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光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在南京办了一所“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一天,学校的工作人员殷杨被捕,因为他是潜伏的中共地下党员。

张道藩出于对青年、对人才的爱护,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声望和地位,从宪兵司令谷正伦手中,将殷杨保释出来,又派亲信唐绍华将殷杨安全送出南京。

1949年,国民党失败退出大陆。张道藩名列“第二批内战战犯”,跟随国民政府逃亡去了台湾。而故事的另两个主角,张道藩的下属唐绍华和殷杨之间,发生戏剧性的故事。

张道藩与法国妻子

当年送殷杨逃走的唐绍华,没有来得及逃离大陆,在上海被当作国民党特务逮捕。

根据当时的政策,像唐绍华这样的小特务(其实他只是个拍电影的文化人),起码要劳改十年二十年,甚至可能被枪毙。

关在监狱里的唐绍华,彷徨不安地等待命运的判决。

一天,监狱看管告诉唐绍华,上海市公安局长要见他。唐绍华很奇怪,他这个小人物、小案子,难道需要日理万机的公安局长亲自审问吗?

到了公安局长的办公室一看,坐在面前的局长扬帆,就是他当年送走的殷杨。

已经是胜利者、掌握生杀大权的扬帆没有把唐绍华当成犯人。他问唐绍华:“道公好吗?”

道公,是扬帆对当年恩人张道藩的称呼。

晚年扬帆

然后,杨帆问唐绍华自己有什么打算。唐绍华说他希望去北京发展。这当然是非常天真的想法,说明唐绍华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还缺乏最起码的了解。

唐绍华身背特务之名,和国民党和“战犯”张道藩,都有割不断的关系,哪里还有机会让他去北京从事他喜欢的电影事业呢?能保命,就已是万幸了。

扬帆当然知道唐绍华的想法非常天真,就说:“你不是在拍电影方面有兴趣有才能吗?何不带着你的影片到香港去发展,为人民赚些外汇?而且国家也需要外汇。”

这明显就是在暗示唐绍华逃离大陆。唐绍华心领神会,马上表示愿意去香港发展,为国家、为人民赚外汇。

这样,唐绍华走出监狱,手持上海市公安局发给的通行证,合法去了香港,后来又去了台湾。

三位主角后来的命运又出现戏剧性变化。

扬帆1955年被作为内奸逮捕,坐牢二十多年,双目失明,直到1983年才彻底平反。所幸还得享高寿,1999年以87岁高龄逝世。

张道藩到台湾后,任立法院长,热心发展文化事业。1968年去世,身后留下《文集》、《画集》(张道藩年轻时曾在英法学绘画)各一部。

同样也去了台湾的徐悲鸿前妻蒋碧薇,将自己与张道藩的半生故事写了一本书:《我与道藩》,半世纪以来,在台湾和大陆畅销不衰。

因扬帆义释,唐绍华得以一展才华。在港台创作了大量戏剧和电影作品,是港台文化界的名人。他后半生的一切成就,离开扬帆的义举,都无从谈起。

唐绍华导演的电影《再生年华》

毫无疑问,张道藩、唐绍华和扬帆,都是各忠其主。但是,他们都没有因此变成铁石心肠、冷酷无情。面对你死我活的斗争,三位主角在风险之下都选择了情义和道义。

张道藩的义举引出了扬帆的义举;扬帆的义举给唐绍华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唐绍华的创作又使得终身从事文化发展工作的张道藩看到了自己事业的成绩。

一湾浅浅的海峡,没有淹没人性的光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