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恭而无礼则劳(8-2)

孔子论君子为政必须注重德性修养,“恭”“慎”“勇”“直”等德不能孤立存在,而是应该以“礼”作指导,德的实施才符合中庸之道,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注释】
劳:辛劳,疲劳。
葸(xǐ):拘谨、胆怯、畏惧的样子。
绞:急切偏激、尖酸刻薄。
笃:厚待、真诚。
故旧:故交,老朋友。
偷:淡薄,人情淡漠。
【译文】
孔子说:“恭敬而不知礼就会疲劳,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拘谨,勇猛而不知礼就会祸乱,直率而不知礼就会尖刻。在上位的君子对于亲族感情笃厚,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不遗弃故交旧友,老百姓就不会人情淡漠。”
凡事都要适度,“礼”即是“度”,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了,就跟做得不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不合适的。
“恭而无礼则劳”,恭敬要讲究礼度、适度,如果不符合礼,过分讲礼,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谄媚、巴结,还会让自己或者对方感到辛劳、疲劳。真正的恭敬是听命守礼,一切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如果只依照自己的意愿强行让对方接受所谓的恭敬,反而是失礼。
“慎而无礼则葸”,谨慎如果没有礼度,就会变得畏葸不前。过分谨慎,则会紧张,非常拘谨。本来应该从容大方,反而显得畏首畏尾,也是失礼。
“勇而无礼则乱”,“智、仁、勇”为君子三达德,“勇”是三达德之一,本来是非常好的品德,但若只讲究勇敢,不讲求礼度,过分勇敢就显得莽撞、鲁莽、粗野,轻者破坏秩序,严重者还会演变成祸乱,更是失礼。
“直而无礼则绞”,直率也是好的品德,可如果没有礼度、过于直爽,说话就会相当急促,不顾场合、不给情面、不留余地,就好像绞绳一样越绞越紧,会让人非常难受、无法忍受。自以为是守礼,实际上还是失礼。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君子如果能以身作则,厚待父母、兄弟、家人,就会感化民众,兴起仁爱之风。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民众的风俗就不会淡薄,人情就会变得厚重。
《孝经》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同时指出先王“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用孝悌教化人民,百姓就能够和爱、礼顺。身教重于言教,君子自己要先做到敦厚于亲,百姓有了学习的榜样,民心就会变得淳厚,社会就会变得和睦。尊崇礼节,讲求礼度,提倡礼治,以礼为节,以孝治天下,家和万事兴。君子行孝,百姓自然就能行仁,一家兴仁,一国兴仁,天下兴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