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大 福
编 辑丨陈 桐
历时16个月,由腾讯视频出品,陈晓卿带领稻来传媒与企鹅影视一同倾力打造的《风味人间》第2季,在万众期待中,于今晚(4月26日)21:20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浙江卫视同步播出。更为惊喜的是,“风味2”首播期间,特别开放全球播出,届时,全球用户只要打开腾讯视频,即可一同开启全球美食探索之旅。
系列片最难做的就是承上启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风味1以9.1的高分,成为美食纪录片的扛鼎之作以后,要给期待值飙升的观众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稳定口碑,巩固IP价值?在《风味人间》第2季开播之前,价值官就约访了节目主创团队,以制片人张平,总导演李勇的视角,来解锁调制新一季“风味”的幕后配方。
“喜玛拉雅南麓,两百米的高空,没有任何防护,以最原始的方式,置身凶险之境,只为获取一种甜蜜食材。”
《风味人间》第2季的开篇就引人入胜,展现了人类为了获取美食所能抵达的极致境界,堪比第一季的旗鱼少年。
这样的奇观镜头在“风味”里不在少数,虽然拍摄的是纪录片,但风味团队在呈现和传播的手法上,对标的其实是“综艺”。张平作为“风味1”《山海之间》的导演,“风味2”制片人,她是这样解释开篇的选择,“故事悬念感,动作戏剧性强,带有奇观特质,适合放在开篇先声夺人,另一方面,它属于前端食材的获取,从获取、加工、烹饪的讲述逻辑来看,也适合作为开篇。“而“风味2”的第一集,选择的也正是带给人类美味初始体验的——“甜”。扬州的翡翠烧麦,放盐提鲜以衬甜,糖无从找寻,而甜无处不在。
伊斯坦布尔的巴克拉瓦,则是在层层叠叠包裹了坚果的40层酥皮之上,淋满糖浆与蜂蜜。
人类趋甜的本能源于它带来的满足感。甜食可以快速补充糖分,让大脑分沁多巴胺,将幸福和愉悦的信息传递至神经。但,同样是面点中糖的妙用,碰撞上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技巧,却孕育出两种迥异的饮食文化。在创作之初,团队就确立了“风味”的宗旨:立足中国,在全世界的范围,寻找特色鲜明的美食,找出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平表示,在设计这一季内容的时候,设想的是能产生对比的有趣效果,所以每一集都划定了一个相对具象的内容,比如:《甜蜜缥缈录》、《螃蟹横行记》、《酱料四海谈》、 《杂碎逆袭史》、《颗粒苍穹传》、 《鸡肉风情说》、 《根茎春秋志》、 《香肠万象集》,然后在同类食物中“连连看、找不同”。
“人类对美食是有基础共识的,相隔很远地方的人,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那么不同,但有时候却会用同一种方法来处理食材。而差异则多半是后天造成,它涉及到自然环境、物产,也包括历史、宗教、社会传统等等很多方面,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有物产丰富程度、生活态度的原因,也有文化的传统不同带来的审美差异。而'风味2’就希望能从全世界的角度,看食物的南辕北辙和异曲同工。“在第一集《甜蜜缥缈录》,我们可以领略中国和土耳其甜点的一个婉约,一个热烈。而在第二集的《螃蟹横行记》里,则让我们见识到美国的“蟹肉至上主义”,对应中国 “重鲜知味”。
美国人怕麻烦,喜欢直接了当,所以他们处理螃蟹的方式是把肉掏出来,因为看重蟹肉,所以他们更喜欢公蟹,个大肉多。中国人不同,虽然也喜欢蟹肉,但我们更推崇蟹独特的鲜味,特别重视膏黄,不管海蟹、河蟹都讲究吃蟹的季节。就算是对肉少,或者还没长饱满的蟹,也通过巧妙烹饪彰显蟹的鲜美滋味。中国人甚至能分辨出不同生长阶段的青蟹,滋味上的细微差别,然后为每个年龄段的青蟹都起了新名字,对应不同烹饪方式。
而在“风味”独创的显微摄影技术之下,再简单的食材,也能以一种布道的方式,传播对美的感动。呈现的是美食
但也是在努力记录人类曾经如何生存
从西藏雪域到宁波盐田,从悬崖处的甜蜜,到深海中的珍馐,寻找和记录传统的、正在以极快速度消失的生活方式,是“风味”一以贯之的宗旨。
陈晓卿在谈起创作“风味”的初衷时,就曾经说过,在地球日渐成为一个村庄的过程当中,在人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大的过程当中,有些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被无情地荡平。而以影像的方式,给它们留下最后一帧记录,是作为纪录片人的责任,因为很多的习俗,是我们的祖先,也是人类多样化生存的标本。当然,主创们亦明了,观众只想看到精彩的故事、神奇的视觉呈现,和高科技的视觉体验,所以,他们只需要将最好看、最有趣、最少说教的东西呈现在前端,而大量的学术积累,细致的田野调查,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文思考则被隐于其后,虽然这部分才是创作者的重点。
