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牛顿(第389篇)

1、

牛顿晚年研究炼金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最终失败是必然的。但他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面。他还是货真价实的侦探。因为现实里牛顿并没有多大的光环,尤其是在剑桥。毕竟太熟悉了,就会缺少神秘感。后来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去到伦敦,在造币场任职。短短时间就通过科学手段调研,居然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举个例子,为了提高效率让工人又不累,他把机器的频率设置的比人的心脏慢一点。所以人可以一直干,人不会感到累。

当时出现钱币造假。于是牛顿又施展他最强大脑,“抽丝剥茧”“引君入瓮”。结果破获伦敦最大的造假币集团。

都是把他在科学上的研究方法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领域。是个彻底的科学实践者。

2、

《双子杀手》——李安。算是不错的作品。虽然剧情略感单薄。但很明显这是李安和自己的对话。开始和命运和解。果真克隆技术发展到这种程度。不知疲倦、不会衰老。社会将变成什么样。不得而知。但李安给克隆人“完美的结局”,让他最终找回自我。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威尔史密斯一直对克隆人说“你最好学计算机,可以少走弯路。”等等,说了一一大通。“好了,我知道该怎么过好我的人生!走走弯路也无所谓!真的。”克隆人真诚的说到。

估计是李安对自己说的话。

选择很艰难,我们无时无刻不再选择!但怎么选择都有遗憾。最后人生也只剩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