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荥阳

A4《水经·济水注》所涉荥阳考略(续)

济水与河,浑涛东注,自西缘带山隰,秦、汉以来,亦有通否。晋太和中,桓温北伐,将通之,不果而还。义熙十三年,刘公西征,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今则南渎通津,川涧是导耳。济水于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在敖北。济水又东迳荥阳县北,曹太祖与徐荣战,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

邲邑,晋大将荀林父率兵与楚军在邲邑(今河南郑州以东)会战大败,败兵用手攀船争相上船。荀令父命砍攀援者的手指,船中断指无数,可以用手掬捧,其状惨不忍睹(舟中之指可掬)[1]。

济水又东南,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东北流,历敖山南。《春秋》,晋、楚之战,设伏於敖前,谓是也。迳虢亭北。池水又东北,迳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

冯池,在今河南荥阳市区北位于今广武乡冯沟村[2]

济水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其水东北流,器难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小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侵水。即此水也。

索水,大致相当今索河,属淮河水系,为贾鲁河支流。因经春秋战国时大小索城而得名。发源于(荥阳)县西南石岭寨,东北流经翟沟、三仙庙、三山河、七材河会南来之龙门河,折向北流,至丁店南又会东来之高河,北流经帖巴河、阎河、核桃园、荥阳城,过陇海铁路至王庄,向东北经苏寨、亩弯、南董出县境入郑州郊区,抵岔河会须水入贾鲁河口全长52公里,集雨面积84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龙门河、高河、楚庄河、康砦河等,常年流量约0·8秒公方,无航行之利[3]

古旃然水,今名枯河[4]。在(荥阳)县北部,属黄河水系。发源于前白杨村旃然池及西大村济渎池;源于旃然池者东流,经河沟、新店、蒋头、柏朵、司马至暨河。源于济渎池者东北流,经刘象,真村、小张村至?河。二水相交后又东北流,经高村,阎村,唐岗、任河、樊河、小胡村北入郑州郊区,至花园口注于黄河.县境内长2 8公里,流域面积l90平方公里。在高村以上早巳干涸,河槽不明显[5]。

其水北流,迳金亭,又北,迳京县故城西,入于旃然之水。城故郑邑也。庄公以居弟段,号京城太叔。祭仲曰:京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北有坛山罡,《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因以为坛台罡也。

金亭,具体不详。

京县故城,位于荥阳东南约10公里的王寨、城角、京襄城、朱洞、红沟、南张寨村一带,地面上保留有断续的古代夯土城墙。夯土城墙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1722、东西宽1418、周长约6300米。春秋时期是郑国仅次于国都的第二大城市。现在故城东、西城墙有几段保存较好,最高处达7米余,宽约25米左右,南北城墙也有儿段露出地面。在城墙倒塌的地方显露出密集的圆形夯窝,夯窝直经约8厘米,夯层较簿,一般厚5-- 12厘米,土质非常坚旺,夯层十分清晰。南墙与东墙外有深沟;南城墙外深沟,今仍称车轮沟。东墙巳被横沟截成数段。城门在地面已荡然无存,但西城墙和北城墙经钻探或发掘,可能会找到城门位置,而东城墙几个缺口冲毁既深且宽,城门位置已不可考[6]

坛山罡,坛山即檀山,《新书·刘禹锡传》葬荥阳檀山原。山今在县西,有刘禹锡墓也[7]

其水乱流,北迳小索亭西。京相璠曰:京有小索亭。《世语》以为本索氏兄弟居此,故号小索者也。又为索水。索水又北,迳大栅城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遭荒,鸠聚流杂堡固,名为大栅坞。至太平真君八年,豫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又东开广旧城,创制改筑焉。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邑,省州置郡。

