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0年 ▏ 再谈澳门元
今天,澳门特别行政区就回归祖国整整20周年了。相比香港,澳门地域更小、也更具异域风情;但对于许多大陆游客来说,正是因为澳门太小了,所以在规划港澳游的时候,常常走马观花,无法真正体会澳门的美。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该地的欧洲人。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
葡萄牙人将澳门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在澳门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使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而这些古老的建筑至今仍然得以保存,作为一个整体以“澳门历史城区”的名义登录世界文化遗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样,澳门也有着成熟且完善的货币系统,但时间却并不久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澳门境内流通的,是来自内陆的制钱、银元,虽然1905年葡澳当局命负责葡萄牙海外货币发行的大西洋银行发行首批总额九千元的一元、五元纸币,但却不奏效,只能用作找零。当时的钱庄,甚至需要“贴水”才肯接收这样的纸币。
澳门元纸币的发行,曾长期专属大西洋银行。1980年,澳门政府成立了“澳门发行机构”,并赋予其发行澳门币钞票的专有权。从此,大西洋银行尽管继续发行钞票,但只是作为澳门发行机构的代理。1989年7月1日,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成立,政府收回了澳门币的发钞权,但大西洋银行仍为澳门的发钞银行。1995年10月16日,澳门政府在给大西洋银行续约的同时,又委任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作为第二家发钞行。自此之后,澳门的发钞银行由一家变成两家,但发钞权一直为政府所有。目前,市面上的澳门元,两家银行发行数量的比例是1:1。
有趣的是,澳门元,却不是澳门市面上唯一的货币。在澳门市面上,你更常见到的,是港币,现时澳门元占澳门流通货币总额的22%;而港元则相当普遍,占了澳门流通货币总额的45%。二战时期,澳门作为中立区,十分幸运地免遭侵略战争的蹂躏。大批香港商人来澳门避难、定居,港元也随之大举流入澳门。也是在这个时候,港元和澳门元在同时流通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了。
港币的在澳门的流通,也深深影响着澳门人。虽然澳门元的中文名称也叫“元”,但它的英文名既不是“Yuan”也不是“Dollar”,澳门元得名于著名的“八个墨西哥雷亚尔”硬币(Pataca Mexicana),故称“Pataca”(帕塌卡),但在生活中,很少有人说“Macau Pataca”,取而代之的都是“Macau Dollar”。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澳门元已经开始与港元之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澳门元1.0315元兑换1港元。再加上港元与美圆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等同于澳门元与美元间接挂钩,汇率约为1美元兑澳门币8圆。得益于港币,澳门元近十多年来仍能确保其流通使用的地位和维持币值的稳定,并在历次金融和货币风险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澳门元的纸币为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壹仟圆等六个面值共12种。相同面值的纸币,不区分发钞行和图案,颜色与尺寸都是完全一样的。接下来,笔者将用自己的收藏,为大家详细介绍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澳门元纸币,让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澳门的过去与现在。
现行的澳门元纸币,分别根据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规第10/2005号(大西洋版)、20/2008号(中银澳门版)的要求设计与流通,分别于2005年8月8日、2008年8月8日面世。2013年,特区政府又要求两家银行再版这套纸币。
先说背面。中银澳门和大西洋银行,在背面的设计上,都放上了自己的总部大楼作为标识。从10元到1000元,背面的设计除了颜色外,几乎没有变化。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葡萄牙语:Banco da China, Sucursal de Macau)于1950年6月21日成立,简称为中银澳门,前身为澳门南通银行,现在与大西洋银行共同承担澳门元的发钞和澳门政府公共库房出纳代理银行的职能。
澳门中国银行大厦于1991年底落成使用,位于澳门半岛新马路1号,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所在地,由著名的香港巴马丹拿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公司设计,大厦矗立于澳门南湾区金融及商业中心地带,雄伟巍峨。
整幢大厦底部为裙楼四层,以上为塔楼,纵观如火箭,横观呈扇形。外墙砌粉红色花岗石,并配以银色反光玻璃幕墙,外观十分宏伟。
澳门大西洋银行,原名为“大西洋国海外汇理银行”,位于新马路与南湾转角处,总行设在葡萄牙里斯本。
大西洋银行总行大楼建于1926年,是一座粉色的二层下楼,经过数次修建,最后一次于1997年采用建筑师BRUNO SOARES的设计,将一个典雅新式结构融合于原有旧大楼的二层外墙中。而新大楼现已被视为澳门钞票上的地标。
接下来,我们从两组钞票的正面图案说起,开启一段独特的澳门之旅。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妈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 ,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 九月初九逝世。
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西南。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
图片源于网络
路环妈祖像位于路环岛石塘山山顶,由澳门中国画院院长梁晚年先生设计,由120块汉白玉石雕刻而成,身高19.99米,其中面部由一块独立汉白玉石雕刻而成,总重量超过五百吨,于1998年10月28日落成。妈祖像展现了澳门人的妈祖情结。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 ,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于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遗址。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
1562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粤语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耗资3万两白银的前壁,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成为遗址之后,因前壁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加上“圣保禄”从葡文(São Paulo)音译成中文,说成“三巴”,才有大三巴牌坊的称谓。牌坊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图片源于网络
