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的《终身成长》:比智商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闭环思维
你好,我是文山。
最近我对闭环又有了新的理解,在此把它分享给你。
大多数人追求闭环是,为了能够给别人一个交代,或者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样的认知其实有偏差,闭环不应该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也不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那追求闭环是为了什么呢?答案先不说,看文章。
01
闭环是什么?它的稀缺性体现在哪里?
什么是闭环?
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被广泛的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在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形成了一个“闭环”。
我们常说的闭环,就是从PDCA循环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认知行为,它也分为四个部分:感知、认知、决策、行动。
用大白话来说,闭环就是把一件事完整的做完。
做事靠谱被认为是一种高评价,而闭环是靠谱的底色,因此被称为稀缺能力。
为什么把一件事完整做完这样简单的事,会被贴上稀缺的标签呢?
换句话说,闭环的稀缺性体现在哪里?
原因有3个。
1.事情本身很难实现闭环
闭环是指,把一件事完整的做完。
这有两个关键元素,一个是事情本身,一个是做事的人。
有些事本身就很难实现闭环,也就是说,事情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完成它的难度很高。
比如,为了追求一个很好的身材而去健身,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了臂围、胸围、腰围的目标数据,如果自身底子很薄弱,这会是一件完成难度很高的事。
一方面身材的建设需要很长的周期,另一方面容易受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训练方法,时间等等,每一项没做好都难以实现目标。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副理想身材的建设可能需要长达数年的坚持,并且还要做到极为克制的饮食,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很少。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把一门乐器练习到一流水准等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难以实现闭环,要么是周期长,要么是限制条件多。
2.自身限制难以实现闭环
做事的人总会受到自身的限制,是闭环具有稀缺性的另外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闭环,就意味着无论什么事都能完成。
事实是,每个人都有短板,什么事都能搞定的是神不是人。
我一个朋友985高校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几年后成为企业的培训主管,管理经验丰富,自身能力也很强。
后来他出来创业的时候发现,主管的经历丰富了他的见识,却也荒废了业务能力,当他带队做一款产品时,还不如一个经常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程序员。
他虽然曾是一名高管,但是在实现产品功能这件事上,他几乎难以实现闭环,因为过往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短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限制”。
难以实现闭环的事一定常发生,因为做事时的具体情况总会变得复杂,往往是多领域交叉,自身实力跟不上使得闭环被搁浅是一种常态。
3.拖延症阻碍闭环形成
拖延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闭环的形成。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克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迟迟不能动笔,因为她在写书的时候犯了拖延,她一直不知道问题在哪。
直到和她的朋友讨论时,才明白迟迟难以下手的原因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使得她害怕失败,害怕最后的结果令人失望而不断拖延。
有趣的是牛人也会拖延,画家达芬奇和作家巴尔扎克,都是重度拖延患者,他们经常被催进度。
拖延似乎是个普遍现象,人们总会因为害怕犯错追求完美而拖延,很多人跟简·博克一样受其困扰。
拖延和人品无关,和能力无关,它更像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而闭环是在和拖延做对抗,因此实现闭环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综上,闭环的稀缺性体现在3个方面:
- 一个是事情本身难以实现闭环,另一个是个人实力的短板限制,再一个是拖延症的阻碍。
02
大家对闭环有哪些误解?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很多人将这句话奉为经典,许多文章也在分析闭环的好处,并将其视为靠谱的要素。
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对,但在为什么要实现闭环的原因上,大多数人的认知却有偏差。
误解一:闭环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
大多数人认为闭环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比如完成工作任务,给领导一个交代,给合作的同事一个交代。
其潜在逻辑是,通过稳定的完成任务,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尤其是领导的重视和重用。
表面看没问题,但这里面藏了一个陷阱:
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而做事,容易脱离事情发展的本质,活在别人的意见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总有几个很听老师话,老师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作业完成度是最高的,笔记也是做得最详细的,但做项目的能力很一般,一直走不到前列。
而班上的牛人,看起来却不是那么听话,他也写作业做笔记,但每一个行动都很具有策略性。
仔细对比后发现,那几个听话的同学,他们之所以行动是因为老师说“要写作业”,“要做笔记”。
他们的行动是为了给老师一个交代,一直在老师的建议里“活着”,没有围绕作业和记笔记的目的去建设自己的知识体系,牛人却恰恰相反。
闭环,不应该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被别人的意见“支配”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围绕事物本质建设自己的能力,才是终身课题。
误解二:闭环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最开始也以为,闭环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证明自己可以完成一件事,可以把一件事做好。
