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研究与病原微生物的新发现
在19世纪末细菌学建立后,20世纪很快又有新的病原体被发现,这些发现也导致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不断更新,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立克次体和病毒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微生物学家立克次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发现蜱是斑疹伤寒传播的媒介。后来,他到墨西哥研究斑疹伤寒时不幸感染此病身亡。1916年,他的继任者利马从患有墨西哥斑疹伤寒的患者携带的蜱中发现了病原体,为纪念因研究此病献身的立克次,科学家们将该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体。
20世纪初,随着显微镜和其他相关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现了除细菌之外的另一类病原微生物——病毒,并开始了对病毒结构及其致病性的研究。1898年,荷兰学者贝耶林克首先从烟草花叶病的植物叶子中提取到一种能够通过滤菌器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病毒,这是最早关于病毒的研究。
此后,关于病毒的研究进入到对各种病毒的发现阶段,如1905年德国微生物学家肖丁和霍夫曼发现梅毒螺旋体并制备了相关的血清,1911年日本细菌学家野口英世成功进行了梅毒螺旋体的人工培养。
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明和分子生物学建立,人们可以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结构,对病毒研究也达到分子水平。 尽管对病毒的研究不断发展,人类对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却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控制。由于病毒生物学上特有的变异性问题,很多病毒引发的疾病大流行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1918年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欧洲流感大暴发几乎传遍全球,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侵袭,几千万人因1918年大流感死亡。2003年非典在中国流行,在短短几个月蔓延25个省、市、自治区,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自1973年以来,在人和动物身上发现的新病原体和传染病已达30余种,很多都没有有效办法进行控制。
埃博拉病毒、疯牛病、库鲁病还有克雅氏病的影响最大。
1976年,位于非洲扎伊尔共和国埃博拉河两岸的一些村庄暴发了一种高致命性的出血热,引起医学界关注。该病暴发后不到6个月,研究人员发现其致病因子——埃博拉病毒,该病毒与1967年德国报道的马尔堡病有亲缘关系,后又证实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同属纤丝病毒属,可引起相同的疾病,即出血热,而且死亡率都很高。目前,医学界仍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的疫苗,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罗伊茨费尔特和雅各布就描述过数例与库鲁病类似的发生于人类的海绵样脑病,后被称为克雅氏病。1982年,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辛那确认该病病原是一种蛋白质致病因子,定名为 “毒朊”,普鲁辛那因此研究荣获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疯牛病、库鲁病和克雅氏病在病理学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能与20世纪后人们的社会进步和生活方式有关。1985年英国暴发的疯牛病,即牛的海绵状脑病,病牛病典型的中枢神经症状与20世纪中叶新几内亚境内流行的库鲁病类似,这种病在美拉尼西亚人之间流行。
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欧洲各国流行的疯牛病,正是由于畜牧业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相同种属的牛羊等动物骨粉饲料,而这些饲料可能含有致病的毒蛋白,人食用了患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即会患克雅氏病。
1955年,美国科学家盖杜谢克在当地医生齐加斯的帮助下进行人类学研究,发现当地土著人有一种习俗,即将死去亲人的血和内脏涂抹在自己身上,并生吃死者的肉和脑组织,以此祭奠亡灵。盖杜谢克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一种慢病毒所致,土著人因食用病死者的脑组织而感染此病。盖杜谢克因此研究荣获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到目前为止,是什么原因导致动物及人体产生这种具有传染性的毒蛋白(即毒朊)目前尚不清楚,所谓的 “慢病毒”究竟是否存在,仍是一桩悬案。
点开原文链接,收听太子爷的节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