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全真龙门派武功

道教龙门派是“全真教”旗下的一个分支,它是“全真龙门派”的简称;而“武当全真龙门派”,则是在武当山流传形成的一个全真龙门派分支,一般简称为“武当龙门派”。武当龙门派明末开始相继走出武当山建观续宗,至清朝、民国时期已遍布各地形成网络。

金世宗大定七年,陕西籍道士王重阳(1112—1170年)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至此打破了中国道教自汉代以来的传统格局,形成“正一”、“全真”两大系统在教内沿传至今。之后,王重阳门下七大弟子翘楚群类,秉承法统又各续分支。其中,马钰创遇仙派、谭处端创南无派、刘处玄创随山派、邱处机创龙门派、王处一创嵛山派、郝大通创华山派、孙不二创清静派,世称“全真七子”,形成了全真教派的七大支柱体系。

由于全真创教初期受到元朝统治者的荫护,于是催生了它的快速发展。钦点“全真掌教”这一史实,把元政府对全真教的尊宠推至空前绝后的历史顶点。此后,全真教再也没有“掌教”之职出现,龙门派也因传承分支复杂而没有“掌门”一说。全真教历任掌教是: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张志敬、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彧、兰道元、孙履道、苗道一(复职)、完颜德明。

全真教盛于元代,寂于明清,其间命运沉浮不定,仅出现过短暂的辉煌。在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全真派能够延传于今,其关键人物——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至关重要;而另一重要因素,则是有了明代皇家庙宇——武当山,才使它成为后世道教的主要流派。

邱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金末人。他在王重阳去世后到墦溪穴居六年,后又赴饶州龙门山潜修七年,道行高深名响北壁。全真教创立后的半个世纪里,是邱处机把它推向了历史巅峰,使之成为道教一大主脉。同时,邱处机其人也深为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所敬重,钦赐“神仙”,爵“大宗师”,诏封“国师”,命其掌管天下道教。邱处机过世后,被元世祖追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龙门派作为全真教的一个重要分支流派,是由其门徒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成,至于谁是具体创始人,史载众说纷纭,各据其理,各有传承,但均奉邱处机为龙门派祖师。龙门派基本沿袭了全真家风,它的特色是注重清修,以“性命双修”为主学,讲究识心见性,独其全真。提倡修炼内丹,主张三教圆融,直追“永全真性”的目标。

进入明代以后,龙门派随全真教受到抑制,于是只能渐隐山林,转入秘传形式流传并保存下来。虽然全真各教派不再拥有昔日的优渥政策,但龙门派依然高道辈出,星星点点地承袭了龙门遗宗。明末清初,龙门派第七世王常月受封为“国师”,他打破了全真龙门派的秘袭形式,转为公开传戒,规范仪轨,被后世奉为“龙门律宗”,视作正统。康熙年间,他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先后至南京隐仙庵、杭州宗阳宫、湖州金盖山、湖北武当山等地广泛传播龙门宗绪,使全真龙门派得以迅速扩张。清代以来,全真龙门派分支极富,仅光绪年间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一书,就收录了龙门系统的多个支派。但严格来讲,无论哪家龙门分支都必须尊承大统,统称“全真龙门派”。据史载:清朝中叶以后天下道士多为龙门,呈现出“龙门临济行天下”的格局。近代百余年里,龙门系统开枝散叶,支派衍生,渐成当代道教主流之一。

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规律,经过数百年的时光淘洗,历史上渐渐出现了以属地、庙观命名的龙门派,或者以开山宗师命名的龙门派,在教内通行有年。例如:在武当山地区流传的具有本山特色的龙门派,尤其是在各地龙门派传承中以武当武术为核心的武术门派,均被世称为“武当龙门派”,或全称为“武当全真龙门派”。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派龙门岔支,其法绪源流均按《邱祖百字谱》流传。

