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想拆掉老家房子,防止后人设馆纪念,是谁保住了总理故居?

根据《周恩来真情实录》一书的记载,江苏淮安的很多人,都去参观周恩来住过的地方,人流络绎不绝。

周恩来在北京得知此事,内心感到很不安,他向来痛恨“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类的浮夸作风,共产党讲究人人平等,总理的房子也应该跟普通老百姓房子一样,不能搞特殊。

周恩来谈过很多次,如果房子倒了,那就拆掉改成幼儿园和工厂,地方政府怎么对待地主的房子,就怎么没收自己的房子,不许建纪念馆。

然而,因为房子迟迟没有拆掉,而且地方政府想要修缮,周恩来对此严厉批评。

淮安人民政府,面对总理的批评,认为房子不能拆掉,副县长和县委书记,对总理说:

“周尔萃当兵了,那房子有军人家属居住,拥军优属,所以才修缮。”

“淮安还没有搞土改,不能没收总理的房子。”

“为了革命教育不能拆。”

有一次,弟弟周恩寿,听说老家房子成了危房,所以想回去修老宅。

周恩来对老百姓很温和,但是对家人非常严厉,他批评说:塌平了最好!

(周恩来、邓颖超与亲属合影)

而海内外的无数华人去淮安参观总理故居的时候,一看房子又破又旧,纷纷捐款寄钱,要求修复总理故居。

由此也开始咱们今天的文章,讲述周恩来和故居的二三事……

周家大院坐落在淮安城里的驸马巷,传说这条街出过驸马,因此而得名。

根据房契内容,上面写着1839年的时候,周家以260两白银所购买,原先的房主名叫胡干成,是典型的南方建筑。

而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3月5日,到了他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

周恩来祖籍在绍兴,出生在淮安,也说着一副淮安口音,所以他常常开玩笑说,连自己也分不清老家是淮安还是绍兴。

周恩来出生的那年,父亲才24岁的年纪,每个月的收入不到三十块钱;母亲名叫万冬儿,乃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

淮安周家是个大家族,按照周恩来的回忆,虽然家里贫穷,但依旧要维持封建家族的体面。(周恩来晚年,特别痛恨这种封建浮夸的东西)

周恩来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身患重病的叔父周贻淦,所以他的童年有两个母亲,分别是生母和嗣母。 

按照旧社会的传统来说,周贻淦为了避免无后,所以收养了周恩来。而周贻淦去世的时候,周恩来还不满一岁。

嗣母陈氏,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仅抚养周恩来,更给与了周恩来很好的教育。

周恩来六岁的时候,母亲买彩票中了大奖,结果一万大洋的奖金引来了是非,所以母亲带着周恩来,搬到了别处居住。

彩票的奖金很快就花光了,而且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十岁的周恩来,开始了童年最艰苦的时期。

周恩来从生母那里得到了生命,他从嗣母那里学会了修养,在苦难的生活当中得到了锻炼。

在失去母亲的无限悲伤当中,周恩来坚强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那时候贫穷成了家里的主题,当铺成了最常去的地方。

幸亏有一位善良的邻居老奶奶,经常照料周恩来他们兄弟几个,才避免饿肚子。

周家是大家族,周恩来12岁那年,跟着伯父一起生活,一起去了东北的铁岭,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淮安老家。

伯父在东北工作,他给予了周恩来真正的政治教育,讲述国家为何贫穷落后,讲述了天下为何大乱,更讲述了外国人为何欺辱华夏。

(童年周恩来)

以上便是周恩来童年时期的大致经历,他的少年时期,则是在东北度过。

周恩来自从接触到那时候非常著名的《新民丛报》,人生也就就有了目标,开始心向革命。

1911年,清朝落下帷幕,那时候的中国人,在黑暗当中摸索中华民族的出路,无论是长者还是晚辈,都在思考民族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东北学校里的历史老师,将辫子称之为猪尾巴,带着学生们剪掉这封建残余的尾巴。

周恩来在吃大米的南方,学会了温文尔雅;在吃高粱的东北,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周总理后来常常说,应该感谢沈阳的高粱米和劲风,锻炼了自己体魄和肠胃。

(周恩来在东北奉天)

也就是说,南方人的灵活,和北方人的勇猛,两种性格在周恩来的身上融合。

周恩来13岁那年,去了东北的日俄战争遗址,也就是史学家口中“第0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地方”。

日本和俄国展开血斗,然而战场却位于中国,这是中华民族永难忘记的耻辱。日俄战争的遗址,更加激起了周恩来强烈的爱国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南开大学时期的周恩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则是众所周知的南开深造、欧洲留学、黄埔任职、八一起义、国共二次合作、恢弘壮烈的抗日战争……

