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
繁峙的寺庙甚多,我也去过不少,修建的堂皇威武,肃穆庄严的也很多,香火鼎盛,经诵悠扬的有城里的正觉寺,天岩村的岩山寺,兴旺庄的多宝寺,齐城的秋月寺,县城附近西义村的洪福寺等,一脚踏入便是庄严佛门,至善境界。
我也常去庙宇,去佛门的目的与多数朝佛者不同,我不是烧香叩头,而是体验一种清静之境界,那种清幽的环境能让人返璞归真,不再烦乱浮躁。当然大多数人来到寺庙是祈求,祈求的是世间平和,众生安康吗?不,他们来的目的非常具体,只求自己和亲属招财,升官,怯病,免灾,他们与其他朝佛者们抢着香台和蒲团,试图把福分从他们手里抢过来,他们抬头仰视佛像,一个劲地默默念叨,看到我了吧?记住我了吧?愿望实现了以后我会来还愿的!
我问过我的一位朋友,她是一个忠实的信徒,我问:您能确实相信菩萨能洞察一切吗?她说:当然.。我说:那菩萨洞察了你的利己目的,能不生气吗?她无语了。我又问:菩萨应该是公正的吧?她说:唔。我说:菩萨对寺庙外的每天忙于劳作的众生不理睬,只照顾几个有空来拜佛的人,那怎么说得上是公正呢?呵呵,我们互相无言了。
佛教精神在小地方有几人能参透悟到的?当今社会缺失一种主流思想,人们的精神难以找到寄托之所,自然卷到利己主义的漩涡中去了。每年各村的佛教盛会,人山人海,那么多的朝拜者,带着现实中的苦厄困顿来到佛前,很想获得一种精神救助,结果他们带走的不是精神,而是一些私利的安慰。佛教的的义理是只让人们懂得善良,善良的行为原则是“护生”,是”利他”,一般人是很难做到“利他”的。
一般人大多是“自我”意识强,所谓的“我执”。如果一切以我为中心,必然漠视众生,斤斤计较,仇穷仇富,这便是种种苦厄的根源,因此佛教主张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走向善乐圆融的境界,其实耶稣教何尝不是这样呢?宗教的真理只有一种。列夫托尔斯泰在阐述西方宗教精神时说过:如果“善”是有原因的,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其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这道理佛教中说的更透彻。佛教弟子向佛陀请教世间种种原因,佛陀说:你进入佛界,你以为我会向你讲述这些原理吗?如果一个人中了毒箭,我们难道不拔出毒箭,先去找原因,调查毒箭人的身份和制作毒箭的材料?没等调查完,人早已死了。
如果我们一味地为“善”寻找原因和理由,寻找到后一定会冥想出一种统计善行,执掌行善回报的神灵。然后又想出许多轮回。如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普通的信徒就是这样来看待佛教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总觉得神在盯着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以求得在神的殿堂履历上增加些正能量,来世获益。这是他们行善的理由。这些想法在历史的善恶争斗中曾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是与佛的本义不同,正宗的佛教在本义上道义上,是人而不是神,行善就行善,慈悲就慈悲,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世间行为,这是一种不求因果的世间情怀。
佛教不讲行善的具体原因,而讲的是整体的。一个人为世间做了一件善事,就为世间积贮了一种力,一个人为世间做了一件恶事,也为世间积贮了一种力,这在佛教中称为“业力”,种种业力组合成世间走向,而最佳的走向是整个生命环境的改善和圆满,这就是行善的整体原因。既然行善是为了改善世间生命的环境,那么将心比心地救护生命,此即所谓的“护生”。因此佛教显现出惊人的恢宏,不为小缘为大缘,不为自我为整体,善良涵盖天地,慈悲的苍苍茫茫,出现了佛教界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境界实在让人感动。人类在善良的问题上,佛教是一种宏伟的精神构建。
2014年我参加的作协年会上一位领导说过,文人们在构建一种精神境界,善良的精神构建,这种精神构建在推动着局部的或者是整体的环境。宗教中的力量为何那么强烈,那么持久,那么坚定,靠的是灵魂深处的认同。精神无形无质,没有构建容易流散。精神的构建不是靠制度和体制来维护的,靠的是修养和素质。绝大多数人有着善良的天性,每个社会都会有大量的善人行善,但是没有精神构建,这一切就会像荒山中的香花,污淖中的嘉禾,不成气候,难于收获,连自己也无法确认自己的价值。
因此,善良的人们总是对这种精神构建产生企盼。即使他们未必相信那种宗教,也未必进过寺庙,但是耳边也时时会有晨钟暮鼓鸣响。所以,寺庙只是一种建筑,精神才是一种至善归回。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