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名师:余映潮
老师:我们一起学习《寓言》,《伊索寓言》,以神为主人公的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先把背景材料读一读。
学生: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篇。
老师:寓言的特点,大家做笔记:假托虚构,讽刺性,哲理性。好,了解一下这则寓言里面的人物关系。
学生: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老师:从辈份来看,赫耳墨斯是下一辈,从官职来看,赫耳墨斯的官职比上述俩位大神要低,但很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知道,赫耳墨斯以为他的雕像会比他们俩位更值钱。考虑一个问题。“雕像”可以写成“雕象”吗?
学生:我的观点是“雕像”是指一个人的成像,而没有单人旁的“雕象”是指雕出来的一头象。
老师:嗯,好像你说是大象似的。
学生:嗯。
老师:大家也要做一点课堂笔记,象:是指自然界、人和物的形态、样子,这位同学刚才第一句话说的是对的,那么单人旁的“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形象和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图景。也就是说一是自然状态下的,一是经过加工。如:人像、画像、肖像、图像、雕像、影像……。雕像的“像”要加人旁,画像的“像”也要加人旁,摄像的“像”也要加人旁。好,继续,读一读课文的语言卡片。
学生:化作 神使 庇护 添头
学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老师:这几个词,要会认,会读,会写。“添头”的意思就是买东西后人家送给你那么一点不要钱的东西。“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句话,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读一遍?请你们在课文上批上,这是写故事常用的开头方式,一句话,就把人物、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故事的地点给点明了,于是后面就接着开始细细的描写,这是非常有用的开头的方式。
老师:现在我们进入训练,用实例证明你读懂了这个故事,特别是读懂了赫耳墨斯这个人物形象,给大家的任务就是,写一两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请动笔,过一会的表述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赫耳墨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我觉得赫耳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不被重视的人。
老师:用了一个四字短语,“爱慕虚荣”,那么其他的人就不许再用了。
学生:我认为赫耳墨斯是一个自高自大、狂傲自满的人。
老师:“自高自大、狂傲自满”。还要说的通俗一点才行,好,谢谢。
学生:我觉得赫耳墨斯是一个狂妄骄傲的人。
老师:“狂妄自大”。
学生:狂妄自大的人。
老师:这样就好听多了。这就是我们一般的说法。
学生:我的观点跟刚刚那位同学的一样,也是一个“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
老师:你对他们的发言做了小结是吧?
学生:嗯。
老师:好,继续说话?前面说过的短语就不要再用了。爱慕虚荣、狂妄自大、自高自大。你来试一试?
学生:我觉得还有“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
老师:“自以为是”这四个字很重要,心想自己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雕像应该更贵一些,自以为是啊。还有吗?
学生:我还认为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
老师:以为自己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啊——自命不凡。那么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什么样的短语呢?老师下面就小结一下,有同学们的答案,有老师的见解,你们的任务是笔记。赫耳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赫耳墨斯是一个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他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人,心高气傲啊,而且在故事里面他被雕像者说成是一文不值的人。当然雕像者并不知道这是赫耳墨斯,所以在故事中他是一个自讨没趣的人。这样我们就把课文的内容读深了,而不仅仅只是知道赫耳墨斯来干什么。
老师:刚才我们读懂了人物形象,现在朗读一下吧,你们看读得很好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读。
学生: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到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老师:我们来把细节读好,赫耳墨斯看见宙斯的雕像的时候,他是带一点紧张的情绪的,他要打听,所以他要这样问道:“值——多少钱?”这个“值”要拖一下。表示打听。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这个时候赫耳墨斯可能想到,他的雕像可能会更贵一些了,于是他就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又是一种语气,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这个时候就很骄傲了,就点着自己的雕像问:“这——个值——多少钱?”这就有点骄傲了,最美的是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故事戛然而止。好,一起来试一下。语速不要太快,这是故事,我们就用朗读来讲故事,赫耳墨斯想知道……读。
学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到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老师:好听吧,表扬!大家看你们的课文,这则寓言后面还有一句话,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不被人重视的人。那么全文的结构就叫做叙议结合,这是看文章,看叙述性文章的一个角度,很多文章都是叙议结合的,比如你们小学时候读过的故事《钓鱼的故事》,它就是先写钓鱼的故事,然后大段的议论。记住,这是读析文章的一种角度。
