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三)

【前言】生动、简洁、质朴、口语化是《主角》的语言特色,大量的运用方言口语,让这部长篇小说变得更加接地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人读后爱不释手,恍然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边。当然,也不是倡导方言创作,方言的巧妙运用才可以起到了画龙点睛,否则的话只能适得其反,让人感到粗俗。

《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三)

乾州蕞娃

(41)“讪皮搭脸”,嘻皮笑脸的意思,乾县人说“球皮揣脸”,指为了实现某个目的、反复纠缠,不顾脸面。

(42)“捯饬”,收拾、修整的意思,对此,乾县人还有两句话“丑人多作怪,黑馍死费菜”,“人漂亮了,顶个抹布都是好看的”。

(43)“掺面”,和面、揉面的意思,乾县人读作“cai  mian”

(44)“寻情钻眼”,指拉关系、走后门,乾县人也说“寻情钻窟窿(fu  long)”。

(45)“难肠”,让人为难的事情,乾县人也说“吃难做酸”各人有各人的难肠,也做“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46)“拧呲”,说话办事不干脆、不利索,拖拉,乾县人也说“扳扯”,“嫑拧呲”“嫑扳扯”。

(47)“我贼你妈”,骂人的粗话,乾县人很少这样说,也不知道这话的出处。

(48)“逛蛋”,乾县人叫做“游逛蛋”,是指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49)“球皮膪(chuai)膪货”,意思应该和乾县人所说的“球皮揣脸”一样。

(50)“浮皮潦草”,形容做事浮在面上,不深入、不扎实、不认真,与乾县人说“猫儿盖屎”的意思基本上接近。

(51)“小鸡还给大鸡踏蛋呢”,意思是碎人还给大人使计谋、耍手段呢,乾县人说“鸡娃还给老鸡踏蛋呢”。

(52)“牛头不对马面”,意思是双方所言差异很大,完全对不上,乾县人说“牛头不对马嘴”

(53)“买派”,有意识地显示、炫耀,还有一种情景就是被人质问“你买派谁呢”,这时的意思就和“揭听”接近。

(54)“揭听”,与人有矛盾或发生口角时,故意揭人短处,使人难堪。

(55)“恓惶”,穷困潦倒、可怜兮兮的意思。

(56)“品麻”,意思是小日子过得舒坦,心情愉悦。

(57)“门户高”,意思是门楣显耀,乾县人也说“门楼子高”,一般人高攀不起。

(58)“蹾了沟子有伤脸”,意思是指跟“偷鸡不成蚀把米”或“赔了夫人又折兵”差不多,乾县人也说“丢人折马”或者“疥沟蛙跳门槛——蹾了沟子有伤脸”。

(59)“三瘪四不圆”,意思是模样不周正,不耐看,乾县人作“三扁四不圆”

(60)“日弄客”,是指那些缺乏信用经常说话不算数的人,对这些人,乾县还有一种说法“说话跟撂话一样”“他叫你给西走,你赶紧扇起给东跑”。

(0)

相关推荐

  • 钩沉︱杨辉峰:永泰之魂

    编者按: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唐昭宗乾宁二年以奉天县置乾州.民国二年改乾州为乾县 ...

  • 关中人的娱乐——丢方

    江南的才子山东将,关中厚土埋皇上,在这众多封建帝王长眠得到地域里,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厚重文化的同时,关中人的智慧更是出奇. 譬如,劳累的时候,背风处的墙拐角.土堆背后.麦秸集旁边.乃至老碗会上,随手拿几 ...

  • 关中曾经的三府二州

    在关中道上,素有"东府"和"西府"之分,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府"大体指今天的宝鸡地区:而"东府"则指的是今天的渭南地区. ...

  • 【随笔】乾州蕞娃:听父亲讲故事(三)

    [前言]父亲给我讲过很多故事,比如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猪吹灯"的故事,还有"狼来了"的故事.一般来说,这些故事都不是他的原创 ...

  • 【国学导读】乾州蕞娃:《小窗幽记》(三)

    [内容提要]花繁柳密,若留恋声色,肯定会自乱阵脚:狂风骤雨,若脚跟不稳,自然会被风吹雨打去.君子固穷,尤其是在那生死存亡.风狂雨猛的紧要关头,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心,而不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正所谓:沧海横流 ...

  • 【文学】乾州蕞娃:寡人有疾(三)关于住院的记忆

    [前言]本文曾以<狱中杂记--妻子在病中的十五天>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之所以会用"狱中杂记"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那次妻子生病住院让我印象深刻,那几乎是经历了一场炼狱.那1 ...

  • 【文学】乾州蕞娃:​万邦关中大书房,镐京读书人灵魂的栖息处

    "遇见一家书店"系列故事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个人.集体与书店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讲述者在书店的经历.见闻等人生百态,挖掘城市文脉的记忆与传承,点亮深藏于心的人文之光,传播暖人心怀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六)

    [前言]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主角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五)

    [前言]方言是一种情怀,承载着乡愁与乡土的记忆: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和独特表达方式,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方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四)

    [前言]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二)

    [前言]<主角>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忆秦娥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一条是作为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起伏跌宕的发展过程.不过,在这部小说中广泛应用的关中方言也是我关注这部小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

  • 【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

    [前言]<主角>是著名作家陈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易招弟--易青娥--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