻秘诀、禁忌等针灸诸则;治喉病常用的十四经经穴和73个腧穴的部位、取穴、进针、出针等针刺操作方法及功用和主治等。卷末附“梅涧论症”二则。
《重楼玉钥》最早记载了烈性传染病白喉在我国的流行,对白喉诊治及其宜忌尤详,创白喉“热邪伏少阴,盗其母气”的病因病机学说,确立了“养阴清肺,辛凉而散治疗白喉”、“气血并治,拦定风热,治疗急性热病”、“内服外治,洗敷吹噙,刀针灸熏,相辅并用”等治则治法。其中郑枢扶《续重楼玉钥》创制养阴清肺汤(约在1795年),提高了白喉的治愈率。书中还提出了针灸治疗咽喉口齿唇舌疾病的“开风路针”、“破皮针”和“气针”三针学说,提出当外感热病属风阻咽喉、汤水不进时,治疗的顺序依次为“吹药→针→放血→内服”;认为经络为“气”循行的通道,风邪壅阻经络之路,需用“开风路针”疏通风邪壅阻经络之路。《重楼玉钥》是我国清代重要的喉科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喉科针灸专著,比西医史上最早的白喉资料早32年,比国内第一部白喉专书《时疫白喉捷要》早75年。书中所创立的白喉治疗基本法则、有效方药和喉疾针法,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
《医述》是医学丛书。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新安医学家程文囿(约1767年-1828年?)著,成书于1826年,始刻于1830年,刊于1833年。作者每每于诊暇披阅医籍,随手记录,而积34年之心力,将平素摘录医书的札记分类汇编,删繁就简,去芜存菁,附以出处,不加任何按语,编为《医述》,取“述而不作”之义也。书中共采辑古今医书320余籍,经史子集40余种,辑先圣经义650余条,前哲名论5 000余款,选辑医案280余则,附方191首。全书16卷,65万余字,分为《医学溯源》2卷,《伤寒提钩》、《伤寒析疑》各1卷,《杂证汇参》8卷,《女科原旨》、《幼科汇要》、《痘科精华》、《方药备考》各1卷,共分130门、570类。各论提纲扼要,郑重详实,条理清晰,尚实用而少空谈,使后学有道可循。
该书引录资料较多,上采《素问》、《灵枢》之“经义”,下逮汉、唐、宋、明诸名家之“哲言”,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或节录数行,或采摘数语,或摭拾数字”,“所辑群言,只期切要”,尤其是所辑近代诸书,“或议论纯粹,或治法精良,或譬喻明切,或辨驳条畅。稍涉肤庸,概从割爱。”其文字节略处与原作相比较,义达真存,使人心折。且书中虽多采自已刊之书,然亦广收新安杏林未刊之本,众多事后佚失之著录,赖此书得以流传,其功甚伟,实为新安医学之宝筏。《医述》取精用宏,“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开系统节录诸家医论之先河,其节取之精向为医家所重,著名医史专家耿鉴庭先生赞其“取舍甚精,由博返约,手此一篇可无余蕴矣”,是一部切于实用而又颇具文献价值的参考书,现代被列入中国医学史“十大医学全书”之一。
“十大新安医著”分属医学丛书、医经整理、综合临床、专论、医案、本草、方论等各医籍门类,涉及面广,理论学术和编撰风格各具特色,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新安医学有800余部医著,在经典校注、理论临床、诊疗养生、本草方药、针灸导引、内外妇儿各科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文虽言“十大新安医著”,却介绍了《名医类案》、《古今医统大全》、《赤水玄珠》、《伤寒论条辨》、《医方考》、《本草备要》、《医学心悟》、《不居集》、《医宗金鉴》、《重楼玉钥》、《医述》11部新安医著。此实乃难以取舍之故也。难以取舍者还有南宋张杲《医说》,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吴崑《素问吴注》,清代汪昂《医方集解》,程玠《松崖医经》,吴楚《医验录》,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汪绂《医林纂要探源》,吴亦鼎《神灸经纶》,胡澍《素问校义》,王少峰《伤寒从新》等,亦有俟于高明者裁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