老师:现在你们任务又来了。品一品课文中“三问三答” 的表达作用。赫耳墨斯问了三次,雕像者答了三次,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仍然要写旁批
学生:我觉得第一问“值多少钱”表现出赫耳墨斯是比较紧张的,因为他想和最大的那个神比一比谁值钱。然后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就想可能比较便宜,我能和他争一争,然后又问赫拉的雕像,缓冲一下自己的心情。之后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他想我是商人的庇护神,商人肯定让我更贵一些,但是商人回答说这个算添头。说明赫耳墨斯不被人重视。
老师:你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叫复述。也有一点分析,你要尝试回答三问三答究竟有什么作用。你刚开始已经答上一点了。
学生:用三问三答的写作手法,赫耳墨斯问宙斯的雕像,写出了赫耳墨斯的自以为是,要与最高的神使比一比。后来写到了自己的雕像,雕像者的回答表现出了赫耳墨斯的身价。故事中间写他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个“笑”字为后来雕像者的回答做了铺垫,起到了强烈的讽刺使用。
老师:先是笑,后来是沮丧。你们俩位的发言我概括一下,对话描写在这则寓言中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吧,每一问都表现心理活动。
学生:我认为三问三答写出了赫耳墨斯在问雕像时的各种心情,以及他最后听到他自己的雕像是白送的,就觉得他真的没有办法跟那些高大的神相比了,故事写出了对赫耳墨斯自大的讽刺。
老师:对话,就是用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就是用来表达对人物的讽刺的,甚至我们还可以看见对话描写中赫耳墨斯的外貌神态吧。
学生:我觉得这三问三答表现出了赫耳墨斯的狂妄自大。
老师:好,我再给你补一句。那就是表现的人物的性格。同学们不错,老师小结一下“三问三答”在这则寓言中的作用:(1)这是从故事本身来看的重要使用:推进故事情节,没有这样的对话描写,哪来的情节的铺叙?(2)显现故事细节。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态,心理活动的变化,表情的变化都在这个里面。(3)刻画人物性格,如果把它说细一点,也就是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那么第(4)点呢,就是有文学性的一面,它叫做“形成故事波澜”。第三次问之后,赫耳墨斯的心情一定是很不舒服的,那么,正是由于有对话,所以故事里边就有轻波微澜。我们看一般叙事的作品,对话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作用,你们应该学过《羚羊木雕》,我们来看《羚羊木雕》里面的一个片段: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
学过了吧?推进故事情节,表现故事细节,显现人物心理活动,同时表现人物的性格,形成波澜……都可以在我们的分析之中了。
老师:继续我们的学习活动:美美地读。把这个寓言读美,又是大家的一个任务,你认为这则寓言有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呢?其实我刚才在分析对话描写的时候已经暗示了一种技巧了。调动你的积累吧,看文章有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学生:这则寓言表达的技巧就是它通过人物的对话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
老师:你好聪明。刚才学到的知识马上能够运用,其他同学可就不能说对话描写了。
学生:我认为这所寓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叙议结合,还有侧面烘托,
老师:从整则寓言的结构看,乃至手法看,是叙议结合的,把老师刚才告诉大家的这一点又用上了,又是一个聪明学生。
学生:我认为这是用了小故事、大道理的方法来体现的,因为它在故事中是用了三问三答的手法,最后一句话体现了文中告诫人们的那种道理。
老师:通过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表现的一个深刻的哲理。很好。
学生:表现了非常容易传播的特点,不像别的那些文章很不容易表达。
老师:四个字,通俗易懂。而且又有一定的教育性。所以我们喜欢读它。好,你看老师把你点起来,你就能够说一下。还有更美的见解没有啊?对话描写、小中见大、叙议结合、通俗易懂,好,你试一下?
学生:我觉得还有对比的手法,就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深刻地刻画出来,突出了主人公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
老师:这是更深刻的分析。这则寓言里面就是有明显的对比。多好啊,还愿意阐述一下吗?美妙的手法将会被我们都欣赏出来。
学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用三问三答的写作手法,表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了赫耳墨斯的这爱幕虚荣、自视甚高的特点。
老师:好吧,再请大家做笔记。(1)以“神”喻人。寓言,就是用来教育我们的,给我们启迪的,给我们生活的经验的,寓言,它的人物形象有草木、有动物,也有人,这则寓言,它的主人公是“神”,这就是以“神”喻人,表现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道理。(2)“对话”展开,通过对话来铺叙情节,显现细节。(3)“白描”手法,就是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通俗易懂,还有那位同学说的容易传播,大家一看就懂,这种手法就是用简炼的笔墨来继续描写。(4)留下“空白”,就是赫耳墨斯在知道自己是“添头”的那一刹那,是面红耳赤还是非常愤怒,都没有写,那就让我们去想,于是“空白”留下了。(5)最高妙的手法是八个字,蓄势于前,急转于后,赫耳墨斯问啊问啊问,突然一个转折——你的雕像不值钱!突然一个转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这八个字大家以后还要慢慢的去体味,它达到的效果就是戛然而止、余味悠长。故事到这儿就再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去描写一下,能够让每一位读者去思考,去想象。
老师:好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在读与练中学语文,懂道理,练能力。谢谢大家的努力,下课。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