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热一时的岩茶小品种们,为何渐渐没了有踪迹?
《1》
有一个朋友,从前是很喜欢喝茶的。
每逢茶会必到场,每到场必有奇茶拿出来共享。
以至于每次约茶,总期盼着他的到来,不,修正一下,是期盼着他的怪茶的到来。
那些或稀奇古怪的,或价格高昂的,或产量稀缺的岩茶,总是能给我们枯燥的试茶,带来各种不一样的惊喜。
所以,哪怕李麻花不来,我也不稀罕。
但这位有趣的朋友必定要到。
然而,这半年来,每次约茶都不见他的人影。
起初的时候,以为是怕传染,少出门。
后来,封禁期已过,大家都出门了,怎么还是约不到他人?
一次两次之后,方才想起来打听。
最后才知道,这家伙要当爹了,于是奉子成婚,从此退出江湖,洗手做羹汤,不再出来混茶会了。
于一些人而言,喝茶,交茶友,都是单身的时候最大的热爱。一旦结婚,进入围城,便立马放弃了这项活动,直奔二人世界而去。
留下我们这些单身公害们,继续为祸茶会的江湖。
《2》
看,一个人的消失,会生成一段500字的故事。
那么,一款知名岩茶的没落,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呢?
在武夷岩茶的大江湖里,有很多茶,从一千年前的辉煌,一路走低,直到今天的默默无闻。存在的价值就是与别的茶拼配,拥有一个叫做“大红袍”的通用名。
从曾经的种遍满山遍野,到现在的寻遍满山遍野才能拍到一小片,它们经历了从高到低的掉落。
就像白鸡冠。
四大名丛之一,曾经的道家名茶,现如今,只有在寻寻觅觅之后,才能拍到它的尊容。
铁罗汉,与铁观音相似的名字,铁字辈,而以佛号命名。
对于铁罗汉的传说,皆与治病救人有关,就像白茶。
然而,21世纪的今天,铁罗汉却成为了武夷岩茶里并不重要的一个符号,排位在水仙肉桂大红袍之后,它在外省的知名度,甚至不如黄观音金牡丹之辈。
就像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去参加一项以流量和市场影响力为考核指标的综艺节目,年轻的流量明星们,都上了A级,只有他,年纪大了,又没有票房号召力,只能拿到S卡,惨遭淘汰。
前两天村姑陈在推的雀舌也是几乎相同的命运。
从前的雀舌,是皇帝的爱茶。烟花三月的时候,采下来,紧赶慢赶做好,千里迢迢运到开封去。
后来的雀舌,成为全国人制茶的时候最喜欢使用的名字。全国各地的茶叶里,都能看到“雀舌”之名。
再后来的雀舌,便沦为常茶了。
甚至,当它在轻火期卖不掉的时候,茶农会把它加高火工,做成中火,最后拼配进大红袍里,销售出去。
看,曾经的它,名冠天下。现在的它,甚至都不配拥有名字。
这种际遇,不是不悲哀的。
《3》
老名丛们不得宠。
老艺术家们被资方嫌弃。
道理是一样的。
老艺术家们,端正端方,为人处事方正严谨,没有绯闻,没有流量,没有话题,没有曝光量....
粉丝们既不应援,也不机场围堵,只是安静地默默地追星。
这样的组合,完全没有新闻性,也根本就不具备商业价值。
资本当然不喜欢。
老名丛们也是一样。
老名丛们,产量低,种植面积小,还一个个香气内敛,香型古朴,怎么看都不是岩茶新茶友们喜欢的样子。
并且,老名丛们知名度低,一说肉桂,满桌的人个个都知道。一说石乳,你猜有几个人晓得它?再说雀舌,估计大家都能想起某款绿茶来,这实在是太伤心了。
没有知名度,没有粉丝,没有市场承接力,老名丛们价格还不便宜,做出来没人买,茶农还会做吗?
当然不。
直接淘汰。
《4》
雀舌,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石乳,金柳条,这些老名丛们,它们为什么产量越来越少,知名度越来越小了呢?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利润问题。
名丛,大多是自然繁殖的,它们在基因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淘汰掉了一部分的缺陷,生出了另外一些优势。
但是,这种优胜劣汰,还是太缓慢,太天然了。
不如人工的繁殖技术,人工的优胜劣汰来得快速,来得精准,来得强烈,来得有效果。
这些年,新培育出来的早生种岩茶们,黄观音金牡丹八仙黄玫瑰金观音等等高香品种,它们香气高扬,弥补了传统岩茶界“水厚而香幽”的不足,并且,这些品种在生育能力上,在持嫩性上,在产量上,都远高于传统名丛们。
相比之下,雀舌铁罗汉这些名丛,虽然薄有名气,但产量不高,种植难度大,甚至抗旱抗寒防虫系数,都远远低于新近培育出来的黄观音、金牡丹们。
茶农种植古老名丛们,兴许种五年才能小采,种七八年才能开始大采,这投入的周期就太长了。
并且采摘的时间非常靠近,通常大家凑在同一个时间节点采摘,同时适采期就几天,过了就老了不能采了.....总之,浑身都是毛病。
而种肉桂,种黄玫瑰,种八仙,种奇兰,很快就能量产,并且这些茶树易种,管理上不费心不费劲,自已就能生长茁壮,产叶量大。
茶农种茶,便是为了销售,为了利润。
易种易收,有量的茶,有钱赚。
谁还会愿意去侍候产量低又难种的名丛们?
当然不种它了。
砍掉种肉桂更好。
肉桂有知名度,价格又高,种它百分之一百划算。
于是,前年在马头岩,我们心疼地看到,有一大片名丛,被砍掉,种上了肉桂。
《5》
名丛的洇没,是它们自己不再适应这个商业化的茶行业。
这是市场和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我为它们哭泣,但却又忍不住,想为它们高歌一曲。
所以,每一年,都会择优推荐一些传统的武夷名丛,慧苑铁罗汉,观音岩金柳条,半天妖,水金龟,雀舌,石乳......
不为别的,只希望这些名丛们,还可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生存下去,存活下去。
虽然现在,它们因为产量,因为种植难度,已经不再被茶农们所青睐。
但是,风水轮流转,兴许,过十年,茶圈风向又变了呢,当大家喝腻了高产的那些品种,又开始转头爱上产量低却品质高、汤水浑厚有内容、最重要的是香气特征非常有个性的古老名丛们了呢?
要知道,数千年来,在数千种武夷山的古老名丛里,能留存下来,活到今天仍然有姓名的茶树品种,并不多。
雀舌铁罗汉半天妖们能拥有姓名至今,必是有几把刷子的。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的这些特征,能成为它们重新回到舞台,站在C位的有力武器。
但前提是,它们得被保留下来,得活着。
活着,才有希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雄鹰留下翅膀,才能飞过高山。
《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世间如此。
岩茶圈亦如是。
昨日的名丛,并非今日的当红。
今日的明星,亦并非未来的天骄。
且喝着名丛,保着它们的一亩三分地。坐看城头变幻大王旗。
试看明日的茶圈,将是谁家之天下?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