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77)咏四川(书法舞蹈版)
咏四川
陆地
巴山蜀水绿婆娑,
紫土红尘故事多。
天府谜堆神不解,
三江春色夜难遮。
Ode To Sichuan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Ba hills and Shu hills in all greenness dance;
Their soil and vain dust retell much romance.
To solve the Seven-star puzzle gods fail;
The glamor of rivers Lord Night can't veil.
【注释】
■ 巴山蜀水绿婆娑——
首句是大写意,概述了四川的山水特征和绿意盎然。巴山指的是川东一带的山区,丘陵较多;蜀水指的是川西一带的成都平原地区江河纵横,河道非常多。巴山蜀水泛指四川(包括重庆)一带的山山水水。
商周时期,四川大部分地区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川北三台一带还有一个较小的郪国)。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而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唤“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等地。
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
而关于“蜀”名称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古代中原王朝自我优越感强,对四面边远的少数民族或地区命名一贯不雅,包括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或者匈奴、鲜卑、猃狁、吐蕃、突厥、倭奴、交趾等,非虫即犬,非凶即险,非卑即微,非丑即陋。蜀、闽、黔可能是中原人对这些边远地方的地理气候或人种特征的粗略认知。
■ 紫土红尘故事多——
此句仍是高度概括。“紫土”乃指四川盆地的土质特征。由于四川盆地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极易风化成紫色土。其含有丰富的化学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之一,也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素有“紫色盆地”之美称。而“红尘”一词出自东汉班固的《西都赋》中“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一句,指的是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一紫一红,此处对应,象征四川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多元。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巴蜀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是“故事多多”了。如战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西汉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东汉末期刘备成都称帝和诸葛亮的故事;唐朝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故事和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避难的故事;北宋三苏父子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引人入胜。如今,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四川经济和文化发展迅猛,又在继续演绎着现代版的传奇故事。
■ 天府谜堆神不解——
天府大地不仅仅是富庶和故事多多,而且隐藏着无数至今难以明晰的历史谜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天府”原是神话中的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天府”最早指的是八百里秦川腹地的关中平原。由于秦始皇大兴土木,造成关中平原水土流失严重,而四川历任官员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境内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平景象,使得四川渐渐成为天府之国的代称,名声远播。
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
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至今有很多不解之谜,如具体年代、人从何来、如何消失等重大的基本问题无人说得清楚。所以,作者说“神不解”,即连神仙都说不清楚,更加突出了三星堆文化的神秘和厚重。 但公认的是,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可以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 三江春色夜难遮——
既然历史的谜团太多,也不必深陷其中。所以,尾句笔锋一转,又回到美不胜收的现实生活中。三江这里是泛指。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境内主要有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赤水河等。这些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山青土沃,春意盎然,即便是夜色降临,也生机勃勃,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