《风味2》的总导演李勇,认为风味系列更应该是一个自然地理人文类的纪片。“当然美食是基础,是立脚点和出发点,所以每个食物都要找出它的前世今生,它美味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它最精彩的瞬间在哪里?它跟当地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但在这些基本元素之上,我们也希望记录当下社会,人性中的七情六欲,去寻找那些不属于这个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行将消失的文明。”新哥是香港最后一家地炉烧猪作坊的师傅,这一天他有两件大事要完成:宗族祭拜活动,烧猪是头盘,数百人的味口,他必须要一一满足。而另一边,女儿高考放榜,成绩不甚理想。四川农村一户人家的院落里,也有数百人在等待着乡厨夏伟大显身手。汗流浃背穿梭在农间灶头的他,正在制作传统坝坝宴上不变的主角——甜烧白:用红糖熬制的糖油为猪肉添上浓墨重彩,似乎关于幸福的所有想像,总是和甜蜜息息相关。杯盘尽扫,主客言欢,一个乡厨的志得意满,莫过于此。“风味”在美食之外的镜头,是克制而朴素的,它没有刻意煽情,更不会大篇幅去赘述平常人家的艰辛,而是通过画面,以食物中的人情味,向我们娓娓道来:人间至味在身边。
新哥为女儿煮了一碗苦瓜排骨汤,这是甜味体验的另一番境界,原本让人望而怯步的苦味,通过巧思,忍耐,加上一双手,一些时间,竟可以巧妙的抵达它的对岸,我们称之为回甘。而这一碗汤中,也饱含着父亲想要给女儿品赏的人生之味: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和不如意,但恰恰经历了这些苦,才能体会到甜,体会到那些触手可及的日常和平淡,竟是如斯珍贵。食物,就像是文字,单独出现简单无趣,组合在一起所创造的享受和记忆,却能影响人的一生。
李勇坦言,中国的美食节目做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在努力创新,而《风味人间》第2季的团队,则是努力在延续与创新之间拿捏。
创新更多是在技术上,“风味”第1季就首创,将食物在微观世界变化的过程呈现给观众,而这一季的规格比第1季更做了提升。“我们采用的是全4K加50P拍摄,第一季是25P的格式,改成50P之后素材量翻倍。拍摄一天,素材量多达一两个T,是很正常的;一个故事的素材,甚至能达到30个T左右。50P会更加流畅,细节更细腻。虽然到屏幕上观众可能感受不到这些微弱差别,但我们还是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
延续的则是“风味IP”的核心精魂:以关注人的微观感受为切入点,一以贯之的始终是温暖和治愈的主调性,和制作层面上的极致追求。主创沿用了第一季的原班人马:陈晓卿出任总导演,解说是“听声音就觉得饿了”的李立宏、配乐是原汁原味的阿鲲,海报出自著名设计师黄海……
不只是人,延续的还有匠心。李勇回忆这一季最难忘的拍摄经历,是挪威极夜出海,摄制组一共7个人,除了拍惯了海洋的李勇,其余6个人,每个人都晕船,拍了吐,吐完了继续拍。当天风雪交加,船长操作时,巨大的铁笼子会在空中摇荡,如果风大浪高,笼子可能脱落打到船舱上的人。每年都会有伤人的事件,几乎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一个好镜头,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多危险的境地也勇于挑战,但还是有遗憾,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可遇不可求,用镜头记录极致风味的路上,常常需要“追赶物自己的时间表”,因渔汛迟迟没有出现,最终只能被迫放弃了原定在中国台湾的拍摄。
"穿越四季,跨越山海,寻找风味的旅行",是《风味人间》的主题,到第2季,寻味之旅的脚步更扩至25个国家和地区,搜集到300余种食物。在如此丰沛的主料基础上,“风味2”才能以更宏大的视角,和更精微的细节,来升级视觉、味蕾,以及情感的多元体验。“外交部提醒暂勿出国旅行”被热搜置顶好几天了,幸而,《风味人间》第2季来了!希望我们可以借由这一档纪录片,去回望和品味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