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初步研究 上

人性不过是兽性的延伸,生存是所有生命体的第一需要。上古时代自然环境恶劣,人类以贪欲获取生存物资,以懒欲保存体力减少消耗。没有贪欲,人类就没有储备物资的动力,将难以渡过寒冬和灾荒;没有懒欲,人类会在采集和狩猎时耗光体力,无力保护战利品,而被同类或其他野兽坐收渔利。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为了维系生存,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基本法则,不会因任何外物和观念而有所改变。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形成,再到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不过五六千年,这几千年的文明塑造远不足以对抗几百万年形成的基因,更别提咱们真正解决掉吃饭问题,不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短短几十年而已。

人性的本质就是【贪】和【懒】,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和思考方式都是围绕着【贪】和【懒】来展开,这是千古不易的生存法则,无论何等阶级的人们都必将遵循。

基于生存法则,人类的最终追求往往都是 不劳而获 或者 少劳多获 以及 一劳永逸,最多就是形式变一变而已。

关于贪欲,除了诸如食欲、物欲、情欲、享乐欲 等等易于归类的词汇,求知欲、控制欲、虚荣心,连带着所谓的上进心,都在贪欲之内。可以简单区分成【物欲】和【名欲】。

这里提一下【名欲】:人类进化的几百万年是极其残酷的,弱者会因为拖累族群而被抛弃,强者会因为主导族群而获得大量生存物资——求强上位 是写在基因里的不可更改项。但是这种生存本能,会演化成精神自保手段,见不得人好、渴望压到旁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渴望关注害怕冷落 等等诸如此类。因此,名欲是对于存在感的诉求,具备强大的放射性,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前,都是可以获取的(俗称:装逼),不存在有没有必要,索取过程也无需经过大脑。

战国思想家韩非子观点:人们有的倾向于物欲,有的倾向于名欲,但是更多的是两者都想要。聪明人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会舍弃其一竭力去取另一个,反而显得直率坦然;普通人往往容易陷入徘徊犹豫,最后两者皆失。

GIF

普通人在谋取实利、满足物欲的同时,几乎会本能地去注意:此时的行为是否会伤及他的名欲?大脑会最快速度组织出一套美化逻辑,例如:

1.老板逼迫员工在固定工资下产生更多劳动,可美化为——激发下属的潜能,鼓励其努力上进,用心良苦。

2.婚龄女性要求男方给予更多利益满足其利欲和虚荣心的同时,会信奉女性伟大和女性辛劳付出的系列言论,特别强调即便收了高额彩礼,也不是女方占了便宜。

3.双方利益纠纷时,根据实情判定,假使有一方占了便宜,反而会挖空心思,从无关痛痒的别处来证明自己是有所吃亏的。

4.当代年轻人不愿背负租房压力,变相式地在家啃老,会声称自己亲情所致,不愿远离父母,愿身旁照顾。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得了便宜要卖乖,此乃基本人性。由此也可得知,能够直接、果断地做出舍一取一决断的,并非是秉性憨直,而是绝顶聪明的真小人;真正憨直的人,应该是也如普通人般徘徊犹豫,只是细节上有些畏缩罢了。

人们普遍渴望获得读心术,通过短暂的接触就能知悉对方的内心,但事实上,即便你获得这种超能力,也未必能有此神效。只因人们对自己的谋利行为都要做出的美化,有意寻找符合社会共识、道德共识的外衣,对真实用意避而不谈,往往是先骗过自己,而后才能放手实施。你即便有读心的能力,读到的恐怕和他言辞表述的并无二致;你若指出他的真实用意,更会被扣上污蔑和人身攻击的帽子。

总而言之,贪欲是人类行为的源动力,如同机械与电池的关系。所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实践中更多的是 人之未动,欲望先行。没有吊起人的欲望,你只能推着人前行,比如 老板监督催促员工、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

问:员工为什么不为老板尽心尽力?

答:你给的工资并没有高过市场价,而且数额不变,没有额外奖励无法吊起他的主动性。

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给家长争气?

答:他成绩不好,别人看不起的是你,又不是他。孩子之间比得更多的是 谁漂亮、谁好玩、谁钱多。

贪欲不是某种固定值,愈满足则愈贪婪,并且对于重复的体验会愈发麻木无味,对于体验的下降会反感和抵触。常言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此,人生永无止境的困扰,来源于长期性的不满足。

你即便尽量满足人们的诉求,也只能获得他短暂的努力,并不是长期的,但无可奈何,开支却是长期的。假如之后因为特殊原因降低长期指标,又必然会遭到离心和反抗。这也是大多数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

懒欲就好理解多了,无非就是惰性,拖延症、三分钟热度等等均由此衍生。它存在的意义是遏制贪欲,以防人类被贪欲过度引诱,导致损耗身体的精力、体力甚至健康和寿命。

人对自我的认知过程,总是被名欲所束缚,出于道德观念,人们对懒欲嗤之以鼻。但是真相往往要抛开这些才能看清晰——贪欲和懒欲无非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生存机制而已,用人类自己杜撰的道德系统来评价上帝赋予的能力,未免太过傲慢了。

