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送灶主阿公上天
过小年,是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不过,在我们广东惠州,并没有“过小年”的说法,我们把这个日子叫做“送灶主阿公上天”,实际上就是祭灶。灶神,我们叫做“灶主阿公”。《敬灶全书》里说:“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烟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相传每年的这一天,是灶主阿公上天向玉帝禀报他所守护那家人善恶功过的日子。于是,每家每户这一天都要举行一个简单的祭祀仪式,“送”灶主阿公上天。
送灶神的日子,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日,有的是腊月二十四日。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官三民四船五”。这是和旧时封建等级制有关联的,意思是官家送灶神在腊月二十三,平头百姓在腊月二十四,而“船”指的是水上的“疍家”,在旧社会是位于社会最底层,地位很低,因此排在最后。不过,时代在变化,官家也会变成平民,平民也会生活越来越好,而疍家的社会地位也已经提高。现在保留的,只是一种传统。一般来说,北方地区送灶神大多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则大多是腊月二十四。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据了解,惠州城区和近郊,多是在腊月二十三,而较远的农村和客家地区,多是在腊月二十四。
惠州民间祭灶的做法,根据《惠州民俗》一书(吴少忠、林慧文著),在祭灶这天要烧香烛、备糖丸(元宵)、柑桔、红萝卜、茶水,外加两条带尾梢的甘蔗。糖丸是甜的,有黏性,让灶王爷吃了上天去多说好话,不乱说凡间是非,甘蔗是给灶王爷登天的梯子。此外,还要写一张纸奏疏,是灶王爷上天给玉帝的奏折。不过,在我的老家,一些环节却省略了,不光省去了甘蔗,那“奏折”我也从未见过是什么样子的。
腊月二十四这天,是惠城区仍图圩的圩日,同时又是民间送灶主阿公的日子。这天是周六,我跑去仍图投圩看热闹。走过了热闹的街市,来到老街较为冷清的一侧,在街边看到一位老者摆着一个摊子,在一张印着字的黄纸上帮人写着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原来这就是祭灶用的“奏折”。看看这“奏折”是什么内容?只见“奏折”上右边印着“东厨司令(按:应是“司命”之误)定福灶君印”的牌位,中间是奏折的内容:“广东省惠州府XX村 信XX 恭逢 帝君上达良辰合家眷等虔具素酌特申礼谢 伏乞 五龙定福灶君 洪慈洞鉴善奏 天庭赦无知之愆过宥错误之云为俾 合家人等康宁有赖吉祥如意不胜感激之至谨疏以 闻 天运X年十二月X日疏”。最左边印着一匹马,老人家说是给灶主阿公骑的。此外还配有一张小张的红纸,上面印着凤凰拉着的飞车。
我在他的摊子旁边停留了好一会,看到有不少人过来请他写“奏折”,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他按照来人报的内容,在“奏折”的留空处写上村庄地址、户主姓名和人口,加上地主门官神位和利是钱(利是钱就是在门上或神位上张贴的小张红纸),一共6元钱。
离开这位老人家的摊子,在老榕树附近卖对联的摊档,也看到两档帮人写祭灶“奏折”的摊子,内容大同小异,不过有一档用的是电脑印刷字,感觉还是前面那位老人家的木版印刷来得传统。看来,仍图对祭灶(送灶主阿公上天)这个传统习俗,保存得还是很好的啊。
仍图街头写祭灶“奏折”的老者
看看“奏折”的内容
另一张凤凰拉车
一位阿婆来请他写“奏折”
阿婆头上戴的头箍也是件老宝
这些对联也是这位老者写的
街边的一个小摊
另一档帮人写“奏折”的摊子
这一档用的是电脑字
这是第三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