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请祖宗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春节》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无论祭祀的形式如何,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看了福建乡间的“烧灯料”(春节时将“神码儿”放在堆积如山的冥币上烧掉),我不禁想到了流行于家乡的“请祖宗”活动。

如果说清明节的“祭祖”更偏重于对先人的缅怀追思,是带有浓浓哀愁的“祭奠”。那么,发生在春暖人间、普天同庆的新正大月里的“请祖宗”则是一曲欢快的“迎神曲”。为的是邀请逝者来共享团年盛宴,是中国人“事死如生”的表现。

大年三十的夜晚,到街上看看吧。清冷的街道两边绽放着一簇簇照破黑暗的火苗。穿着厚墩墩棉服的人们边跺着脚,边将一叠叠五千、一万的“巨额钞票”毫不吝惜地点着。待纸灰只剩下荧荧余烬时,人们会将写有逝者名号的白纸投入其中。轻呼着那些熟悉的名字,希望他们能跟随自己回到那摆满佳肴的桌前。享受完“年夜饭”的香气后,给子孙们留下看不见的“利是封”。

但中国人最初的新春祭礼要复杂得多。传说先民们为感激伏羲、女娲创生万物,在每年正月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无论是在以一月为“正”的夏,还是以十二月为“正”的商,抑或以十一月为“正”的周,“正月祭”绵延千年而香火不断。

夏商时人们为郑重其事,还要找一个小男孩充当神明祖先的“不言人”。何为“不言人”?因为这个代表神明的孩子只能端端正正坐在祭台的中央。鼻涕不能擦,哈欠不能打,直到整个祭奠结束才能松口大气,溜之乎也。且不说整个过程多违背男孩的天性,仅给他起的名字就能把小家伙气撅了嘴——因为他不能动,所以坏坏的大人们管他叫“尸”。后来有个成语叫“尸位素餐”就是从这儿来的。

可能是觉得这样干有“虐待儿童”之嫌,到周代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小男孩的替代品“木主”。据说这还是周武王的发明创造,他将写了父亲文王名号的木板放在战车里去“伐纣”,给自己壮胆的同时也顺便替亡父报了三年的拘禁之仇。

天才儿童孔子在别的小朋友都在挖坑和泥儿时就能对着父亲的“木主”一板一眼地祭祀膜拜。虽然他并没有见过父亲的真容,甚至连他埋在哪里也不晓得。成年后的孔子从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中获得了巨大灵感,给普普通通的“祭点仪式”注入了诸如“阶级”、“秩序”、“尊卑”、“礼仪”等元素。“祭”一次等于上了无数堂“封建思想教育课”。也难怪他见到别人家搞祭奠都要“终日不乐”,很可能因为里面可指责的地方太多了,老夫子被气岔了气儿。

从什么时候麻烦的“祭奠仪式”也可以简简单单地“一烧了之”呢?那要从一千年前的南宋说起。其实北宋人在祭奠时还是很“中国范儿“的。一般士民家里都有专用的”影堂“,新年祭时全家老小都挤进来瞻仰祖先的”庐山真面目“。平时可以将”影堂“关闭,省得每天和曾曾祖父”照面“,彼此不好意思。

但金国人的铁骑改变了这一切。正应了那句”没文化真可怕“,来自东北的皇阿玛的祖先们将被征服者的祖先牌位、真容遗像全都当成了劈柴纸捻或类似的东东。五百万仓皇南渡的汉族难民一夜间突然发现自己把祖宗”丢了“。“遥祭”吧,没了物质基础;“亲祭”吧,和祖坟间还隔了条滚滚长江。在朱熹老先生重振“家祠”之前,人们是这么将就的——据元初文人刘一清编写的《钱塘遗事》记录,南宋初在东方最大的商业都市杭州,“居民不祀祖先,惟每岁腊月二十四日,各家临期书写祖先及亡者名号,作羹饭供养罢,即以其名号就楮钱上焚化,至来年此日复然“。

鉴于杭州(南宋叫”临安“)不仅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更是当时最大的”移民都市“。来自北方的移民”居杭者多达十五万户,约九十余万人“(吴松弟教授)。我认为这种汉族之前闻所未闻的”烧祭“很可能是移民中的北方人,特别是占军队绝大多数的西北军人带来的”胡俗“。

不管怎么说,“请祖宗“,这种去繁就简的祭祀形式还是在汉族百姓中落地开花。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中还有对类似民俗的生动描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翻上一翻。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只要不忘每年清明节或重阳节拜祭祖先祖宗,...

