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之学(第371篇)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已!——《养生主》庄子

陈鼓应对此的解释是:知识无止境,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庄子只要我们领悟大知,摒弃小知,认为小知是适应世的口耳之学;感知之学;争辩之工具;容易偏执一端。大知便是弄清物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成“真人”。

涯——是一个概念。是想象和认知的边界。而且必须有个边界,不然我们会没有安全感。古人东出大海,因目不能及,便以为是神仙境地,就是庄子口中的“真人”衍化。要有真知,先要成为真人。一般人达不到,但真人可以达到,也就是说人类还是可以探究当前认知以外的境界。

这个涯——在未知的情况下比较浪漫。相当于我们当代的所谓梦想、希望之类的虚幻目标。算是精神寄托。

不然我们总是成衰减之态。

身体衰减、热情衰减、渐渐变得麻木。

当你设定宏伟目标,比如成为作家、画家、考上名牌学校。这个目标确定,便一天天衰减,直到你完全失去热情。喜欢同一件工作,为之付出一生,这话说的多容易。做起来,却是完全反人性。

比如想写作,当你开始构思、往下写,发现思维枯竭。要完成每天的目标,那必须把自己当成机器。但又会缺乏创意。本来理性和感性就是矛盾。越努力,越冲突。这种巨大阻力,最后你会忘了成为作家的目标。

再比如你要考名牌大学,发现每天就是无休止的背单词、记公式。这个过程能持续多久?到上大学前?学问的目的只到这里的话,就量化的太简单。这样大学教授岂不成了学问的代名词?可事实呢?

如庄子所言,都是学的小知,口耳、辩论之学。

这样下去肯定会累死!

但我觉得智慧就是掌握在少数人那里和财富一样。并非轰轰烈烈就是成功。到目前为止主要历史进程都是为数不多的极少数人改变,绝大部分对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大意义。

随便看几个例子,不说远了,就说近代,比如集装箱发明,彻底改变航运模式。比如以色列就是犹太人聚集地,现在只有他是沙漠化不断减少的国家。因为他们发明城市排水的时候,欧洲人刚刚改掉“拉野屎”的习惯。(英国人之前一直是随地大小便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