[邱祖龙门派百字谱]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谓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古往今来,龙门派在宗教意义里并不是一个武术流派。但是在历史的兴替中,因为有了身怀绝技的武道们的不断加入,以及应自身护道和扩张势力之需,其武术技法和层次内容才得以不断精锐演进,最终集成了各家之长形成武功门派,在深山庙宇内秘密流传繁衍至今。武当全真龙门派就是在承袭了宋元内家拳之后,于明朝年间逐渐在武当山地区集成的一支重要武术流派。它不仅是正宗的全真嫡统,而且深与武当本山的多家道流并融,所以史学家无法具体将某位宗师确定为该支的开创者。
关于武当全真龙门派的形成背景与年代,从现有资料来看,至少在元末时期已有著名道士吉志通、鲁大宥、汪真常等人,先后将全真派带入武当山衍宗传绪。身兼众学的武当道士鲁大宥,就是在这一时期构筑了继武当五龙派之后的具有该山特色的武当派雏形。稍后又有以“太和真人”张守清为代表,由清微、全真等多派合宗的道系进一步在武当山全面盛行,这标志着武当法派在武当山地区的融合成形。然而真正以武术兴名的武当派武术,则是张三丰给后世带来的影响。紧接这一时期之后,武当全真龙门派武功终于走过积累转型的漫长阶段,正式定型并开始走出武当山传播。从元至清,虽然全真龙门派已在武当山传衍数代,甚至不乏有赵复阳等大批高道隐游其间,但武当全真龙门派的真正盛兴,应始于清初。随着龙门派第四代白玄福和第七代王常月等人在武当山的一系列传教活动,武当全真龙门派于清初已成大势,并迅速向湖南、河南、陕西、安徽、福建、甘肃、青海、山西等地辐射开来。此后由于社会动荡,以及受到历年战事的严重影响,武当本山全真龙门派一直处在衰颓的状态中,武当全真龙门派武功也随之分派而散落各地。
武当全真龙门派武功一直保留了秘传的形式在道教内部流传下来。它以内丹修炼为核心支柱,据五行阴阳学说为理法,熔养生防御功能于一炉的拳功体系,是支撑武当武术的一大重要流派。经过武当拳法研究会25年来的挖整统计工作,现得知武当内家拳已有29个门派被挖掘现世,澄证了武当山龙门、天罡、太乙、清虚四大门宗,以及三丰、真武、榔梅、篷莱等诸派共存的历史可靠性。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武当龙门派的发展历程中,其武术拳功传承内容在民国之前一直蛛线嗣守,未发生过较大的断层现象,并伴与陕西、河南等外地文化元素的渗融,与其自身成形后的散播壮大,成为武当派中传承最久、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正宗流派之一。据现存文字资料考证,武当本山近一百多年来的武术一直以龙门派为主流,其他共存的各派武术传人大多同时拥有龙门派嫡统身份。回观我国近代武坛,龙门派先后出现过朱永才、刘诚喜、许诚龄、李元通、古合云、罗诚寅等一大批武术巨匠;时至今日,其传承者尚有赵信慧等隐士,堪为武当龙门派武术的当代实力人物。
反观上述人物的传承链,虽然他们都是归宗于龙门派的近现代高道,但各家传承不一,武术功法内容也大相径庭。不仅如此,现实中一人同拜多师,各师同为全真龙门不同支系和不同辈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在多年的挖整走访中,笔者发现仅承袭于龙门派的老师即有多位,他们各自均有着自己的师承渊源,有的根本不清楚本门三代以上是谁,而且辈分混杂各不相一,所嗣传承谱系和授学内容都是口口相续,误漏颇多。其中原因可能与旧派道士文化不高和长期隐秘保守的道习有关,有的甚至师徒一场,连恩师真名和寿辰都不知道(古有“道不言寿”和“言祖不言师”等习俗)。因而,武当龙门派武术的沿袭,也基此留下了许多遗憾!这表明,全真龙门各宗支派别虽然在同一个宗系链上,但又有着各自相契相异的内容。好在全真十方丛林制,为龙门派内部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之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渐和渐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与体系各隅一方。本文重点对古合云、罗诚寅两位龙门派宗师的武学内容加以介绍。