索水又屈而西流,与梧桐涧水合。水出西南梧桐谷,东北流注於索。斯水亦时有通塞而不常流也。

小索城,位于今荥阳市区北约1km的索河北岸,城关乡的张楼村北[8]。小索城址,在荥…县城北约一公韭的索河北啦。为春秋战国时期城址。城垣东两长860米,南北660米,城墙底部宽约24米,墙残存最高处达5米余。城墙夯层均匀,每层厚约10厘米,夯窝密集,均为圆底平夯。城内散布有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及陶片,还有铁制生产工具等。在城内西南角河的断世上暴磁出厚约3-8米的陶片堆_fj 5屡和残破陶窑遗迹。从陶片可以看出器型有罐、盆、瓮、碗、豆等。在大部分瓮、罐的肩部,瓮的外腹上部,豆盘内底部印有陶文。陶文多系使用圆形印章,在陶坯尚湿时按印上的,仅在个别器物上发现使长方形印章和刻划符号的。陶文有“格氏”、  “格氏左司空”、  “格氏右司空”等字样。至于刻划符号,多因残缺不全或过于简单而不能识别[9]

大栅城,一名大栅坞。即今河南荥阳市[10]

索水又北屈东,迳大索城南。《春秋传》曰: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即此城也。《晋地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汉书》,京、索之间也。

大索城,今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即大索城[11]

索水又东,迳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咷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谓之为号咷城,非也。盖号、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案《广志》,楚鸠一名嗥啁,号咷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所未详也。

虢亭即东虢。有专家认为虢亭(城)的具体地点即在今荥阳广武镇南城村附近,而郑州市西司马村西周早期墓葬的发掘地点距离文献记载的东虢国地点仅4公里左右,则为寻找东虢国提供了重要线索[12]

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水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

须水:大致相当今须河,属淮河水系,为贾鲁河支流。发源于贾峪镇一带的山岭(古称嵩渚山)东麓;东北流经楚村、邢藕鲁嘴、吕庄,至祖始庙而北折,经谷家砦、马沟北出县境,入郑州郊区,至白寨南,与西来之京水会合[13]

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水上承京城南渊,世谓之车轮渊。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又东北,入于须水。

车轮渊,京县故城(荥阳东南约10公里的王寨、京襄城一带)南城墙外深沟,今仍称车轮沟[14]

木蓼沟水,即京城南渊、俗称车轮渊。北流经京城南,循城流,折而北流经京城东,以此水经京城,故名京水。此水为须水之西南源。饮马坑之水北流,与榆子沟水、京水合流为须水。饮马坑为须水之南源。京水甚古,且有名声,而郦氏不明记京水,而记作木蓼沟,盖郦氏时此水已涸,或其未亲临也[15]。”

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述征赋》曰: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立为祈队,备周六队之制。

荥阳县故城,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为荥阳郡治[16]。

纪信墓在东距汉荥阳故城约300米处[17]

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乡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故原武典农校尉,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蹠,蹠上有石的。石的铭具存。其铭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索水又东迳周苛冢北。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吾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瞋目骂羽,羽怒,烹之。索水又东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汳。《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即是水也

周苛冢,有学者认为此处郦道元亦受民间误导,将小双桥土台的周勃冢误认为周苛冢。周苛冢实位于纪信冢西侧(周苛冢在纪信冢东百余步,在索水北岸,民间有“纪信找周苛,也就一百多(步”之谚。旧志记索水之南小双桥之土台为周勃冢,民间讹为周苛冢。郦氏亦信于俗论,将周勃冢误为周苛冢,张冠李戴[18]。)


[1]《中华文化掌故辞典·文化掌故》

[2]张新斌.:《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荥阳县水利局编;张旭主编. 荥阳县水利志 初稿[M]. 1985

[4]陈立信:《河南荥阳茹(艹固)发现唐代瓷窑址》,《考古》,1991年第7期,页码:664-666

[5]荥阳县水利局编;张旭主编. 荥阳县水利志 初稿[M]. 1985

[6]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编,河南省文物志选稿第四辑,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第25页

