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你为什么要抄教案

翻开老师们的教案,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统一的格式、统一的环节、统一的条条框框,泾渭分明、繁杂琐碎!什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板书、教学后记,一应齐全,滴水不漏!再细看教学内容,平行班老师大同小异、拾人牙慧!这样的教案,明眼人一看便知,貌似“辛辛苦苦”、“精心准备”,实际是抄袭而来。手写教案的,抄袭旧教案或别人的教案;打印教案的,或从网上下载,或找出电脑中的旧教案打印。

教师,你为什么要抄袭教案?你可能会说你很忙,你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应付学校及上级的种种常规检查,而且这些检查至少周周有、月月有,你一直处于被检查状态,难免身心疲惫、精神厌倦。但我认为忙不应该成为你抄袭教案的借口。忙只是你抄袭教案的表层原因,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僵死的教案模式让你对写教案失去了兴趣。现在的教案要求强调“大一统”,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环节,这么多的“繁文缛节”就像古代的“八股文”。你肯定会厌烦。台湾作家罗兰说:“人在框框内久了就成了'囚’。”囚还能有良好的心境?二是学校流于形式的教条式的教案检查又让你热衷于抄袭教案。学校的教案检查注重“一刀切”,往往只看你是否有教案,是否及时写了教案,教案数是否足够、书写认真与否、环节是否齐全,至于教案的具体内容很少问津。曾听说过一个真实的可以称得上笑话的故事:一个英语教师备课时,把一篇英语小说的部分内容工整地抄写在教案本上,因为抄袭认真而获得了领导的表扬。这样,许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为了迎合领导的意图,就会不吝辛苦,一笔一画地抄写教案了。很少关注教案的实用价值及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义。教案要求的机械、检查形式的教条只能是你抄袭教案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你主观上的原因,那就是你的责任心缺失了。当你抄袭教案的时候,你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你就降低了个人的成就抱负水平,你不再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你不会再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了。

教师,你想过抄袭教案的危害了吗?习惯于抄袭教案,你就会疏于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就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长期抄袭教案会使你懒得动脑,思维钝化,笔下生涩,久之便形成文字恐惧症,你不会留下任何有见地的思想痕迹。更为严重的是你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你亵渎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你不是经常严格要求学生作业要独立完成吗?你不是经常谆谆教诲学生不能抄袭作业吗?你不是常告诫学生抄袭作业是可耻的行为吗?以你抄袭教案的“昏昏”,怎能使学生“昭昭”?

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劳动,是一门艺术,它拒绝抄袭。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也不是为了约束自己教学活动的范式,而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自己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我们要自觉清除掉骨子里潜伏着的“抄袭”心态,要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要积极变革备课模式,要让教案少一点照搬照抄,多一点与众不同,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随机应变,少一点平庸无奇,多一点个性舒张!

(教师抄教案,问题绝对是出了领导身上,楚王爱细腰,美女有何招?当导向发生了错误,自己又瞻前顾后不敢放手改革时,干吗将板子打在教师身上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