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影史排名第一的电影,不朽之作来自巨大勇气!

慢生活 漫电影

当时光变快,我们需要慢下来

前言

20世纪60年代的捷克,虽然人民并不享有广泛的言论自由,但是相比东欧共产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而言政治空气相对宽松,文艺界更是空前活跃,大大小小的民间“栏杆剧场”里,先锋戏剧活动层出不穷,出现了瓦茨拉夫.哈韦尔等荒诞剧的明星;


在电影界,顺着50年代伊里.维斯和众多前辈在三大电影节频频获奖的气势和英国自由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鼓励,从60年到68年,捷克有将近60位新锐导演推出了自己的影片,平均年产剧情片40部,史称“捷克电影新浪潮”。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刚刚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自由之春。

1

相对这一时期捷克其他的新锐电影导演,法兰提塞·维拉席堪称异数,他不像大多数新锐导演一样出身于享有盛誉的布拉格电影学院,通常不被看作是新浪潮运动的一员。

而且他和他的作品直到八十年代在捷克电影史里地位都很低,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1998年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同年,在捷克影评人协会的一次调查统计中,他的作品《乱世英豪》被选为捷克影史百大名片第一名!

法兰提塞·维拉席青年时代在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学习美学和艺术,毕业后进入布尔诺大众科学制片厂拍摄木偶片和记录片,并为捷克军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近30部科教片。

在从影之初,他就展现出了对视觉影像极端迷恋的特点,偏好拍摄具有华丽的画面元素的作品。他从未拍过“社会主义写实风格”的电影,而是着眼于人文历史等可以从更广泛角度进行解读的题材。

《小白鸽》海报

1957年他因富有诗意的记录片《玻璃天空》首次得到了国际关注并在威尼斯电影节获了个小奖。1960年他的首部故事片《小白鸽》再次在威尼斯为他和他的摄影师让.库里克赢得了奖项。

维拉席的第二部作品《恶魔的陷阱》是他第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背景设定在“反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很显然,片中的历史成为了反映现实的平行之镜。这部电影延续了维拉席对“诗意电影”的偏好,并拥有强力的严谨结构和细腻敏感的爱情段落。

2

1965年他完成了第三部作品《乱世英豪》,改编自捷克作家万楚拉1931年发表的小说。

故事围绕一系列短小的戏剧性场景展开,导演将他们构造得如同罗马式小说的章节和古典音乐的乐章,最终完成的作品恰似一部“电影歌剧”。

全片可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禁忌之狼”和“迷途羔羊/祭品”。

在第一部分讲述了地方贵族库兹里克兄弟,米库拉斯和亚当,他们对一个德国贵族老克里斯坦和他的随从发动了无情的攻击。

然后与他们敌对的拉萨家族的首领老拉萨出现了,一个奸诈谄媚的老头。贵族的儿子小克里斯坦被库兹里克兄弟带回了营地。

为了惩罚库兹里克家族的劫掠行径皇家公布了对他们家族的追剿令,皇家卫队长官“啤酒”本来逮捕了前来试探的老库兹里克,却让他侥幸逃脱了。

随即米库拉斯去找拉萨以求共同对抗卫队,却被他们大肆羞辱殴打一番,这一切都被拉萨之女,虔诚的天主教徒玛珂塔.拉萨诺娃看在眼里。

为了报复,库兹里克家族袭击了拉萨家族并掳走了玛珂塔,米库拉斯随后在森林里的隐蔽处强奸了她。

在第二部分“迷途羔羊”中。憨厚的僧侣贝纳德,成了越来越复杂各条情节线的连接者,库兹里克家族和皇家卫队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战斗,亚当死于士兵之手……

本片中维拉席的叙事技巧是高度反传统的,相比那些成规老调的“故事情节”,他显然对角色的主观意识和精神空间更感兴趣。

除了在各段设置小标题——用于简要说明后续的情节,或者提供一点帮助理解的线索之外,还运用了展现叙述者对事件的个人看法和大段独白等当时不多见的叙事手段,潜藏的戏剧冲突经常和许多看似孤立的情节重叠纠缠在一起。

战斗场景和动作编排支离破碎乱作一团,其调度方式几乎完全服从于战斗者的心理状态。

维拉席把影片的每一帧都构造得极富冲击性而对画面整体的混乱趋势则采取了放任态度。

他运用主观镜头和大特写镜头,在镜头内构造相互对抗或对照的视觉元素,尽管各个段落的衔接非常紧密,摄影机运动还是几乎一刻未停。

虽然全片勉强维持了两条完整的故事线:国王、地方贵族以及基督教、异教的冲突,但是想按惯例从片中找到一个揭示主题思想的段落却是难于登天。

这不全怪导演采取了反传统的叙事方法,因为他遵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刻意为观众制造出了许多理解障碍。