据整理,古合云道长的武当龙门派武术传承体系和宗教道统体系分为两支,它们分别是:
【武当全真龙门派古合云真人武术传承脉序】
第十四代:刘九如,名复真,道号元真子,湖南新化人即今娄底人氏。
第十四代:王复生,名复乾,自号坎离道人,湖北监利人。其头师为“一灵道人”王来定真人,之后王复生与刘复真同嗣一门。
第十五代:李少卿,名永福,又名本和、本纯、合浦,湖北长阳人。
第十六代:古理涵,名本坛,又名合云,道号红菱子,湖北襄阳人。
注:本支第十四代以前只传有零星人物事迹,无法详考。较可靠的是第十四、十五两代以前的传承均在武当本山内流传,其身份传承能与部分史实互为印证。本支从第十五代开始流入浙北,至十六代返宗武当山后才流传于教外。
【太上混元全真龙门派古合云真人道统法眷】
启教祖师: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登州栖霞人。
第一代:赵虚静,名道坚,号虚静。
第二代:张碧芝,名德纯,号碧芝,河南洛阳人
第三代:陈冲夷,名通微,道号冲夷子,山东东昌人。
第四代:周大拙,名玄朴,号大拙,陕西西安人。
第五代:张无我,名静定,原名宗仁,浙江余杭人。
第六代:赵复阳,名真嵩,道号复阳子,山东琅岈人。
第七代:王昆阳,字常月,道号昆阳子,山西潞安人。
第八代:黄赤阳,名守园,道号赤阳子,浙江乌程人。
第九代:周明阳,名太朗,道号明阳子,江苏震泽人。
第十代:高东篱,字东篱,名清昊,山东宁海人,寄居长白山。
第十一代:闵懒云,字小艮,名一得,道好懒云子,吴兴世家。
第十二代:费少房,字养和,名阳熙,道号拨云子,浙江乌程人。
第十三代:程无心,名来永,道号抱云,又号无心,浙江归安人。
第十四代:朱潜阳,字江蓉,名复守,道号潜阳,浙江归安人。
第十五代:古理涵,名本坛,又名合云,道号红菱子,祖籍襄阳龙王集人。
注:第十五代因目疾在朱潜阳门下寄名,实居山下李本纯道兄药铺中长大。李本纯原为武当本山道士,从学于刘复真、王复乾等师,接武当全真龙门法派,道名“本和”。由于时政动荡,武当山道业不振,李本纯下山后由湖南长沙辗转浙江湖州,栖寄朱潜阳、高清和门庭,在湖州以针药行医为生。古合云的道统法绪虽然寄归金盖山一支,但平生所学实为朱潜阳去世后改拜师兄李本纯门下所学,续武当全真龙门派十六代玄裔“合”字辈,予名“合云”。
下面再来简述一下罗诚寅道长所袭太和宫龙门派传承。罗诚寅道长太和宫一支,虽非武当山直传武术功法,且兼有崂山武当支系遗学,但从其根本与功理上都宗归武当、承袭龙门。更重要的是它一直在浙江遂安太和宫道院龙门系统内嫡传,除早期创建与完善过程外,几乎没有受到外界影响,是自成武当法派特色的一支龙门武功系统。按照传统归宗分类原则与史实印证,确定太和宫武术功法系统属武当龙门派一支无疑。
【遂安太和宫罗诚寅真人嗣传龙门派传承脉序】
第一代:高圆朴,又字和朴,道号月澄子,顺天府大兴县人。
第二代:岳明乾,道号乾泰子,湖北黄冈府黄梅县人。
第三代:朱老八,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人。
第四代:赵璞,名理渊,河南陈州府项城县人。
第五代:周宗源,号垂霞道人,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第六代:罗诚寅,自号真元道人,河南南阳新野县彤庄人。
注:本支第一代为太和宫初祖,第二代是太和宫创建者,以及太和宫功法的真正集成者。第三、四代在太和宫内衍传,太和宫被查封后,第四代赵理渊进入终南山传第五代。第五代重返武当山,数年后携第六代周宗源入济源王屋山,王屋道场毁颓后第六代游居四方而入世。
据笔者近年对武当龙门派武功的学习和走访所知,该派武功除了秉承道统之外,尚有拳、械、功、丹、药、术六大门类并存,各师各传,不尽相同。
拳:指有形拳法。先求形架,再合功弃形,去华求实,乘应自然,与道合真。
械:指长短软硬器械,无暗器。讲究人械合一,功械合一,追求天人合一的“亡心”境界。
功:指功力。以功入拳械,二者互为补充,方能收放如意,“养(自养)御(防身)皆能”。
丹:指内丹。在龙门系统里,道为正统,丹是核心,它能扶正延年,生化异能,合于武功。
药:指药功。旧时山林修道必须武医一体方能生存,用药识性,扶伤济人,全凭针药双手。
术:指杂术。自古“术”为旁门,然术虽小而能立显感应,助益于武功效用惊人。
本支武当全真龙门派武术为古合云真人所传,属内家武术范畴,较突出拳械部分的传承和武术底功的基础。它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主导,通过“龙门十三形”仿生应用于拳械中,强调拳功内外相契。最终弃巧为拙,敛迹藏形,合于自然。本支传承内容主要有:金甲灿、云水潺、玄灯攒、飙撕、风卷帘、八步金砖、太乙先天合盘掌、太乙金光剑、隐真洞擒扑锁子手、虹霞避尘剑、冰符四灵剑、龙虎软钢鞭、护袖短棍、云台洞箫、云台山铁剑铜衾功等。本支武术的特点是拳功一体,养御兼备。其象浑朴沉滑,淳风不奇,实则形神内沛,巧快阴狠,隐而不露,有别于当今所见太极拳大松、大软、缓慢的风格。本支拳风崇尚敬、从、敛、凝、虚“五德”,又兼具消、等、撵、钻、阴、巧、盖“七打”之妙。在拳术演练风格上,武当龙门派拳法沉缠柔滑,百骸灵荡,静若白云拂地,烈似激电惊空。偶伴发力,如同惊雷撼地,通身撒劲,迅不及知。本支拳械起落转折不出九步,可演练于丹房斗室之中。在实践应用中,武当龙门派善用化形贴身的打法,拳功混用,多劲齐发。讲究接手闪卸引困,进身贴捆靠发,失势随破消走,得手跌打闭拿。
本支太和宫罗诚寅道长所传内容则讲究“百拳以功为根”,其传承内容主要有:天罡子午风雷童子功、千簇功、太和宫罩气术、寒云煞气术、太乙布气术、猫爪子、太乙金针玄指功,以及白手总纲、捆仙绫、内丹等。太和宫功法特点是以内功为主,稍辅外助,讲究炼气入经,内固筋骨,外濡皮毛。突出周身抗击打能力和手指功夫的破坏力,以绵硬相兼的实用功力见长,反对自残的极端练功方式,谓之养御得法。太和宫功法不仅承宗武当,练习方法也极具湖北地方功法特色,这些在第五代周宗源所撰功谱中也有所体现。太和宫功法软硬兼修,涵盖全面,节次有序,具有攻必有成、成必能用的特点,往往得之一二便能威坐一方。
以上是笔者据自己历年学访所知撰写而成的概况,不能以点代面诠释龙门别支武学,加之限于个人学识眼界,偏颇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古今往事千帆去,只有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才会叹惋它的缺失!笔者人凡技微,贫默无奇,以清寒笑对虚誉,集成此篇的目的旨在揭示部分隐秘传承了几百年的武当龙门派武术瑰宝,使这些历经数代高道撷精而成的武技得以记载和流传下去!