越到最后越发现,为了证明自我而做事,根本做不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我最开始尝试新媒体写作是为了赚取稿费,刚开始的时候屡屡被拒,但一直坚持写,因为对稿费的渴望,源源不断的为我提供力量。
渐渐的那股力量变成了,“我要证明自己可以拿到稿费,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最后这件事也真的做成了,但在连续拿到几次稿费之后,内心对于稿费的狂热降低,逐渐开始反感追热点。
写了不少文章,回头看却从没写出过自己满意的,每次都是中规中矩的俗套话,自己都嫌弃。
追求闭环若只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很容易进入自我证明的囚牢,最后可能变成带着愤恨的偏执与倔强,事情的发展轨迹也会偏离预定轨道。
新一季的《奇葩说》里薛兆丰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工作不是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同样的道理,闭环不应该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或者给自己一个交代,而应该聚焦事物本质建设自我,给未来一个交代。
03
闭环,按下未来的按钮
有一种癌症叫做黑色素瘤,外形上看起来和一颗黑色的痣非常相像,人类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诊断这种病的准确率在66%左右,人工智能的准确率高达77%。
最初的时候,人工智能无法识别黑色素瘤,它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机器的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本质是神经网络算法,基于该算法再大量的 “喂养”数据,机器就能够进化变得“智能”。
该过程其实特别简单,不断的给机器看黑色素瘤照片,在它诊断时告诉机器对或者错,帮助它“学习进化”。
当照片“看”到一定程度,机器就能够在众多照片中找出黑素瘤,而且照片“看”得越多,准确率越高。
这一事实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结论:
一个大闭环由无数小闭环组成,每完成一个小闭环就是向未来的大闭环不断接近。
人工智能从不能诊断,到能准确诊断,就是由无数个小的闭环不断完成造就的结果:
看照片→判断结果→得到更正→反馈增强→再给照片,如此循环。
在机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每被喂养一次图片就是一次闭环完成,单次的诊断可能非常简单,但多个闭环结果的堆积却实现了“智能”。
二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种非常有名的“飞弹”——V2,它是现在导弹的鼻祖。
V2刚服役的时候命中率极差,希特勒朝着英格兰大陆发射了两千余枚导弹,击中岛屿的只有百枚不到。
二战之后控制论出现,当控制论被运用到V2飞弹上时,它的命中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发展到后来还有了登月飞船。
控制论的魔力在于,它解决了导弹在发射之后无法改变方向的问题,运用控制论的导弹能够根据实时的飞行参数做出调整,最后命中目标。
该过程中,每一次“探测数据,中央决策,做出调整”是一个小闭环,每一个小闭环的完成能不断地修正前进方向,最终实现击中目标这个大闭环。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遇到问题,我们与其冥思苦想出路在哪里,不如先行动,从完成一个小的闭环开始,不断尝试不断修正,最终一定会向最优路径靠近。
因为每实现一次闭环,其实是在给未来打开一个通道,闭环每运作一次,都是在向未来迈进一步。
04
我们该怎么做?
追求闭环是为了打开通往未来的通道,建设自身能力,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
有趣的是,当我们朝着未来前进的时候,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能证明自己。
我们怎么做才能不断地实现闭环,朝着未来发展呢?
2个方法:开启第一步和奖励过程。
1. 培养成长型思维,开启第一个闭环
斯塔福大学的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写过一本书叫《终身成长》,她在里面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概念。
她研究这两种思维的成果,被行业人士认可,并且斩获了教育界内有名的“一丹奖”,得到了比诺贝尔奖还高的奖金。
所谓成长型思维就是,相信所有的事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世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已定的,再多的努力也换不来更好的结果,别人的评价就是给自己下结论。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对自己的行动持消极态度,面对有困难有挑战的事,表现出无兴趣。
罗尔.德韦尔在香港做过一个对比研究,在固定型思维的分组里,组员们对于有机会补课弥补自己英语差的机会持观望态度。
而成长型思维的组员,在迈出行动的第一步方面表现得很突出,对能帮助自己提升英语能力的课程表现出强烈兴趣。
在后续的实验中,成长型思维的人也更容易取得好的表现,因为他们信任努力的意义,相信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敢于在挑战中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开启第一个闭环。
2.奖励过程,螺线式上升
开启第一个闭环后,为了后续闭环的完成,必须要学会奖励过程。
大多数人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在高分才算成功第一名才有奖励的模式下,养成了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思维。
电子游戏却告诉我们,加强过程的奖励,可以帮助一个人的养成某种行为或者习惯。
在进行电子游戏中,每一步努力、策略和进步都能够得到肉眼可见的奖励,比如荣誉勋章,积分,经验加成,排名变化等等。
随着时间加长,在不断被奖励的魔力下,玩游戏这种行为会不断的被强化甚至成瘾。
培养闭环时也可以这么做,每实现一次闭环就进行一次奖励。
比如,健身见效的周期很长,每个用心地锻炼的周期就是值得肯定的过程,每次力量的增长就是值得奖励的闭环。
罗尔.德韦尔曾做过一个过程奖励的实验,对那些在每一次学习过程中有付出,有努力,有进步的人进行奖励。
被奖励的学生最后逐渐培养出韧性,整体水平呈螺线式的上升。
小结一下,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迈出第一步,实现第一个闭环,而奖励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连串闭环,螺线式上升。
总结:
- 闭环具有稀缺性,原因有三个:一方面有些事本身就很难实现,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再一个拖延无处不在,它是闭环的隐形杀手。
- 闭环不是给别人一个交代,也不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而是打开通往未来的通道。
- 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第一步,实现第一个闭环;奖励过程,能够激发后续动力,实现螺线式上升。
最后,闭环不是怎么干的问题,而是干与不干的问题。
任何时候,想始终是问题,干才能是答案,动起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