尽管获得了一些国际关注,维拉席的这部作品在当时还是被普遍忽视了。也许它的史诗题材和缺少话题性与争议性不合那个时期影评人对捷克新浪潮电影的普遍看法。也许它对常规叙事手段的革新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3

1968年8月21日晚,苏联借口“应部分捷共党内领导邀请镇压反革命行动”,联合波、保、匈、民德四国共25万军队,一夜之间占领捷克全境,坚持留在党中央大楼内的改革派捷共领导人们随后被苏联军队逮捕押往苏联。

由于政府高层和捷克国家电台与电视台台长等宣传机关极为坚定的对抗态度,苏联迅速合理控制捷克形势的预想还是成了泡影,苏联入侵捷克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

8月31日,捷共中央全会勉强通过被苏联释放的捷共领导团被迫签署的《莫斯科议定书》,苏联军队暂时停止了行动,但捷克电影的“布拉格之春”已经被野蛮的扼杀了。

但是捷克电影的生命力却出人意料的顽强,在捷共党内力量还在和苏联势力进行最后的角力之时,他们在缝隙间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此时有大量“布拉格之春”时期就已开拍的电影已经快拍摄完毕或者进入了后期制作,无论如何也没有就此放弃的道理,于是整个电影界上下一心,不顾当局的阻挠和禁令,在恶劣的条件下继续进行电影创作。

从1969年10月开始,权利已经巩固的胡萨克开始把杜布切克等改革派领导人逐个清除出党,捷克电影人失去了最后一把可能保护他们的大伞。

而此时他们顽固的不合作态度已经令当局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69年底,捷克文化部门解除了捷克国家电影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并强行解散了制片厂下所有电影创作小组和电影电视工作者协会。

轰轰烈烈的捷克电影新浪潮运动终于嘎然而止。

4

据说1968年《乱世英豪》本来会参加嘎纳电影节,这是为本片打开国际知名度的大好机会,但是随之而来的巴黎五月风暴和苏联入侵把一切都毁了。

1976年维拉席重新开始剧情片创作。

在那个任何稍有挑衅意味的题材都被禁止,只有符合官方口吻软弱无力的小小批评才被允许的非常时期,对隐讳诗意题材的偏好帮助维拉席在体制内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隧道。

他之后的电影包括1976年的《马铃薯叶在冒烟》,1977年的《酷夏的阴影》,1979年大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传记片《夏日尽头的音乐会》,1981年的《蛇毒》等等

可以说,是他和坚持留在国内的门泽尔和希蒂洛娃等导演一起,在80年代年民主路线渐占上风之前的荒芜年代的艰难摸索,才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捷克电影的活力。

世界电影史上,像捷克电影新浪潮这样充满活力人才辈出,但是却纯粹因为不可抗的外力而夭折的电影运动,可谓绝无仅有。

但他们创造力最旺盛的一段时间却被历史的巨浪无情吞噬了,不但留在国内的成员举步维艰,在政治气氛宽松后还是难有作为,就是那些逃往国外的导演们也大多失去了真正一展才华的机会。

即使流亡者中公认成就最高的米洛斯.福尔曼自己坚决不承认,但很多影评人还是认为中后期的他已经抛弃了捷克新浪潮的精神,以欲迎又拒的姿态悄然拥抱了好莱坞。

虽然在八九十年代门泽尔和希蒂诺娃等导演还是不断推出新作,但是早已锐气尽消的新浪潮们注定很难再创作出全面超越自己青年时代的伟大作品了。

而维拉席的作品在20世纪末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乱世英豪》1998年被捷克影评人们评为捷克影史第一名片,而故事片处女作《白鸽》也在2003年被欧洲电影艺术协会选为“100部最佳艺术电影”之一。

但此时维拉席已经来不及为这一姗姗来迟的荣誉而自豪了,他在获得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第2年,1999年1月就已去世了。

撇开自身水准高低不谈,在捷克电影新浪潮如此多导演的名作之中,最后被选为捷克影史第一名片的,却是与他们同时出道,但几乎从来不被当作新浪潮一员的维拉席的作品,当年那些风光一时的新浪潮成员,对此也许只能苦笑了。

N

《乱世英豪

 剧情 |162分钟| 捷克斯洛伐克 |1967年
导演: 法兰提塞·维拉席
编剧: 法兰提塞·维拉席
主演: 玛格达·瓦沙里奥娃 
豆瓣 7.9    IMDb 8.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