    只要不忘每年清明节或重阳节拜祭祖先祖宗,就永远不会被同化.

  • “祖宗”指的是谁?“祖”和“宗”有何区别,哪一个与我们更亲?

    在一些以古代人物为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对不起祖宗"这样的台词. 古代很多大户人家还专门设立祠堂,逢年过节或祖宗诞辰.祭日之时,还会发动全族人举行祭祖仪式,这种浓郁的家族情怀 ...

  • 中国「地下钱庄」在国外火了……

    微博|@视觉志 作者|罗发财 朋友们,最近看到一个匪夷所思的新闻. 在西方万圣节期间,咱们清明节寄托相思的冥币纸钱,竟然爆火到国外去了-- 还有外国博主专门拍视频,学习我们的风俗,教老外如何给逝去的死 ...

  • 清明时节话祭祖

    断魂最是春来时,一起弹泪过清明. 每年一到清明节来临之时,公墓里.殡仪馆中.野外的坟地里祭祖扫墓的人群络绎不绝,开车来的.走路来的,人们的脸上都显示的是沉重和肃穆,而行动上又都是一片虔诚.祭祖人在坟前 ...

  • 从清明上坟烧纸是陋习,还是迷信?说起。。。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不说法,不少专家说取缔,不要了,是因为陋习,迷信,还有的专家说污染环境. 那么这个烧纸真的是迷信吗?真的污染环境? 是否迷信? 我们先从烧纸起源说起,烧纸起源于道教,这里也有个说道:里 ...

  • 《小镇上的爱情》

    长洲苑外草萧萧, 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 暮烟疏雨过枫桥. 唐张祜<枫桥>----枫桥古镇 亲亲我的大盘沟 亲亲我的漆树湾 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这是父亲母亲抚育我长大的祖宗地 ...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或者是"你来自哪里?"我当然回答说:"我是湖南人."这样回答看上去是没有什么错,但追本溯源的 ...

  • 【高鹏伟专栏 】 春节传统习俗——请祖宗

    [原创首发]作者 |高鹏伟(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春节传统习俗--请祖宗 高鹏伟(原创)   春节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祭祖的方式也不一样,说"十里不同俗&quo ...

  • 母亲节特稿 || 请给李焕英降温,让我们的母亲真实起来(郭学谦)

    <你好,李焕英>很火,火到一说起母亲就想起这部电影,火到李焕英甚至成为母亲的代名词. 今天是母亲节,又想起李焕英.以李焕英为题的文章看了好多篇,但电影却是前几天看的.五一的时候,优酷的VI ...

  • 萧山过年风俗: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

    萧山风俗: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 文/西北偏西 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即祭祀,自古有之,延续至今.萧山祭祀有其地方风格,我客观记录之,使其有章可循,不致失传,日后也可作考据.还有一点要说明,年 ...

  • 春节期间,请远离一切高科技!

    文/马丽娜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01 关于"春节"的有趣来历,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有两个,但说的都是百姓"打怪兽"的故事. 一说怪兽叫"夕",一 ...

  • 春节结束,请披上盔甲,一路打马飞驰

    -1- 春节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年一度与亲人团聚共享欢愉的时刻又告一段落. 你该重新披上盔甲走上奋斗之路了. 或许,你正在困惑: 2017年我该如何选择?新的一年里,我该以怎样的崭新姿态投入新的选 ...

  • 春节特稿|年+年+年

    诗话黄石 ◆  ◆  ◆ ◆  ◆  ◆ ◆  ◆  ◆ 作者简介 俞永才, 阳新县兴国镇白杨村俞组人. 务农之余,读书写作. 身在乡村,眼观天下. 年 年,一个多少时间被多少人说了多少次的字眼. 年 ...

  • 何谓“天下第一菜”?春节吃到请举手,这可是康熙当年御笔亲赐

    中国有个俗语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很多事情的偶成都是这样,正如春节期间,会被不少人家摆上餐桌的一道名叫"天下第一菜"的菜品! " ...

  • 警惕!春节过后,请注意6种常见电诈

    警惕!春节过后,请注意6种常见电诈

  • 未来28年春节时刻表,请提钱做好过年准备...

    未来28年春节时刻表,请提钱做好过年准备,过一天就离春节更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