周恩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展现出惊才艳艳的领导力,哪怕是刻薄挑剔的外国记者,在周恩来的身上找不出任何的缺点。

周恩来痛恨衣锦还乡,那是国民党官员的作风,他自从离开淮安,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只能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埋在了心底。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1941年,周恩来在重庆发表抗日演说,他谈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为了避免亲人受牵连,所以很少跟淮安老家联络。

到了建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周恩来工作非常繁忙;而故乡淮安的人民群众和干部,计划着如何修缮周总理的房子。

周恩来并不知道故乡要修缮房屋的事情,一直到了1953年,周恩来抽出一点闲暇时间,将淮安老家的八婶杨氏接到北京,想让杨氏在北京过一段幸福的生活,孩子们也好尽尽孝心。

杨氏到了北京,她在跟周恩来聊天的时候,说淮安正准备维修家里的老房子,坍塌的重新建,破损的则想办法修复。

那时候正在过春节,周恩来得知这件事之后,在大年初二喊来了中央警卫局干事王雨波,要处理故乡老房子的事情,避免大家拿故居纪念自己。

根据王雨波本人的回忆,他去到周恩来的家里,然后在总理的招呼下,坐在椅子上聊家常。

周恩来谈起了自己故乡的情况,想让王雨波去办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婶母杨氏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周恩来委托王雨波,把婶母送回故乡淮安。转告当地政府,生活上不要照顾婶母杨氏,周恩来会把每月的工资抽出一部分,当做婶母的生活费。

第二件事,周恩来听说,淮安地方政府,要修缮他的老房子,而且计划建造纪念馆。周恩来委托王雨波,转告当地政府,房子可以腾出来办医院或者托儿所,而不是建纪念馆。

紧接着,王雨波送杨氏回淮安,去找当地政府,转达了总理的意见。

淮安人民政府,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之后,认为应该学习周总理的崇高精神,经过大家的认真考虑,认为房子维持现状比较好,然后按照原貌进行正常的维修,继续作为民用而不是公用。

而当地政府进行正常维修之后,因为接到了周总理的指示,所以并不会将周家老宅做纪念馆,也不让群众参观,而是让周恩来的弟媳陶华居住。

1958年6月,陶华写信给周恩来,说了故乡周家大院老房子的事情,当地政府要进行正常的维修。

周恩来收到来信,得知了故乡老宅的事情,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29日亲自写信给淮安的副县长王汝祥。

周恩来的那封信很长,如果简要来说,大致内容是:

周恩来认为,自己的房屋万万不可修缮,解放初就曾经重修过一次,他就已经万分不安。那时候就想过,把房子交给公家处理,然而婶母还健在,又担心公家拿房子改成纪念馆,所以此事一直拖延。

而今得知淮安要修缮,周恩来要亲自寄钱,把漏雨的地方修好,除了陶华要住的屋子之外,别的都交给政府处理。而且陶华不能收房租。

周恩来在信中请求当地政府,千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屋作为纪念引人参观,如再有人问及,可说我来信否认这是我的出生房屋,而且我反对引人参观。

周恩来在信中又强调,当地政府无论如何也要答应这个请求,否则他就不断写信,一直到当地政府答应为止。

信件发出一个月后,恰逢副县长王汝祥去北京汇报工作,所以当面见到了周恩来。

王汝祥谈起了淮安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谈完工作之后,周恩来再次提起了老家的房子,他问:“听说你们要重建我家房子,这不行,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嘛!”

王汝祥赶忙解释,说房子没有重建,而是很多房子时间久了,有坍塌的风险,应该扶正。

再有就是,周尔萃既然当了兵,而当地政府为了拥军工作,优待军人家属,所以才修缮了房屋。

周恩来自然能看懂王汝祥内心的想法,所以说:“房子倒了,就把它拆掉!你们城里地主的房子怎么处理的?我那房子,我看可以没收!”

王汝祥回应说:“总理,城市没搞土改,怎好随意没收房子啊?”

周恩来一听这话,也拿王汝祥没有办法,只能强调说可以不没收,但一定不能留作纪念!

周总理的弟弟周恩寿,非常关心周家的老房子,他从侄子周尔辉那里得知,老家驸马巷的房子太破旧,很多都成了危房。

周恩寿想要回去修缮祖宅,于是去请示哥哥周恩来,周恩来严厉批评说:“淮安县委来人,我已经给他们讲过了,我们的房子,尤其是我住过的房子,要塌就让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许翻盖维修!更不允许搞什么纪念馆组织群众参观!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只要活着,就不许搞!”

