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深度好文)
现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聪明。
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糊涂”的智慧。
莎士比亚曾说:“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很多时候,懂得装傻的人,看似蠢笨,实则清醒无比。
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而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巧若拙,是气度
《道德经》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有时候,聪明是一种天分,而装傻则是一种哲学。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事事出头,他们懂得该糊涂时糊涂,该明白时明白。
因为深知太精明,便容易没朋友。
反而“傻”一点,常怀宽厚之心,厚道待人,路才能越走越宽。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包容,谋事易成。”
大文豪萧伯纳从小便聪明过人,但也因此恃才傲物,对别总是一副高高在上、尖酸刻薄的姿态。
有一次,朋友写了文章给他看,结果被萧伯纳批评的是一无是处,两人不欢而散。
后来,萧伯纳的另一位老朋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所以,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所以他暗下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事事计较、处处拔尖。
也正是这一转变,成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莎士比亚曾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华。不仅要洞察人性,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
大巧若拙,不是装腔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谦和气度。
看透了某件事,留有余地比咄咄逼人要好得多。
只有小事糊涂不耍小聪,关键时刻才能表现大智慧。
大勇若怯,是风度
中国有句古语:“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人生本来就是福祸无常,不可预测,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与时运保持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装傻”的程度。
看看历史上但凡有所成就之人,皆懂得收敛锋芒,反而逞一时之强,最终害得还是自己。
看破不说破,知根不亮底,才是最大的处世智慧。
遥想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可谓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打过败战。
就连秋瑾都评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样的虎胆男儿,算得上是大勇之士,是真正的大丈夫。
可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项羽不过是“欲以力征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是一个只会动武的勇莽之夫,那一定成就不了大事。
所以,大勇若怯才是真正的聪明。
因为越是聪明的人,就越会低调行事,越是勇敢的人,就越是冷静沉稳。
唯有此,才可有所成就。
大智若愚,是高度
何为“大勇若愚”?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不知道自己无所知,这是愚病;但如果知道自己无所知又懂得谦虚,就是圣明。
这就告诉我们,懂得适时装傻,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的一个镇上,有一个小男孩很文静又怕羞,镇上的人常常捉弄他。
他们经常把五分的硬币和一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选一个。
而他似乎是“真傻”,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老妇人可怜他,对他说:“孩子,难道你不知道一角钱要比五分钱多吗?”
“当然知道!”他微笑着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不会扔钱给我了。”
这个小孩后来成为了美国第九届总统,他就是威廉·亨利·哈里逊。
有人说过: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人太过于精明,未必是一件好事。
正所谓:“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
外表聪明的人,将精明表现在外表上,处事炫耀张扬,却往往给人一种威胁感,被人提防,最终经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反而那些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的人,他们从外表上看愚笨糊涂,实则内里心知肚明。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生在世,学会“装傻”远比学“聪明”更难。
诚如郑板桥的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其实,傻人有傻福,精人添忧愁,真的没必要处处计较,很多时候的退让和容忍,才能让人走的更快更远!
所以,余生学会装傻,你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