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宇宙一条定律,人类可能正被封锁在越来越小的天球内

星空总是最能承载我们人类的美好幻想与幸福,不论在今天白雪皑皑的冬夜,还是在很快会来临的烟火纷飞的夏夜,遥望头顶灿烂的星光,就会暂时忘却眼前的烦恼,或是在本已祥和的内心增添几分浪漫。此时,一些颇具科学情节的朋友,一定会情不自禁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宇宙拥有无数的恒星,而宇宙绝大部分的真空又不会对光线造成损耗,那么我们的夜晚在理论上应该和白天一样亮才对,因为那些恒星虽然比太阳远一些,但趋于无限的数量交织在一起,那些光芒应该早就把太阳光淹没了才对。为什么夜晚却是以黑暗为主色调的呢?

这个问题由奥伯斯严格表述为:根据现有物理规则,一个静止、均匀、无限的宇宙体中,无论站在哪个位置观测,必然会看到光线从每一个方向均匀地传来,所以地球的夜晚应该亮如白昼,为什么实际却是黑暗的?同时,奥伯斯给出了它的证明:在这个均匀、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目光的任何一个方向,必然会终结于一个星球上,换句话说,我们抬头能看见的星空的真正面目,应该是完全布满星球的,不可能存在缝隙(仔细想想确实应该是这样),而恒星占据了宇宙95%以上的质量,也就是说包围我们目光的,有95%以上都是能发光的恒星,所以我们夜晚抬头的时候,必然应该看见光线布满整个星空。

这个论证逻辑严密,稍加思考就能发现它是无懈可击的,但事实是夜空依旧黑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著名的奥伯斯佯谬。

到了20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从天文观测中发现,在所有能观测到的星系光谱中,大多数都伴随着红移的现象,这是由于天体远离观测者而去,导致在地球观测到的光波被拉长,从而产生“变红”的现象。由此得来的“哈勃定律”,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宇宙正在膨胀!至少,从地球观察看来是这个结果。

直到这时,奥伯斯佯谬终于有了真正拥有事实根据的解释:宇宙在膨胀,所有恒星正在远离人类而去,所以宇宙里的星光如同被“稀释”了一样,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夜晚是黑暗的。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完,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这种膨胀就应该有一个起点。这背后便引出一个比“宇宙在膨胀”更加惊人的事实: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建立的模型计算,这个起点是在137.99亿年之前,而那时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伴随一场大爆炸而来!

也许你会觉得大爆炸太过荒诞离奇,但是随之而来的事实才是真正让人感到绝望的:研究结果显示,宇宙在大爆炸时候的暴胀速度远超光速,而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定律,这就等于是说,宇宙在距离人类足够遥远的地方,那个膨胀速度超越光速的地方,那里产生的光线永远无法传到人类的眼里,我们对宇宙的观测范围被这个定律封死了。所以产生了“可观测宇宙范围”概念,它是一个半径约460亿光年的球体。

而更加可怕的一点在于,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宇宙膨胀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而是一直在加速(至少目前没有减缓的迹象),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460亿光年外的光线,实际上是那个地方的恒星在很久以前发出的,而现在发出的光永远也无法传到地球了,因为那那个位置宇宙膨胀的速度早就超过了光速!

也就是说半径460亿光年的球体是在很久以前产生的,随着宇宙加速膨胀,它会越变越小。现在它变成多小了呢?根据科学家的计算,现在它大约是140亿光年的半径。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在140亿光年位置处的恒星,离开地球而去的速度,等于光速。而更远的地方,就再也看不见了。

别忘了,只要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个封死人类的球体就会越来越小。理论上来说,光线都无法到达,人类也就不可能通过任何手段,对这个球体之外的区域产生任何了解。它就像一个封死人类未来的魔咒!

虽然拥有确凿的天文观测证据,但是“产生于一次大爆炸”和“正在加速膨胀”等等理论,依然让人在直觉上就感到矛盾重重,无法接受。事实上,这不仅仅是现代人对于“大爆炸”理论的感受,早在1781年,康德就在他的里程碑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同样的见解,简直就像康德预料到后世科学家会提出“大爆炸”理论,而事先否定了似的。

在著作中他论证道:“如果宇宙没有开端,则任何事件之前都有无限的事件,这是荒谬的;而如果宇宙有一个开端,那么宇宙在开端之前又是什么呢?这是更加荒谬的。”康德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二律背反”,简单说来就是无解的矛盾。站在人类智力顶层的伟大哲学家康德都感到无解,这几乎等同于说,人类是无法思考宇宙的终极问题的,或许人类的智力极限就无法触及宇宙的真相。

在小编看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像康德那样接受自己“不具备思考宇宙终极问题的硬件”,远比接受“宇宙大爆炸”理论要舒服得多,因为后者就会带来那个“封死人类的球体”,这是非常不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