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应以人为本

本文导读:

想做事的人不妨都去看看《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选人用人之道,学一学蔡公的以人为本,必然受益良多。

伴随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剧中很多台词都成了流行语。比如“自信是优点,但不能盲目自信”“我在用我的人生经验与你共勉”,又比如那句戏谑嘲讽的“恩师莫急”。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我听蔡公的”“我听蔡先生的”。

这台词中的“蔡公”,指的是剧中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我们小时候学习中国近代史都知道,蔡元培于1916年出任北大校长之后“开风气之先”,秉承“兼容并包”宗旨推行学术改革,在近代社会倡导思想解放,为后来的“五四”运动积蓄了力量,并助力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他参与主导的思想启蒙运动不可谓不重要。但正如剧中人物言必称“我听蔡公的”所表现的那样,蔡元培在属于他的时代做成一件事,离不开众人的襄助追随,始终贯彻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简言之,凡做事,离不开众人合作,须首先解决人的问题。

既然我把蔡元培先生当作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标兵,那就有必要以《觉醒年代》为例,剖析他集合众人、汇聚众智办成大事的方法,以此作为我辈今天做事的借鉴。

一是德高望重、深孚众望。欲要众人追随响应,必要行得端站得直,成为他人信服的表率。历史上的蔡元培少年成名,是晚清时期的翰林。为推翻满清统治,他与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等江浙革命领袖一起成立光复会,甚至为起义亲自试制炸弹。辛亥革命成功后被孙中山委以重任,出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这些光辉的革命履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使他成为民国初年人人敬仰的大师级人物。

所以,剧中他的出任北大校长,固然有北洋政府因势利导邀买人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享有的人望不容小觑。北大教授沈尹默、钱玄同等人,既是他的浙江同乡,又是他的热情拥趸,自然一开始就坚定成为他大刀阔斧开展改革的左膀右臂,后来陆续到校任教的刘半农、刘文典、梁漱溟等,也出于同样原因而甘受驱驰。

尤其是剧中初亮相的青年鲁迅先生,因为屡受挫折意志消沉,对方兴未艾的“新文化运动”不置可否。唯蔡先生亲自出手相劝,他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听蔡公的”,藉由白话文小说登上历史舞台。原因无他,鲁迅先生也是蔡先生的同乡后辈兼拥护者。

二是求同存异、统一思想。欲要众人追随响应,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崇高的目标团结众志。剧中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桥段就令人印象深刻。蔡、陈二人虽是当年推翻满清的革命同志,但之后际遇却迥然不同,因此,蔡元培在登门造访前是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目的就是求同存异,统一双方的思想,说服对方为我所用。

比如,蔡元培虽然不赞同陈独秀“新文化要与旧文化一刀两断”“砸烂孔家店”这些激进主张,但却巧妙跳过了这一层争执,直奔双方都赞同的“科学民主”主题,并慷慨应允将《新青年》杂志与北大在人才层面进行互惠。得到陈独秀加盟的北大阵容,自然又为蔡元培麾下的改革招揽了更多文化主将。

又比如,浸润传统文化的蔡元培并不热衷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也不看重吴稚晖等人吹捧的无政府主义观点。但这些并不影响他对这些人才的网罗使用,他的方法照旧是绕过分歧寻找更高层的共同点,只要对解放思想有利的一概采取包容支持态度,所以他才会为麾下教授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站台背书。

三是胸襟开阔、兼收并蓄。凡做事必有阻力,老辣如蔡元培者,不但能减少阻力,还能将阻力化为自己的动力。剧中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贤从倡导“新文化运动”到后来宣扬马克思主义,无不受到守旧派反动派的激烈反扑和抹黑,而作为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首要倡导者的蔡元培,自然也处在了风头浪尖之上,一时压力巨大处境堪忧。

蔡元培采取的策略则是开明包容、兼收并蓄,既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又为守旧派开设言路,让辜鸿铭、黄侃、刘师培这些鲜明对立的旧文化大师也有教书和对话的权力。甚至于在校内学生因为观点分歧大搞游行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下,他也坚持采取疏导、对话的方式,而反对刻意打压任何一方。因为“人和文化是最复杂的”,道理只会越辩越明,一味封堵只会变成糊涂账。

因为奉行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开放立场,蔡元培治理下的北大虽然争论不断分歧频出,却顺理成章搞活了学术氛围,让每一个人的观点都得到释放。更由于新旧两派都能畅所欲言,反而使对此不满的北洋政府找不出强硬弹压的理由,起到了保护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同样的道理,蔡元培的客观立场、宽旷胸怀也赢得了守旧派大师们的尊重。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时再出言不逊,也绝不伤及蔡公的权威和颜面。以至于连名噪一时的辜鸿铭也在面对蔡元培的劝诫时说,“我听蔡公的”。

有了这三重意境,蔡元培能在风云起伏、社会动荡中担任北大校长十年之久,能长久得到各方派别群体的广泛尊重和认同,也就不足为奇。

简要分析《觉醒年代》中蔡元培校长的选人用人之道,我们也就对干成事干大事必有群贤相助的道理更有一番感悟。其实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开创事业的人都少不得他人的助力,少不得将麾下人才合理分工正确使用。汉光武帝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无一不在诠释这一点。

中外历史上相对应的反例,则有赫赫威名的拿破仑一世。毕生享有52场会战胜利记录的拿破仑,在选人用人上却显得独断专行意气用事。他提拔重用的二十几位元帅级将领,都是顺他脾气看他脸色一心一意冲锋陷阵的武夫,因为这种单纯无“杂念”的职业军人好管理好驱使。所以当唯一敢直言劝谏的拉纳元帅阵亡、唯一能独当一面的达武元帅远赴北方,单凭一己之智的拿破仑就“把战车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陷入困境绝境。而哀唱“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忽闻楚歌、一败涂地”的霸王项羽,也和拿破仑有着异曲同工用人失败的痛点。

二十一世纪较之以往的数千年历史,更加是一个倡导合作、崇尚共赢双赢的世纪。创意化、个性化、全球化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我们这些现代人不可能再奉行“万事不求人、事事靠自己”的呆板教条。会选人、会用人、能容人,才是当今做成事做大事的必备素养。

因此,想做事的人不妨都去看看《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选人用人之道,学一学蔡公的以人为本,必然受益良多。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