[7]刘学锴 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M]. 2002

[8]张新斌.:《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9]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编,河南省文物志选稿第四辑,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第25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1]张新斌.:《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12]中国考古学会编. 中国考古学年鉴 2006[M].第281页(于宏伟、陈国乾:《郑州市西司马西周早期墓地》)

[13]荥阳县水利局编;张旭主编. 荥阳县水利志 初稿[M]. 1985

[14]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编,河南省文物志选稿 第四辑,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第25页

[15]周国林主编. 历史文献研究 第二十六辑[M]. 2007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17]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河南省文物志选稿》(第四辑),1983年,第70页

[18]陈万卿:《索水源流考》(摘自:周国林主编.《历史文献研究》第二十六辑[M].2007)

(0)

相关推荐

  • 北道刊误志(第二部分)

    赤开封县(笔者加) [赤开封县]本汉县(功臣表高帝十一年,陶舍封开封侯),属河南郡(今县南五十里开封故城,即汉治所)晋属荥阳郡.东魏于此置开封郡.北齐天保七年废.隋县省,开封,六年复属汴州,炀帝改隶荥 ...

  • 韩麟符不是建平人

    哈拉木头,处于历史上的喀喇沁右旗.翁牛特左旗.翁牛特右旗.敖汉旗四旗交界.敖汉旗曾在老哈河北岸有一块牧地,并建有王府.1903--1937年间,建平县曾管辖今敖汉旗,如此地属于敖汉旗牧地,则可以说哈拉 ...

  • 卷七(2/3)

    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扌采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坏隤无 ...

  • 《金元永济渠变迁》历亭河仓 郝金龙

    2020-04-01 分类:历史地理 作者:58gucheng  <金史·河渠志>在漕渠条初始就提到"凡诸路濒河之城,则置仓以贮傍郡之税"[400],所举六州建仓之县的 ...

  • 卷四(3/3)

    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迳崖峡,北流,与干山之水会.水出干山东谷,两川合注于崖水.又东北注橐水,北流出谷,谓之漫涧矣.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迳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我徂安阳也 ...

  • 《水经注》里的姑臧城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 都野泽,王乃昂等认为古都野泽约在今青土湖一带.青土湖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甘肃省民勤县东北70km处,湖区属石羊河干三角洲 ...

  • 《水经注》里的合离山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合黎山也. 合离山,<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合黎山.<元和志>卷40张掖县:"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亦作合离山 ...

  • 《水经注》里的敦煌

    △三危山在敦煌县南.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地名也 ...

  • 《水经注》里的积石山

    △积石在陇西河关县西南. <山海经>云:山在邓林山东,河所入也. 陇西河关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59年)置.属金城郡.东汉改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曰:"河关,积石 ...

  • 《水经注》里的鸟鼠同穴山

    △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 郑玄曰: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馀,似鵽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鼠内而鸟外. 孔安国曰:共为雌雄,杜彦达曰:同 ...

  • 《水经注》里的嶓冢山

    △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之南. 南条山也. 陇西氐道县,在天水放马滩地图1号图中,有一个带框的地名为"邸".李学勤先生认为:邸是县道一级地名,即后来的氐道,在今天水西南,属陇西郡.曹婉 ...

  • 《水经注》里的朱圉山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 即冀县,山有石鼓,<开山图>谓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则鸣,有常应.又云:石鼓山有石鼓,于星为河鼓,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鸣深则殃君王矣. 朱圉 ...

  • 《水经注》里的岷山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汉书>以为渎山者也. 岷山,岷山在古代泛指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地区的山脉.扬雄祖先"处岷山之阳日郫[1]","岷山之下沃野,而致临邛[2 ...

  • 《水经注》里的西顷山

    西顷山,在陇西临洮县西南. <禹贡>中条山也. 西顷山,又称嵹台山,西强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西倾山.西北一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为洮河.白龙江分水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