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给差评?我弄死你!“弱者”为何如此易怒又凶猛?
这是近日发生在上海浦东的一件事,根据新闻线索,起因是女子点外卖给了外卖员差评,外卖员因此上门对女子进行威胁,破口大骂,要求女子给客服打电话取消差评,并给予200元的赔偿,否则威胁对女子进行人身攻击。
外卖员被以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10日,女子担心外卖员被放出后再次遭到报复而搬家。
根据当前的事态发展,没有更详细的细节信息被披露,但并不妨碍人们对于弱者是否应该被同情的讨论。
从微博的评论来看,多数人倾向于用更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此类事件,但也有不少人站在“你弱你就有理吗?”的立场上。
我们对于弱者态度应该是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对弱者抱有同情心?
是不是只要是弱的一方就理所应当获得更多的同情?
我们大致梳理一下人的心理脉络,尝试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强者弱者如何定义?
我们先来尝试定义一下强弱,强弱与否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专业能力、生理限制等很多事物相关,但并不总是恒定不变的。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思想试验,假设你是一个公司高管,在公司环境面对自己的员工时,你是强者,员工是弱者;
当你的孩子进入学校,你在老师的面前就成为弱者,而老师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是强者;
如果老师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在医院这个场景下,医生就是强者,而作为患者的老师则成为弱者;
医生离开医院去找律师办事,这时律师成为强者,而医生是弱者……
我们如此思考下去,其实每个人都在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场景的不同而感受着强弱易位。
具体到新闻中张女士与外卖员之间的冲突,张女士的一个差评就有能力影响到外卖员的收入,这时张女士是强者,而外卖员是弱者。
但是,当外卖员堵门进行人身威胁的时候,人高马大的外卖员成为强者,而张女士则在这个场景下成为弱者。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如果因为这个差评,外卖员收入受到影响,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也导致他没有能力为他的孩子在生日时买一个心爱的玩具,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我们会不会说人在相处时要友善,不要过分苛责?
这不是在为事件中的外卖员洗地,而是具体的事件需要具体分析,我们在评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站在顾客和外卖员的不同身份的立场上。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我们为什么会同情弱者?
这是深埋在人类基因里的一种行为指导模式。
就像我们看到被烫死的猫时的心理感受一样,当我们看到弱小者被强势者打压时,同情弱小的心理机制会被瞬间启动,这与面对可爱的婴儿时的那种“被需要感”同出一源。
人们为什么会同情弱者?弱者何以为弱者?这是当人们在面对强势力量时,无力感和对比之下的一种直观印象帮助人们区分出了强弱。
对于弱者的同情首先源于人类的族群意识,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只有相互帮助的情况下才能生存,这种整体意识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深深地印刻并内化在人的潜意识里。
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打击或者伤害时,会不自觉地激发出这种情感,一半是对他人境遇的怜惜,同时也包含着对此无能为力的愧疚,这种愧疚感是基于“我们是同一群体”的整体感受。
韩剧《很便宜千里马超市》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替代性排斥”,我们多数人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才会是强者,更多情境之下我们都会是弱势的一方。
当面对一个具体情境时,人们身处弱势情境之下时的情绪和体验会更容易地被激发出来,更容易地将自己代入到当事人的场景中,本能地排斥强势压迫的一方,而同情和支持弱势的一方。
其次,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同情弱者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广为传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等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鼓励和支持着弱者。
回到现代社会,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的政府都在提倡着对弱者的关爱,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如“关爱老年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母爱水窖,关爱缺水妈妈”……
电视剧《欢乐颂》
这个社会在用各种方式提倡并鼓励着人们对弱者施以关爱,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下。
应该如何与“弱者”相处?
这句话写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鼓励向强者看齐的社会,这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家近几十年来摆脱压迫走向强大的基础。
但这也导致了 “你弱你有理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类言论的流行。
就事论事,这些言论在某些时候是正确的,比如下面2013这个故事中的这位老人。
这个社会提倡尊老爱幼,这是对于弱者的保护,但这个老人因为女子没有让座,索要座位未果,就一屁股坐在女子身上的时候,具体事态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就因此能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或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甚至因此就不再提倡给老年人让座?
电影《搜索》
当然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每个道理都有其适用场景,脱离开具体的场景,妄图用一句简单的道理来解释复杂的事件,这是不可取的,非常容易因此产生认知上的偏差。
网络上流传着类似“弱者都易怒”“越弱势的人越不能得罪”“你弱你有理已经行不通了”等为吸引眼球而生的偏激言论,之所以会有如此倾向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反弹,是基于对类似前面老人不轨行为的一种愤怒,把自己放在强者(可以是道德高地)的立场上来做评判指点江山。
让我们把自己从事件相关的情绪中抽身出来,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一下,你来如何评判自己的愤怒?是不是可以认为正因为你是“弱者”才愤怒?
相比强者,身处弱势的人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每个个体都在努力追求着平衡和稳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首先会有应激反应,让人有能力在压力之下做好应对的准备。
如果压力事件持续下去,人们会进入抵抗阶段,努力忍耐并抵抗压力。
但是,当压力持续非常长的时候,人们会在长期的压力之下将资源耗尽,进入疲惫期,产生慢性应激,而这种状态可能会使心身失调,导致免疫力下降、冲动易怒等情况,这可能是所谓“弱者都易怒”的心理基础。
电影《绿巨人浩克》
如前面所说,这个社会的多数人在多数场景下都是弱势的一方,学会如何与弱者相处,其实很大意义上也是学会与自己相处。
现代社会人们崇尚自由,无论是言论还是情绪的表达都相比于我们的前辈们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但是我们在拥有自由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这种自由也应该是有限制的,每个人都绝对的自由就是没有自由!
学会与弱者相处,就要努力摒弃第三者视角高高在上的评判角度,去学会体验不同情境下人的情绪反应,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弱势者,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学会在身处弱势时如何应对。
共情能力人类最伟大的能力之一,它能让我们对于他人的苦难产生一种类似感同身受的体验,这是一种深植于基因的基于同情和爱的能力,使人类可以向更好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但是,具体到个人的共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让人成为一个“滥好人”。
我们在鼓励整体上同情并关爱弱者的同时,也批判那些披着“同情弱者”外衣只会一味为弱者辩护的心态,要学会分析具体的情境,适时地感知到偏差。
并不存在“弱与有理” 相对等的情况,社会鼓励成为强者,同时对弱者提供适当的保护,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向上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