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的吸烟者超过3亿,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预计到2050年,中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一些吸烟的男性认为,吸烟是一种社交手段、身份标签,甚至认为“不抽烟的男人不是男人”。其实,恰恰相反,吸烟很可能会“毁掉”男人。
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60.6%,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城镇化率提升至70%,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城市居住的人口将达到9.8亿。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到205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加到68%,全球城市人口总量将增加25亿,其中中国将新增2.55亿。
今天,中国不只是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其他特大城市同样人口密度极高,这也意味着,烟草烟雾对邻居和周围人的影响极大。如果不能解决“二手烟”问题,城市难以实现宜居,更不必说诗意栖居。没有谁会忍受在餐馆吃饭、车站候车、影剧院看电影和演出时被二手烟雾包围和毒害。为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人们把建设宜居城市的希望寄托于打造智慧城市上。事实上,打造智慧城市就是建设宜居城市,让在城市化进程中吸纳了大多数人口的城市能更洁净、更便利、更绿色,并因此而宜居。一个没有烟草和烟味的城市至少是宜居城市的标配之一,更是诗意栖居的基本标准。
中国在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于2006年在中国生效。因此,创建无烟城市自然而然进入到下一步——立法和执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天津、克拉玛依等20多个城市制定或修改了地方控烟法规,这些城市也被称为“无烟城市”。即便如此,目前中国也只有10%的公众受到室内全面无烟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全国拟出台的控烟条例规定,对公共场所吸烟者罚款50~500元,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罚款标准,例如,成都拟出台的控烟条例是对违规者最高罚款200元。这样的条款对于吸烟者并无多大触动,即便实施,也只伤及“皮毛”,难以触及“灵魂”。如果禁烟立法不严,执法不到位,法律就失去了威慑力,无烟城市也只是有名无实。
“不抽烟的男人不是男人”?
无烟城市的建立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仅仅是科学素养的缺失,也无法打造无烟城市。一些吸烟的男性认为,吸烟是一种社交手段、身份标签,甚至认为“不抽烟的男人不是男人”。其实,恰恰相反,吸烟很可能会“毁掉”男人。社会认同的男性角色是阳刚、健壮(包括性能力和生育力)、有责任心、能担当。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损害精子,导致精液中精子密度降低、精子运动能力减弱、精子形态异常以及体外受精受孕率降低。此外,烟草还会损伤睾丸;父母吸烟或尼古丁暴露(如电子香烟),均可引发后代抑郁。吸烟还会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尤其是动脉型ED。阴茎勃起是一种神经血管生理现象,在性刺激下,副交感神经通过神经递质一氧化氮激活环磷酸鸟苷(cGMP),促使海绵体舒张,增加阴茎动脉血流,使海绵窦充血,阴茎勃起。如果这一神经通道受到影响,就会引起ED。一氧化氮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以使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降低,香烟烟雾中的超氧阴离子还会直接降解一氧化氮,二者都会导致一氧化氮减少,影响阴茎动脉血管舒张,难以让海绵窦充血,从而导致ED。“不抽烟的男人不是男人”不过是一种认知误区,需要科学传播才能矫正。只有从法律、文化、管理和科学传播上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建设没有烟草烟雾的宜居城市,进而进入诗意栖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不能不说,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