中国社会的道德观构成主要还是源自于儒家学派,孔子本人的形象除了威武雄伟,臂力过人让后人意外,事实上他还是一个精通人性的老油棍。儒家思想的本质上是把道德这种虚物,塑造成一种实际利益,并引导人们放弃物欲而去追求名欲(参考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不可否认,在生产力欠缺的年代,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是存在相当的积极作用的。

两千年后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果你公然做了违反道德观念的事,就会招来群体批判;一个有权有势有才华的人,如果私生活不加以收敛检点,也会令人诟病。在名欲受损的威慑下,无形中对人们施加了行为约束,减少了治安管理和法制建设成本,同时也弱化了国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这是孔子的遗泽。

道德观念推行,固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过分追崇道德、过度正能量的人,实质上就是名欲膨胀之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妙。他们在物质上对自己苛刻,对身边的人也会苛刻,在道德上有高要求,对身边的人也会有高要求,自然而然会产生精神压迫。

懒欲可以有效克制贪欲,比如

1.B嫉妒A年纪轻轻收入高地位高,你说一句,他在办公室里每天加班到凌晨。就可以有效打消B的嫉妒心。

2.员工要求加工资,老板答复:加薪可以,你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时长,把另一个岗位缺口补上。如果不是经济紧张,他考虑后会选择放弃。

3.客户要求在原来的订单上增加额外需求,你要求他参与进来,比如多寄一份样品,或者提供完整的文稿素材等等,只要能让他本人忙活的,他也会考虑放弃以上提议。

懒欲和贪欲不同点在于,懒欲如影随形、时刻准备着,而贪欲时有时无、甚至潜藏着,需要刺激出来。因此不存在员工永远充满干劲,也不存在孩子天生热爱学习,从生理角度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本质上都是反人类的,人们追求的只是工作或学习后的利益所得,一旦缺乏刺激,就会自然衰退。

我们在学生时代确实会因为求知欲导致对某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但是对所有科目都欲望满满,那显然是扯淡。如果发生了,只有一种可能——维护人设。因为他前期定下的人设是优秀学生,刺激了名欲,为了维护这个人设,会加以努力,并非是热爱学习,仅仅是被欲望牵着走而已。但是名欲的意义是和其他人产生比较,并压倒之,换而言之必须要有一堆“祭品”的存在。如果突然换了一个群体优秀的环境、或者该群体中更多的人开始努力,就有可能导致人设崩塌,心态跌回到谷底。

中国老师对学生的惯用套路就是 你对某科目其实非常有天赋。这种套路本质上就是赋予人设,当然,有的能成功,有的则未必。

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并不是真的聪明热忱,只是最早拿到了初期人设,获得了【先发优势】,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在人群中掌握【先发优势】极为重要,这很可能是你将来长期的力量源泉。

问:有没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完全克服贪欲和懒欲,让马儿们又不吃草又能跑呢?

答:其实还真有。答案是 生存危机。

贪欲和懒欲的本质就是为了维系生存,当意识到生存危机降临时,贪欲和懒欲都会自动避让,不管是马儿、驴儿还是骡儿,都能义无反顾地又不吃草又跑得飞起~~

这个时代最大的生存危机是什么?

房贷。

生存危机的直观感受来自于现状不保或者失去某些东西。对于孩子,可以降低他的生活指标,或者皮肉之苦和人身攻击,暴力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但一定是最快的。

用生存危机逼迫身边的人去努力早已经是社会常态,只要和同伴待遇一致,都可以咬牙接受,不过,凡事皆有度。贪欲和懒欲是人之本欲,不可长期扭转,依我的观点,人格是一本账本,贪和懒获得的满足感 记为【财政盈余】,付出精力体力 记为【财政赤字】。一味付出而不给满足,长时间的积累下,会导致人格缺失、甚至人格扭曲。

所以,人一生的努力值是有上限的,过度刻苦地为某一目标无条件付出,付出得愈多,缺口愈大,就愈是急功近利。换而言之,你用生存危机逼迫他付出,终有一日要还的。

付出者叛离原来的路线,提出更多的索取要求,甚至和家人决裂的大有人在,因为以一个成年人智力,他轻易就可以发现他的生存危机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被刻意制造的,谁制造的,就要由谁来买单;如果你不愿或者无力买单,那么躲开你,就是躲开生存危机,也可以获得一个新天地。

总结1.

我们从幼年时期成长至今,受到的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教育就是克制欲望。欲望膨胀的人往往精神健旺,动力十足,但是短暂的付出后,他们对名和利的索取也是远胜常人。人性的贪婪始终高于他的个人能力,但是被贪欲所笼罩的人类社会又客观地“公正”,对于你的付出一分都不会多给。

总结2.

对于一个目标人物,我们只要获知他的【贪点】和【懒点】,就可以轻易对他的行为进行预测,再参考他所在的环境,也可以对他的未来进行预测,更深层次的,你甚至可以通过你的行为来影响、引导,甚至控制他的部分行为。

人性并不复杂,甚至相对简单,你在桌上放了一杯水,你预测来人什么时候要去拿那杯水,你可以对于他的人品、家境、学历、成长经历、个人技能 均一无所知,只需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口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