澳门国际机场(英语:Macao International Airport,葡语: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Macau;IATA:MFM,ICAO:VMMC)位于凼仔岛,距离市区约10公里;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于1995年11月9日正式建成通航,2018年2月12日完成二期扩建工程。
据2019年4月机场官网和澳门民航局官网信息显示,澳门国际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共计5.9万平方米;共有一条跑道,跑道长度为3360米、停机位24个。
岗顶剧院,全称伯多禄五世剧院(Teatro de Pedro V),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1860年由澳门的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
伯多禄五世剧院主色为绿色,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岗顶剧院的欧式剧院建筑是澳门唯一的,也是南海地区最古老的欧式剧院。这里,是中国首处放映电影的地点;也是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亚洲首演地。
西湾大桥(Sai Van Bridge)是澳门特区境内连接澳门半岛与氹仔岛的第三条跨海通道,位于前山水道入海口上,为澳门行政特别区南部通道的组成部分。
西湾大桥于2002年10月7日动工兴建,于2004年12月9日全桥竣工,于2005年1月9日开通运营。
西湾大桥采用抗风性能好、抗扭度大的竖琴双塔斜拉桥,主塔采用“M”型造型,既为世界首创,也别具匠心,寓意深长:“M”是Macao即(澳门)的第一个字母,也是罗马数字“III”以及阿拉伯数字“3”,寓意为第三座大桥;“M”造型与澳门地标“大三巴”相像,寓意澳门的三个岛紧密相连。桥墩宛如两片盛开的莲花花瓣,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象征“莲花”相呼应,极富澳门地方特色。
东望洋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东望洋山上,为澳门八景之一,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是东望洋山上三大名胜古迹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东望洋炮台始建于1622年,1637年扩建,至1638年始筑成;过去,东望洋炮台与大炮台和妈阁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此处长期列为军事禁区,至1976年葡军撤出澳门,炮台始开放成为旅游景点。
1864年建成的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一座灯塔,由一名澳门土生葡人所建。灯塔旁有一望远镜,供游客俯瞰市内景色。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标值亦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炮台上的小圣堂──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1622~1626年间 ,具有十七世纪葡国修院的建筑特色。经过1996年的修缮,恢复了圣堂和厅院的原貌。修缮过程中,在墙壁上发现被覆盖了许久的壁画 ,这些壁画糅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议事亭前地(Largo do Senado)俗称「喷水池」,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议事亭前地北连板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
议事亭前地,因位处明朝起中国官员以至葡萄牙人议事机构──澳门议事会(即今民政总署大楼)前,故而得名,历来上任的澳门总督,必在此举行仪式,检阅驻澳门的海陆军队。
议事亭前地周围一带的建筑物极富有欧洲特色,不少已被评为纪念物及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列入受文物保护之建筑物,其门面都不许改动,只可以改动室内架构。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请葡萄牙的技师以黑白相间之葡国石铺砌前地及相连街道地面,使之成为带葡萄牙城市风格的行人专用区。
郑家大屋,位于妈阁街侧,建于1881 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是一岭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多米,主要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接的仆人房区建筑及大门建筑等组成。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它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门廊内墙身上设有神龛,而天花板则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门廊内有花岗石梯级过渡至水平面稍低的主建筑群空间。与传统中国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筑群各房区之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们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在线,前面有既宽且长的晒场,晒场中段有另一房门将主次建筑分开,前段为仆人房区及外花园,后面为主房区。
澳门旅游塔,地处澳门西湾的新填海区,除了属观光性质外,更是澳门的会展中心及娱乐消闲地点,可与大三巴牌坊齐名,而且亦成为澳门新一代的地标。从地面到它的最高点,总高度为338米,1109英尺(56层)。主观光层位于离地面223米,732英尺高的位置。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鸿燊在九十年代曾到新西兰前首都奥克兰游览,并对市内的天空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他回到澳门后决定要在澳门建设一座类似的高塔,邀请新西兰著名建筑师Gordon Moller来设计。澳门旅游塔的建设工程于1998年开始,于2001年12月19日正式开幕。除了作为旅游景点外,澳门旅游塔亦肩负起当地电讯与广播传播的任务。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历史上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后曾多次重修,现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
这里曾附设过多个机构,包括贾梅士博物院、书信馆、法院和监狱,后均迁出。2002年1月1日,澳门民政总署成立,取代澳门的市政机构,大楼名称也改为“民政总署大楼”。大楼地下右侧是展览厅,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展览;二楼前座是会议厅,历年的澳门市政议会,以至今天的民政总署公开会议和记者招待会,都会在这里举行。二楼西北後座设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属澳门文化局管辖。
2019年1月1日,澳门市政署取代民政总署,正式成立。
澳门文化中心,位于澳门半岛大堂区新口岸孙逸仙大马路,于1998年竣工,由葡萄牙总统桑帕约于1999年3月19日揭幕。
含大礼堂、博物馆及公园各一座。大礼堂为文化中心的主体建筑,包括有1200个座位的大礼堂,以及一个可容400人的小礼堂,一个作短期展览用的展馆,以及一个多功能的会议室。大礼堂可供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如歌剧、话剧、舞蹈表演及演音乐演奏之用。
文化中心总造是澳门唯一的国际级文化艺术表演场地。
(除特别说明外,照片均为本人在实地实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