周恩来不想搞国民党那一套,又是修公馆又是修祠堂,又是什么衣锦还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959年,周恩来去广州考察,回去的时候飞机路过淮安,机组人员对周恩来说,下面是您的故乡。

飞机降低高度,周恩来满含深情地望着故乡,飞行员说可以在淮安上空盘旋几圈。周恩来谢绝了飞行员的好意,担心飞机费油。

1960年春天,淮安的县委书记刘秉衡,去北京汇报工作,见到了总理周恩来。

俩人谈起了淮安周家老宅的事情,周恩来非常严肃的说:“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的故居不要留在那里让人参观!我家的房子可以公用,办托儿所、办学校,或者做生产车间都可以。”

既然总理都交代了,刘秉衡回到淮安,就要去办这件事,经过县委开会讨论,决定把周家祖宅作为公用、以及市民居住使用。

根据周恩来的侄媳妇孙桂云回忆,从1960年到1970年,周恩来多次询问老家祖宅的事情。

周恩来指出,房子如果能住就不要空着,那样太浪费了;不要对别人说,哪间屋子是他小时候住过的,也告诉周围的邻居,不要对别人说。

孙桂云则如实回应周恩来,说房子已经改为公用和民用,有的用来当做儿童图书馆,也有的让附近老百姓过来住。

对于淮安县这样的处理方式,周恩来和邓颖超非常满意。

1974年8月1日晚,那是孙桂云最后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问有没有人去老家的房子参观?

孙桂云如实报告,她说县委已经不准参观,但还是有很多外地的人过去。

周恩来对于此事自然很不满意,所以让自己的家人,拆了房子去别的地方住。

邓颖超说:“你们拆迁,我们给钱。”

孙桂云说这要经过地方的批准,才可以拆房子。

周恩来最后表示,如果房子坏了,那就不要再去修缮,直接拆掉就好了,那样自己才会放心。

周恩来晚年,听说有人动员周家大院的住户搬走,然后修缮房屋,开放给人参观……他亲自打电话到淮安,询问是否属实?

县委接到了总理的电话,第二天赶紧去办这件事,问了周家大院的周尔辉(总理的侄子)。

周尔辉亲自解释说,并没有接到搬家的消息,也没有看到谁过来修房子,倒是偶尔有外地人,来周家老宅看看。

工作人员调查清楚之后,回去向北京的周恩来报告,紧接着周总理做出指示:1、不要让人去参观;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到了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闭上了双眼,而他的老家淮安,全城都笼罩在悲痛的气氛当中。

虽然说周恩来生前约法三章,但是总理去世之后,淮安的人民群众,都自发去往周恩来的故居。

每人都带着黑纱和白花,抬着悼念的花圈,队伍越来越长,一眼看不到头。

虽然说总理不许别人纪念自己,但人民群众难忍心中的悲痛,都自发走到了周家的总理故居,在那里设立了灵堂。

周恩来逝世,整个民族为之悲痛,到了第二年的纪念日,海内外、港澳台、国际友人……都万里迢迢去往淮安的周家祖宅,悼念总理逝世一周年。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海内外那么多人去周恩来的故居悼念,然而房子又老又破,又不对外开放,所以大家意见很大。

因素辉煌,很多人纷纷要求,尽快修复总理的故居……从那之后,数不清的信件,从各国发到淮安,捐款捐钱的大有人在,要求政府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淮安县委在1978年9月30日上报省委,认为群众呼声很高,国内的国际的,都要求修复周恩来故居,所以县委拿出了修复计划。

江苏很快就批准了淮安县委的请示,认为应该按照原状,修复周总理的故居。

在省委批准之后,淮安立刻成立工作小组,去征集周恩来的文物资料,去修复那些破旧的老房子,按照计划做好了对外开放的准备。

两百多位能工巧匠,前去修复周总理的祖宅,恰逢冬天气温骤降,但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人索要加餐的费用,和加班的费用,干劲儿很高,工作细致。

1979年3月5日,恢复了当年周恩来祖宅的原貌,经过各级领导拍板,免费对外开放!

从那之后,去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每天都是排着队的游客,周恩来故居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更是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

按照淮安给出的数据:每年有六十多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去参观周恩来的故居。

后记: 

关于周恩来的老房子,淮安县委根据亿万人民的要求,着手整修周恩来故居。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亲自题写了“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这才有了今天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笔者本人去江苏出差的时候,曾参观过周恩来的故居,我个人认为:去了一次受益终生,明白了什么叫艰苦朴素,什么叫不怕吃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