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总有一捆属于你的柴
上卷 第三十九回 第十节:
【原文】
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内虽不乐,也只得罢了.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宝玉心中只记挂着抽柴的故事,因闷闷的心中筹画.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花,何如?"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还要摆酒还史妹妹的席,叫咱们作陪呢.等着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迟。”探春道:“越往前去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不如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岂不好?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
【端木持易见解】
先前我们说了,咱们把城里的,上层人的故事,讲给农村人听,他们听起来就会像神仙佛道一样羡慕;咱们把农村里的,底层人的故事,讲给城里人听,他们听起来就会像妖魔鬼怪一样惊叹。这都还是初级阶段,不出彩。要说怎么才能出彩呢?我先前保留了一手,今天传给大家。
这个办法,就是把城里人的形象编排到农村去说农村的事儿,或者把农村人的形象编排到城市去说城市里的事儿。
比如刘姥姥,你看,她就这么办,她先把城里的“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这个人,让她到农村大冬天抽柴草。这就让宝玉觉得很刺激,很惊叹,很好奇。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嘛,对不对?
你说刘姥姥让知识青年下乡,城里姑娘到乡下做人,你说这些人的父母,能不着火吗?能不火大吗?嗨,真失火了。这事儿就没法办了。
于是刘姥姥就把农村里的人编排到城市里去说城市里的事儿了。“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你看,这是农村人的形象吧?但这个老奶奶,天天不干活,干什么?“吃斋念佛”,你看,实际上只有城市里的人才能吃斋念佛,农村里的人,“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根本没空休息,还哪有那功夫去吃斋念佛?所以,这个“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的神话,就是专门讲贾母贾珠贾宝玉的故事,“老奶奶子”就是贾母;“吃斋念佛”就是讲王夫人;大儿子“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这是说的贾珠;“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这是说的宝玉。
哎,诸位看客,你看刘姥姥,这么一编排,“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妙不妙?
刘姥姥本来想的是拿城里人说农村的事儿,结果说不得,为啥?因为农村就是一团火,烧的厉害着呢。只好拿农村人说城里的事儿,结果呢?城里人听得很舒服。
诸位,你们说,人是灵魂呢?还是那些事儿是灵魂?
我告诉诸位,要是一直都是那些人干那些事儿,比如农村人干农村事儿;城里人干城市里的事儿,妖魔干妖魔的事儿,神仙干神仙的事儿,这就不会出彩,因为你看不到变化,看不到本质,看不到灵魂。稍变个戏法,换一批人干这些事儿,相互倒置一下,你就能看到变化、本质和灵魂。这些事儿就容易因为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不可能性、甚至是虚假性、而变得新鲜、刺激、生动、活泼、强烈起来。于是,也就出彩了。
这种创作手法,就是背景切换法。你看,作者把农村人刘姥姥放到城中的大观园里,是不是就是这样?《西游记》里面,把孙悟空弄到“天上”做弼马温,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种手法?当然,也有反向行之的,比如让猪八戒下凡,各种妖怪,也是天界的神兽走狗仆人之类,这也是换背景嘛。红楼梦也有大观园里的人出去,比如宝玉去袭人家,未来还会去晴雯家,就相当于下凡嘛。
手法倒也不是我想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为了把人、把事儿说清楚,有时候,不得不换个地方;几十年前,十几个年轻人不得不上海换到南湖去;咱们现在呢,也不得不从现实中出逃,跑到红楼梦里说话;嗨,有什么办法呢?
不止说话这样,有时候做事儿也是这样,城里活不下去了,也只得转移到农村去;哪一次生存危机来了,不是如此呢?毕竟城里没柴,也没粮食嘛,你们说是不是?再加上,蒋介石之流屠杀,逼着大家跑上万里,跑到边陲鸟不拉屎的地方去;这都不要紧,人最可怕的,倒不是冬天,也不是荒芜,只要有手有脚,能劳动,就饿不死。人最可怕的就是人吃人了。没了人吃人,人就没有天敌,人实际上,总是容易存活的。人的天敌,实际上就是人。这事儿,好像已经是题外话了。
最后话收回来,做个了结吧,资本主义的天,“越往前去越冷了”,老爷老太太们,“又喜欢下雨下雪的”,可咋整呢?
光听我风里雪里吟诗,那可咋成呢?又饿又冷,饥寒交迫,可咋整呢?
你们要做好打算,“弄一捆柴火”才是生存之道啊!如果公司单位弄了,如果城里弄不到了,或者如果国内弄不到了,都不要怕,这个公司单位不行,咱就换一个;城里实在不行,咱就换农村去;农村不行,咱就换到国外去;天下之大,总有一捆属于你的柴,总有一盘属于你的菜,不是吗?
据说,东南亚那地方,是不需要柴的,遍地都是热带水果,不需要烤火,也冻不死,饿不死的。水浒里李俊据说最后都到那里去了。历史上你看被北方逼跑的人,是不是都往南去了?
嗨,南方有火,南就是火啊!只是,南方之南,又是什么呢?海南之南就是南海,对,再往南,就只剩下海了!当然,还有南极。只是,那地方你懂的,全是冰。只有海和冰的地方,人总是活不下去的。可见,也有实在逃无可逃的时候。
那时候,怎么办?
我看啊,也只好自己发火了。自己把自己烧起来,也是一把柴嘛!
你看我这脑子,好使不?有才不?
你们也和我一样,是可以燃烧的,别忘了哦!
自燃这个事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凤凰涅槃,更通俗的说,叫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