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的特点
恒久弥坚和与时求新是经典两个方面的品格,中医学理论就是以经典为筑基发展起来的。 希腊特·尔菲(Delphi) 神庙内题有诸神的一句至言: “认识你自己”! 明经而知本,方可堪“因虑而处物之智” (《灵枢·本神》) 。我认为,中医学理论有如下特点。
一是生成论的人体观
认为人体是“天生人成”生机与生气共具而生机成命的“生生之具”。《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形体。“生成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生之道有序,生之机应时,生之别各异,整体齐同地生长发育,这个生成整体是个小宇宙,通应天地,即《素问·至真要大论》 所言: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点与西方医学构成论的人体观大异。
二是动生造化的理念
《易·系辞传》以“变动不居”之语概括宇宙万物的永恒运动和不确定性, 并认为生命在运动中创造和发育称为“造化”。不确定性的动,又是“动之有道”的。人之动,其道是: 天人合一而动,气化流行而生,动者尚其变。《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天人合一而动,在时序上天人同步,宇宙也是一气之化。
生命是“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时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按气化特征来分,动物为神机,植物为气立。清·戴震在 《孟子字义疏证》中论及气化时说: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一气(即元气)之动,动而气化,气化而变,变成造化,创造生命。
三是贵时应节
中国自古重视时间,即“贵时”,认为时间是天运所致。《荀子·天论》讲“天有其时”,人从天而应天,故特别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它有法时应节和神转不回的特征。
人之一生有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一年中也如植物有生、长、 化、收、藏之异,并且在一年24节气的交节之时,人体的感应最为敏锐。特别是八节中二分二至之时。《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人体五藏应节四时,称“藏气法时”,如肝“随节应会”(《千金要方》) ,脾“含吐应节”(《春秋元命苞》) 等等。《黄帝内经·素问》论述了人体的时间结构有不可重复、不可还原的特点,概之为“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玉版论要》《玉机真藏论》) ,临床上很重视“病遇节发”(《灵枢·岁露》) 。
四是象认知方式,即据象认知
见诸事物,蕴生观念是谓象。象既是对感知物质世界信息的表述 ( 观象) ,如《易·系辞传》所称“象其物宜”,又是意念的推演,即“圣人立象以尽意”(《易·系辞传》) 的意象; 还包括模拟效法之法相,如《易·坤》卦之卦象是“效法之谓坤”(《易·系辞传》) ,脉象是“效象形容”(《伤寒论·平脉法》) 。
以此说,象包括现象、意象和法象。阴阳也是象,是两种势力形式的应象。象是先民经验世界的产物,其称谓与象图腾有关。初始于征兆,王充在《论衡·实知》中说: “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象在对征兆的分析过程中,逐渐和形能( 态) 联系或抽象化,而具有抽象性。巫术时代以占筮加深了“象”的观念,如《左传·僖公二十五 年》: “黾,象也; 筮,数也。”象的演进后来又发展为 “道”,《老子》说: “大象即道”( 四十章) 。这样,“象 因物生”(《后汉书·律历志》) ,而后演发为“数”或 “道”的规律或“理”( 程颐: “即象见理”) 的层面,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易·系辞传》把象和辞(卦辞、爻辞) 、变、占四者列为“圣人之道”。
《内经》的撰著者们在阐发脏腑和脉搏时势所必然地遵循了“圣人取象”之道(《庄子·天运》) ,由是而开创了藏象和脉象之学说。由于象有多方位、多层面的特性,《内经》中的藏象和脉象都有多种模式,如藏象有八卦藏象、六节藏象和五行藏象等多种,脉象有四时脉象、真藏脉象和脏腑脉象等等。此多种象,有以状态空间方法“象其物宜”的实在,有的为“拟诸形容”以意象法象的虚拟之象,有实象也有“超以形外,得其环中”的虚象,但都凭持于信息。
中医的藏象和脉象,正可堪为“真而不尽实,虚而不尽假”的创造佳作。但这种科学抽象的方式,类比和类推远多于归纳,有或然因素,也有时有事以“象”为“理”的先验对待。发展到今天,藏象和脉象都期待增益关于“器”的知识以格物致知。
五是操作和临证的科学规范是辨证论治
医生是以他的概念模式组织理论、技术和经验以诊治病人。中医学是在中华大地的文化土壤上发生成长起来的。“辨”在先秦已成学,还是诸多学者们沿用的认知方式。名学家以辨立论,孔子称辨是“以名证实”。
《公孙龙·迹府》: “辨以正名实而化天下”,《墨辨·小取》说: “夫辨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别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以此,《荀子·非相》称“君子必辨”。在此情势下,医家把“候”“阅”“审”“观”“察”等诊视行为概之以“辨”,既辨病又辨证候。因证候既有具体的时间、空间的含义,又“论莫明于有证”( 王充《论衡》) ,因之,作为诊病时状态的证候尤令医家率先所求,如夏仲方所言: “不求病之命名,但求证之切当。”
