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8-18)

孔子所处时代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僭礼越位、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借传说中的舜、禹禅让,对礼制给予高度赞扬和认同,以此对现实问题进行有力抨击。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注释】
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舜:传说中的圣君明主。传说古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禹:夏朝的第一个国君。
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禹得到天下,而不参与其中。”
古代中国历史中,尧、舜、禹是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姓伊祁,名放勋,谥号“尧”,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其生活非常简朴,“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住着用没有修剪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鹿皮,夏天穿粗麻衣,德高望重,深受爱戴。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后来,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通过长期考察,最后才放心禅让。
舜姚姓,号有虞氏,故称虞舜,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因其显赫功德和人格被尊为华夏最著名的圣王。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世称为夏禹。
关于“不与”,理解有三:一是舜禹有天下,任贤使能,不亲预其事,所谓无为而治。二是舜禹都因受禅让而有天下,不是自己求而得之,其原因是具有崇高道德、强大才能,因其德行感召,自然而然获得天下。三是舜禹有天下而不与权位相关,不是以得到天下为乐,而是十分珍视能够为天下百姓效劳的机会,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从不贪图个人享乐,一心勤勤恳恳效劳天下百姓。有人则认为应兼顾三种理解于一体,方能彰显舜禹之德。
《论衡·语增》曰:“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故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继承尧时的太平安定局面,与尧一样任用有德行才能的人,自己尊严而庄重,不亲自插手治理国家的具体事务,却达到了治理天下的目的。所以,孔子赞叹其多么崇高伟大。
尧舜禹禅让是否一定如此“仁德”,没有任何史料可考。据说汲郡古墓出土的一部西晋武帝时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记录:“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尧最终为舜囚禁至死,帝尧之子丹朱被流放。学界对此书是否真伪掺杂尚无定论,但从孔子“笔削春秋,微言大义”的出发点看,“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引导后世向仁向善,其良苦用心值得敬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