艄翁庙的传说与艄翁庙村的由来
我国古代庙宇很多,但内中供奉的多数是神、佛、圣贤或民族英烈,至于专门为一艄公立庙,那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
在潍城区军埠口乡有一个村庄,明朝末年村中曾修了一座庙,里面供奉的却是一位老艄翁,所以这庙就叫艄翁庙。后来由于此庙香火很盛,远近闻名.连村庄的名字也这样称呼了,就叫“艄翁庙村”。
据民间传说,自立庙以釆,乡民都把老艄翁当做神仙一样尊敬,四季香火不断,可见人们对他的功德多么感激啊,庙中的塑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艄翁鶴发童颜,手握竹筒,就像姜太公下凡一样。此庙清末犹存,艄翁庙的故事流传了数百年,老艄翁济世救人的事迹,深深地教育着这一方的黎民百姓。
据说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加上连年灾荒,瘟疫千里,到处见到饿死、病死的人、真是民不聊生,痛苦难言。有一年,又逢大旱,潍城四乡田地龟裂,河溪干涸,禾苗枯焦,到处家家悲啼,户户断炊,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没办法,乡亲们只好挖草根、啃树皮来苦度时光。不少人离乡背井,携儿拖女去逃荒。
在走投无路的时刻,一天下午,从庄外大路上远远走来一位老人。这老人手拄木棍,背负口袋,步履艰难地走着。进庄后,大家惊疑地问老人要往那里去,老人含悲泪向众人说:我姓李,家住黄河之滨,以撑船渡客为生。不幸上月黄河决口,将一家人冲散,今己家破人亡,小船已失,只好只身逃荒来到这里,望乡亲们收留!
大家一听,原来是一位异乡遇难的艄公,同病相怜,大家安慰老人不要悲伤,并说:“我们这里闹旱灾,庄稼都干死了,就是下雨再种也晚了,要不,咱们一块到外地去找条生路吧!”老人叹口气说:“这年头,往哪里去都是一样。我走过几百里地,全是灾荒严重,无法安身,今天来到贵地,不想再走了,咱们就在这里一块想想办法吧!”
大家一听,只好将老人安置在村头刘老汉的闲屋中暂住。这刘老汉三世单传,向来好善,不幸去年儿子得瘟疫早亡,只剩下他与老伴、儿媳与一个六岁的小孙子,小孙子的乳名叫小宝,见新来老翁,便跑上前去叫“爷爷”,喜得老艄翁合不上嘴。
第二天,大家都来看老艄翁。老人对众人道谢后,谈了些家常。特别谈到了黄河两岸人民荒年晚种荞麦度荒的习惯。原来潍县一带从没种过荞麦,也不知荞麦是什么样。他从口袋里抓出了一把荞麦种子给大家看,大家喜出望外,看着那三棱卵圆形的籽实,简直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
老艄翁说:“我远道而来,没什么好东西可赠,就将这点心意送给乡亲们吧!这是一年生的作物,希望大家赶快想办法种上,以便渡过荒年。”众人如获至宝,连连感谢老人。大家想,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来此异人,莫非是神仙下凡来搭救我们吗?大家分到种子后,都暗祝上苍,希望赶快下一场透地雨。
说也奇怪,第三天下午,天上忽然乌云密布,闪电雷鸣,转眼间下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有诗为证:“漠漠乌云聚,蒙蒙黑雾生。北风呼呼来,雷鸣万物惊。好雨从天降,甘露救众生。檐前垂瀑布,窗外响叮咚。河道条条满,溪湾处处通。老幼齐欢呼,笑围老艄翁。”
雨过天晴,大家纷纷抢种荞麦。不几天,麦苗怒发,田野一片碧绿。老艄翁带领大家细心管理,按时耘锄,最后荞麦丰收了,全村老少度过了荒年。大家都称赞老艄翁是姜太公下凡,是救命的活神仙。
第二年夏季,雨水较勤,周围变旱为涝。接连又下了几场滂沱大雨,村内村外,沟满壕平,孩子们有了游泳的好去处。有一天中午,小宝跟着大孩子到村外的河边洗澡。刘老汉不放心,与老艄翁一起到村外找孩子,忽听一孩高呼:“快救人啊!河里淹着孩子了!”老艄翁一听,急忙跑向河边,只见河水滔滔,有几个大孩子在水中捞人,但总是捞不着。
老艄翁二话没说,甩掉衣服,一猛子扎到了水中,只见河水打了几个漩涡,不多时,老人踩着水,双手将孩子托了上来。老艄翁的水性确实好,踩水到齐腰,就像脚踏平地一样走上岸来。大家一看,落水的正是小宝,这时孩子已经面色苍白,不省人事,刘老汉一看顿时放声大哭起来,老人三世单传,就这一条命根,怎能不悲痛欲绝!
老艄翁劝住刘老汉,往孩子胸口一摸,幸喜尚有一丝气息。老艄翁与众人将孩子腹中的水控出,在胸口按摩多时,孩子开始苏醒了,刘老汉看见孩子得救了,扑腾跪倒在地,向老艄翁连连磕头,称老艄翁是救命恩人。从此,小宝把“李爷爷”改称为“爷爷”了。
这年秋后,村中忽然瘟疫流行。患病者苦无医药,命在旦夕。李艄翁精通医术,有着不少民间验方。他无偿为病人看病,把许多秘方传给了村民,救活了许多人。外村人得知此消息,也纷纷来求医问药。老艄翁的药,全是从南部山区挖来的中草药,他每天起早贪黑地挖药,那些不被人注意的野生植物,在他的炮制下,能治好大病。从此,乡亲们更加敬重这位乐善好施救人苦难的老人了。
瘟疫过去了。村中父老到他家道谢,艄翁说:“都是自己人,同舟共济是应该的。我有个建议,咱们应该打井修渠,解决天旱缺水的后顾之犹。”众人同声称赞。说干就干,艄翁带领大家开始巡查水源,后来终于在村头找到了一个泉眼,挖开后,泉水清澈甘甜,汩汩外溢。大家修上了水渠,将甘露通到了自己的田里。后来有人称此泉为“海眼”。村内连年有了好收成。
几年后,年景大大好转,老艄翁忽生思乡之念。他打听到家乡生活较前安定,便于八月中秋之前,决意辞别相处数载的乡亲返回故里。众乡亲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在村头与老艄翁挥泪告别。刘老汉与小宝更是恋恋不舍,一直送出三十里路方回。
若干年后,乡民为了纪念李艄翁的功德,由乡中父老议定,众人捐资在村头的“海眼”附近立一小庙,起名就叫“艄翁庙”。老艄翁动人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老艄翁的高尚精神也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但是,人们却没有一个知道老艄翁是黄河沿岸哪一村的人。
材料来源 潍城区民间故事集成 搜集整理 陈天真
关注公众号,欣赏更多老潍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