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兰亭序》三年后,王羲之又玩了一次书法高潮!

但凡是个正常的中国人,不管练不练字,不管懂不懂书法,一定听说过书圣王羲之,一定都知道王羲之有一篇《兰亭集序》。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也是王羲之个人书法艺术的高潮。

然而假如只有一篇兰亭序,绝不足以支撑“书圣”这个光辉的称号。之所以能成为书圣,就因为王羲之在一生中,不管在朝在野,无论喜怒哀乐,只要拿起毛笔,他就能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制造一次又一次高潮!

兰亭序,只是其中一次高潮而已。

那年是永和九年,仅仅三年后,永和十二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迎来了一次高潮。

这就是小楷《黄庭经》。

我们看到的《黄庭经》是拓本,是在宋代摹刻上石的。

据说,这小楷从前是黄素绢本,共100行。绢本早已不是真迹,但到了宋代之后也失踪了。后人能见到的,都是拓本。

我们都知道兰亭序有个群贤毕至、曲水流觞的故事,而《黄庭经》的故事更加有趣,那就是李白诗曾写过的“黄庭换白鹅”。

故事说山阴某道士想得王羲之墨宝,知其爱鹅,便赶了一群鹅利诱,最终用一群家禽换了这卷《黄庭经》。

故事虽然不怎么可信,但是它有意思,我们宁愿相信。

王羲之的“黄庭换白鹅”,和他儿子王子猷的“雪夜访戴”一样,已经成为魏晋风度的标签。此时选择相信,比选择质疑更为合情合理。

世上流传的《黄庭经》虽然只有一部,但我想,王羲之可能写过很多遍。

因为《黄庭经》是天师道经典著作,而王羲之是天师道的忠实信徒,闲来抄 经,必抄《黄庭经》。

有人纳闷为啥东晋不避讳,王羲之的儿子也叫一堆之。

其实这是天师道的特色,信徒们自己名字最后一个字都叫之,除了他们王家的,还有顾恺之、祖冲之,这都是道家的朋友。

但凡前人经典,后人都会一通临摹。

在李世民的追捧下,初唐大家们都临过兰亭序,而这卷《黄庭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也都临了个遍。

学习王羲之书法,一般人都重行草而轻楷书,书圣行草固然佳妙,但看看他的小楷,也许能发现佳妙的源由。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字笔法不太像王羲之,曾有真伪之辩。

其实,一个人最精彩的作品,有时恰恰不“像”他自己——《寒食帖》、《兰亭序》、《祭侄稿》,都属于此类:它们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书法日课

有品,有趣,有用。 做有价值的书法新媒体。
47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