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博罗横河花园村“猎龙”
每年大年初八,博罗横河镇花园村都要抬着大鼓到横河买灯,名扬遐迩,威震四方。其实,花园村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年初九的“猎龙”。因为被年初八买灯的名气所掩盖,对“猎龙”习俗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年年初九正好周日,我们得以前往一探究竟,亲身体会了一把这个特别的习俗。
在古树下面拜祭
这里的“猎”并非字面上的狩猎,而是当地的一个同音字,意思是驱赶。猎龙,是把“龙”赶回村里,也就是把福气、祥气赶回村里。
上山“猎龙”
我们上午8点从惠州江北出发,9点多来到四面环山的花园村,已有村民在敲锣打鼓热身。将近10点,猎龙的队伍从村头小店门口出发,从花园村左侧的小路上村后的白马山。
转入白马山古道
上山猎龙的队伍有3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年轻人,还有几个小孩子也一起上。他们拿着一面小鼓(10多斤重)、一面大铜锣(20多斤)和几面小铜锣,其他人有的拿着香烛、鞭炮,有的背着干粮、饮料和水。先在半山腰一棵老龙眼树下的伯公神位拜祭一番,然后翻越白马山。
在白马庙拜祭
从花园村前往白马山另一面的白马庙,有一条古老的小路,路上用不规则的石块铺有台阶,不过路比较窄。翻过白马山的另一面,连接到那条规则完整的古道,没多远就到了白马庙。在白马庙和不远处的一个神坛,拜祭比较隆重,拜完还要休息一段时间。神坛底下还有一口泉水井,里面是山泉清甜可口,不少人都舀来喝。
在山坛拜祭
之后上到白马山山脊,从另一边沿山脊线穿过几个山头,到了每个山头都要停下来敲一会锣鼓,然后在村子的另一侧下山。这一段几乎没有明显的路,基本上是自己开路下去的。
穿越山脊“猎龙”
直到大约下午4点,大家先后下到村子另一边的半山机耕路上,等人齐一起沿机耕路返回村里。村里有人在路口敲锣打鼓迎接,一同返回村里。回到村里的祠堂,把小鼓放回去,由4名青壮男子抬起一面巨大的鼓,有200多斤重,在村中各家各户门前去巡游,村民则在自家门口燃放鞭炮迎接。直到傍晚7点45分左右结束,将大鼓抬回祠堂,参加猎龙的人员到村里的饭店吃饭。他们热情邀请我们一起吃,但我们因为有事还要赶回去,便婉言推辞了。
下山返回村里
这种猎龙的习俗,据我所知除了花园村的几个小组,在惠州的其他地方都没有,是很特别的一种习俗。花园村有3个小组,花园小组姓徐,杨梅小组姓罗,东坑小组姓张,他们都有猎龙的风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山猎龙的都是年轻人为主。我们回来路上一直在说:作为年轻人,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把这个传统传承下来,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从祠堂里换了大鼓出来巡村
据村民说,正常情况下每年都是大年初九猎龙,如遇到下雨天气,则会推迟一到两天,毕竟猎龙要爬山穿越密林,有一定危险性。前一天年初八下午和晚上就连续不停地下了雨,幸好半夜雨就停了,初九的天气很好,今年的猎龙得以顺利进行。
各家各户都要巡到
横河白马山,此前我们去爬过多次了,但是这一次最特别,即爬了山,又欣赏了民俗。横河白马山不高,海拔只有600多米,比惠东与汕尾交界的那座同名的白马山矮了大约400米。但是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横河白马山有“仙”(白马庙),也有“龙”(不然他们猎什么呢),有古道,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那么,它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灵山了。
一路上鞭炮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