循上所言: “证”是证据、证候的统概。中医病证述语,语义的惟象概括性要求医生临证必辨。如咳嗽,《素问·咳论》讲“五藏六府皆令人咳”; 又如痹证,不仅风寒三气杂至可为病,且痰凝、瘀血等也可致病。除理论构造性的要求之外,动态观和贵时以及传统工程学“顺其物宜”的思维方法,也是蕴发辨证论治的原因。
《易·系辞传》讲“象其物宜”《墨 经·经上》说: “法宜则观者宜”,《考工记》制车、制弓讲究用宜物的方法。《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言 “顺者为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任其所宜”, 因时、因地、因人之“顺宜”成为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辨证论治自东汉张仲景以平脉辨证纲要伤寒杂病以降,历代医家学者不断开拓创新,推出多种纲领和治病方药,辨证论治以实用性、多样性、变化性、艺术性称著。
六是承载独特医学发现医学发明的理论
中医药有很多医学发现与医学发明,其中有许多是首权独特并有其理论的。如与针灸、按摩、养生、武术等相依从的俞穴和经络、药学理论等。俞穴属于医学发现,它不仅有表面解剖学的意义,还有深层次的内涵。俞穴又有腧穴、输穴、穴位、孔穴、灸窍等称谓, 源起于先民的针灸按摩等,是其施治的作用点,以其天人相应观念模拟地理之脉穴而名“穴”,是分布体表上的一些节点,是气血流注、转输、凝集、交会的关键部位。
一是它有信息的内通性、外联性和遥传性;
二是功能上的放大性;
三是功能上的相对特异性和多样性;
四是效应的选择性和双向性;
五是分布的对称性或全息性;
六是空间位置的层次性和公度性等。
经络既属医学发现,也是医学发明。认识到俞穴的信息可循一定路径向体内感传是人类的一大发现,但在此后漫长的时日,对这个信息道的理论建设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以《黄帝内经》为例,它保存了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关于经络的理论模型,其中主要有《素问·阴阳别论》的人体四经模型,《素问·五藏生成》的人体五经模型; 述及六经论述最多的如 《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热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等,《素问·气府论》是九经,《素问·刺热论》是十经,《灵枢·本输》是十一经,最后才有《灵枢·经脉》的十二经。
1972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篇医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都是十一经。《内经》中有“太阳藏何象”“少阳藏何象”等问答,经络的构建也是解剖、针刺经验,类比于道路、 模型方法、对称与环周诸方面的综合,为有时间因素、升降出入的信息网络理论模型,它不是单一种解剖因素所能承载,而是体内多种组织包括体液等诸多因素共同执行的传导信息的生命机制。这也是长期以来难以寻找到公认的解释基础的原因。经络又有“经脉”等称谓,既然经脉要与血管之血脉区别, 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上已经称其为“经络”, 当代还是循称经络为好。
中药是依据中医理论规范相应配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墨子·贵义》说: “药然草之本”,历代称中药为“本草”,墨子此语也表明药的本性是“气立”的草,是天物合一有“生气”即生命机制的有机体,本草著作中虽然也有些单体,但 “草之本”是主旨,本草有自家的药性体系,如四气五味、法向药性、向位药性、时间药性、气化药性等, 中药与西药中的植物药、生药大异,可以说以成分论药、以成分组学靶点论药是构成论还原论的思想,虽然有其取用甚至日渐扩大,但中药的基本理论是生成论而非构成论,后者解释不了 1 味药中有毒性成分何以服全味药物无毒? 1 味药何以愈提纯药效愈低? 药物组成方剂时何以有涌现效应? 方药何以有 “从无入有”的功效等。
可见,中药学理论是值得重视、值得深入研究的。当代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就是“力求从思想上掌握事物”。当代中医学理论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已经认识到医学有不同的形态和道路,中医学有自身的特质,与中国文化“重合和会通”相应见。当今中医理论研究除把握特点、强化特点之外,因正逢时代处于第二次信息革命大潮应同之际,重视学风防其浮躁很重要。当年颜习斋先生在伪道学使道学一落千丈的境遇下曾说: “天下宁有异学,不可有假学。异学能乱正学,而不能灭正学; 有似是而非之学,乃灭之矣”(《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 。中医理论研究应杜止似是而非之科研“创新”。中医理论早在汉代就以学术的独立性而有医经学派了,当世之研究虽不足称道,还是企望发展和持久。平芜尽处是春山。
编辑:四叶参
摘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 年 1 月第 21 卷第 1 期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