文章内容转载于互联网,原文作者:宋学玉    文章版权归属于原文作者。

(0)

相关推荐

  • 武当内家拳法历史源流初探

    武当武术的生产与发展,是同古代丹士修炼活动及武当道门内道教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武当山位于华中腹地,紧靠秦巴山脉,背依神农架,面临汉水,山势奇特,风光秀丽,自古就是道佛修炼家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全国四大 ...

  • 立春好功法,武当全真龙门派“风卷帘”

    今日立春,春风漾漾,暖意融融. 春天就这样到来啦! 借着新春的气息,带给拳友一段武当全真龙门派的养性功法"风卷帘". 祝<武当>的各位拳友们"春风得意,春风顺 ...

  • 武当拳法综述

    武当拳法也称武当內家拳法,它历史悠久,最早来源于道家仙朮养生的动功导引,后因防身和化恶扬善之需演进为武技.但其仙朮养生的动功导引功能仍是其本质内涵. 道家的武技名家,有据可考者是梁武帝(464─549 ...

  • 武当全真龙门派猫爪子九把功

    猫爪子九把属纯阴外功,取山猫(即猞猁)爪利之意,出手有钻心彻骨.电触针剌之效,功成后抓襟难逃,捏人瘫麻. 一.猫爪子九把唱文 众弟子跪尘埃叩禀师尊, 那山头有老藤皮落茎损. 是何物一夜间此般手段? 又 ...

  • 道家全真龙门派隐踪奇门遁甲

    道家全真龙门派隐踪奇门遁甲

  •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演示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演示

  •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二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二

  •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

    全真龙门派《八部金刚功》

  • 全真龙门派猫爪子九把功(全集)

    猫爪子九把属纯阴外功,取山猫(即猞猁)爪利之意,出手有钻心彻骨.电触针剌之效,功成后抓襟难逃,捏人瘫麻. 一.猫爪子九把唱文 众弟子跪尘埃叩禀师尊, 那山头有老藤皮落茎损. 是何物一夜间此般手段? 又 ...

  • 全真龙门派弟子颜畯樘:大道至简,万法归宗

    全真龙门派弟子颜畯樘:大道至简,万法归宗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可以说是我们中华名族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说起道家的起源,可 ...

  • 道门人物推荐:全真龙门派张宗武

    张宗武,张天师传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弟子. 崇尚道教文化,以爱国爱道为原则,多年来致力于弘扬道学优秀经典,曾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易学大师,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易学风水大师. <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